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555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高考地理(浙江专版)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部分专项三 地理统计图专项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2015宁波高三模拟)下图是20092012年中国三个地区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造成三个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发电总量不断增加B能源结构调整C交通状况逐步好转D风力发电成本提高2a地区最可能是()A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四川盆地B能源供应紧张的长江三角洲C太阳辐射能丰富的青藏高原D地势坦荡无限的内蒙古高原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2012年三个地区风电装机容量都呈增长趋势。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但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由此可判断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是造成三地风电装机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明显高于

2、其他两个地区,判断a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位于内陆且四周被高山、高原环绕,风力资源贫乏,且风电开发(占地规模大)适宜布局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因而不可能是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不适宜布局占地规模大的风力发电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建风力发电厂投资太大,故排除;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人口稀少,风能资源丰富。答案:1.B2.D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4年各月平均气温距平(单位:)图。读图,下列关于该地说法最准确的是()A12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7至10月寒潮频发D12至2月气温逐渐升高解析:选B。从图中可知,图中为各月平均气温距平,并非

3、显示气温的高低,故A错;图中显示冬季距平多为正值,夏季距平多为负值,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故B正确;因该图为气温距平,故C、D选项错。(2015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材料二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5材料二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

4、甲、丁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外来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但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常住人口中男女比例是否失衡;外来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到来使得迁入地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常住人口由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两部分组成,外来人口占39%,则本地人口占61%,本地人口多于外来人口。第5题,由于经济原因,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内地迁往沿海城市或工矿区等地,他们幼小的子女需要父母的照顾,因此常常跟随父母一起迁移。答案:4.B5.A下面为甲、乙两类工业投入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6甲类工业在下列地区中发展潜力最大的是()A东南亚 B北美C西欧

5、D南极洲7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工业向乙类工业转变明显的地区是()A中原地区 B北疆地区C关中地区 D珠三角地区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甲类工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是其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东南亚符合;北美和西欧均属发达国家;南极洲少有人口分布。第7题,甲类工业转变为乙类工业就是由以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技术指向型工业为主。四个地区中,珠三角地区的转变最典型,中西部地区还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阶段。答案:6.A7.D客流强度可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城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89题。8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

6、联性。由此判断,下列城市中规模最为接近的是()A六安市和亳州市 B黄山市和滁州市C马鞍山市和黄山市 D阜阳市和宣城市9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皖中地区发往合肥的客流比例最高,说明合肥对皖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B亳州市发往合肥的客流比例较低,说明亳州市离合肥近C合肥市位于皖南地区D安庆市发往合肥的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总量的比例较高,说明安庆市对合肥影响大解析:第8题,由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判断,客流强度接近,城市规模相近。第9题,皖中地区发往合肥的客流比例最高,说明合肥位于皖中地区,皖中地区离合肥最近,受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小城市受大城市的影响较大,而大城市受小城

7、市的影响较小。答案:8.D9.A读我国某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和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11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下列关于该市今后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思路最不合理的是()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知,该市在1980年以第二产业为主,此时工业结构中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市是典型的矿业城市;20002013年,该市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8、,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大幅度下降,说明该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被迫调整工业结构。第11题,该市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不宜再扩大煤炭开采量,应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治理污染,同时注重发展该市的其他优势产业。答案:10.A11.D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斯里兰卡是北印度洋上的岛国,以农业经济为主,是世界三大产茶国这一(茶树适宜在光热充足、潮湿、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长),锡兰红茶是其重要的出口产品。2014年9月,我国就科伦坡港口城项目与斯里兰卡签约,即由我国投资,在科伦坡填海270多公顷建设科伦坡港口城。该城市将成为商贸、居住、办公、旅游等活动的新中心。下面左图为斯里兰卡位置图,

9、右图为科伦坡和亭可马里两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1)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比较科伦坡与亭可马里两地的气温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分析斯里兰卡成为世界重要产茶国的有利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特点及其成因、农业区位及交通区位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气温的比较要从温度高低及温差大小等方面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相同点及不同点。成因主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天气等方面考虑。亭可马里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气温较低;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所以夏季气温比科伦坡高。第(2)问,主要从地形、水

10、系、气候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斯里兰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热带,光热充足,降水丰富,适合茶树生长,产茶时间长。答案:(1)特点:全年高温;亭可马里在北半球冬季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大(或科伦坡在北半球冬季气温略高,北半球夏季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小)。成因:地处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高;北半球冬季,亭可马里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亭可马里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且太阳高度略大,)气温更高。(2)斯里兰卡中南部有山峰且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国多山地丘陵,适合茶树生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充沛,利于茶树生长,且产茶

11、时间长,茶叶产量大。13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发展存在差异。读图回答问题。(1)说明建国以来我国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2)分析上题所述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3)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特点,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解析:第(1)问,读图可知,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存在着差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第(2)问,首先,不同规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易造成大中小城市比例失调,不利于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还容易造成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进而带来诸多城市化问题。第(3)

12、问,应根据不同规模城市发展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过快导致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的问题,要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对于大城市带来的“城市化病”,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而对于中小城市发展较慢的问题,则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答案:(1)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2)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制约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3)对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控制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对于中小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