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梅兰芳学艺教学内容5、梅兰芳学艺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以梅兰芳“勤学苦练”贯穿全文,关键是体会梅兰芳毫不气馁、刻苦练习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
2、先天的不足。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第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看图,简介梅兰芳。(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二、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拜师学艺 唱戏的料子 没有动摇 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紧盯注视 游动的鱼儿(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口头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兰、芳、艺、紧、或、者、灵”3、师范写,生书空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四、作业:、练读生字词。、练习朗读
4、课文。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B 男女生分节朗读。C 齐读课文。(1)交流识记的方法(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学生描红,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第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质疑、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二、指导读书,释疑。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1)指名读交流
5、(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没神儿):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适合唱戏的人)3、练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来源:学,科,网Z,X,X,K4、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来源:5、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2)什么是“常常、紧盯、注视“?(3)你从这三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梅兰芳练得十分刻苦、专心、认真) 板书:(常常 紧盯 注
6、视)6、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怎样了呀?(灵活起来) 7、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子灵活起来的? (1)给“渐渐“换一个词。8、梅兰芳最后取得了什么辉煌成就? 板书:(世界闻名)(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举世闻名”“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3)用“终于”造句。三、回归总结,明理。、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你从梅兰芳身上学到了什么?、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再来
7、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课下收集古今中外名人经过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点生回答来源:学,科,网学生自由读并做相应记号点生回答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点生回答板书设计 5 梅兰芳学艺 开始:眼睛没神 非唱戏料 经过:下定决心 勤学苦练 结果:目标实现 终成大师作业设计一、 必做题二、提高题三、选做题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