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49612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带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第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3.回答第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2、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

3、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4、。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

5、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

6、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

7、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答案】1. A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错误,偷换概念。依据原文“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分析可知,不是使用拼音进行

8、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打出需要书写的汉字。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错误。原文中是说“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可见“写一手好字”还是会让人们感到惊叹的,“已经不再令人惊叹”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错误。根据文章第一段“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段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

9、美国媒体报道出来;原文中还说“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由此可见,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这种现象。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 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指出:“中国纪录片已形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卫视纪录片开始呈现出季播化和品牌化的特点,主旋律电视纪录片也开创了一番天地。纪录片

10、以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特质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片的价值和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仍存在遭遇低估的问题。从市场角度来看,新语境下的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困难,产业数据的严重被低估导致纪录片整体市场不被看好,从而失去了更多回馈的可能性。与市场相对应,被思维定式所局限的还有创作者的身份与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指出,有潜力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被合理发掘利用, 我国纪录片产业将新作不断,各方面都有机会得到更快发展。(摘编自中国纪录片巨大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光明报2018 年5月3日)材料二: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中国纪录片主要

11、投资者依次是电视台、民营公司、新媒体机构和国家机构。电视台、民营公司和新媒体投资都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新媒体涨幅最高,达到50%。新媒体机构的生产投入和收入首度超过国家机构,新媒体已经晋升为中国纪录片第三大市场主体。网络视频用户及其付费能力的增长,为互联网与纪录片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加速器。腾讯视频在2017年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旨在进行投资和创作。同在腾讯旗下的新闻内容出品部也制作了更偏向栏目类、更关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节目。在当前纪录片受众相对比较固化的情况下,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的策略不把 “纪录片”这个概念窄化,而是拓宽其领域。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版权经济越来越被

12、人们重视,纪录片也可能本身不被当作商品出售,只是作为一个版权生长点,或者只是作为营销环节中的一环。“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概念对纪录片进行界定。纪录片被扩展成一种纪实工具,盈利模式也日趋多元,因此衍生出了不可预测的市场空间。”专家说。举例来说,爱奇艺近年来投资了电影芳华,随后还制作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纪录片。纪录片既是对核心内容产品版权衍生的开发,增加了网络平台的收益渠道,也提升了内容品牌的传播力和市场价值。(摘编自互联网助力纪录片行业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材料三:今年春节期间,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展示了春节的风俗、美食和喜庆气氛,受到海外观众好评。近年来,越来

13、越多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海外受到关注,中外合拍纪录片也渐成潮流。中国内容、中国面貌正在以纪录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的观众眼前。伟大的时代应当产生伟大的作品。作为忠实记录和呈现时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纪录片,这一使命则尤为重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纪录片拍摄的内容宝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记录这个国家的巨大变化呢?(摘编自融媒体助力,中国题材成国际纪录片行业宠儿)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中国纪录片无论是生产总投入,还是年生产总值,都有所增长,而且其发展也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B. 作为中国纪录片的主要投资者之一,新媒体的生产投人和收人超过

14、了国家机构,成为中国纪录片第三大市场主体。C. 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的策略,拓宽了纪录片的领域,彻底解决了当前纪录片受众比较固化的问题。D. 优秀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但能够忠实展现时代的脉络与历史走向,还能够帮助世界更好、更方便地了解中国。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谈的是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的情况,材料三谈的是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海外的传播情况。B. 纪录片市场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困难且被严重低估,使纪录片失去了更多回馈的可能性。C. 在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纪录片可能不被当作商品出售,而是只作为一个版权的生长点,或营

15、销环节中的一环。D. 爱奇艺制作与芳华相关的纪录片的成功案例说明,纪录片被扩展成一种纪实工具,可能衍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6.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应该如何推动中国纪录片行业进一步发展。【答案】4. C 5. A 6. 做好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正确看待纪录片价值与市场;合理发掘利用有潜力的人才资源;推动互联网与纪录片行业深度融合;让纪录片担负起记录和呈现时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国内容、中国而貌。【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C.“彻底解决了当前纪录片受众比较固化的问题”错误,根据原文“在当前纪录片受众相对比较固化的情况下,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可知

16、,“纪录片受众相对比较固化”只是“各网络平台纷纷采取了泛纪录化的策略”的改进措施,文中没有说这样做彻底解决了当前纪录片受众比较固化的问题。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A.“材料三谈的是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海外的传播情况”错误,概括不全面,材料三第二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纪录片拍摄的内容宝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记录这个国家的巨大变化呢”还强调了应用纪录片记录国家发展变化的问题,指出了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发展方向。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从市场角度来看,新语境下的全领域产业数据统计困难,产业数据的严重被低估导致纪录片整体市

17、场不被看好”可知,对纪录片的产业数据统计是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材料一“有潜力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被合理发掘利用, 我国纪录片产业将新作不断,各方面都有机会得到更快发展”可知,要让纪录片发展的更好更快,要合理挖掘有潜力的人才资源。根据材料二“新媒体已经晋升为中国纪录片第三大市场主体”判断,网络新媒体加入纪录片行业,推动了纪录片的发展,因此应更好的推动互联网新媒体与纪录片行业的深度合作,才能进一步推动纪录片的发展。根据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海外受到关注,中外合拍纪录片也渐成潮流。中国内容、中国面貌正在以纪录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的观众眼前”可知,中国的

18、纪录片在海外主流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展现了中国面貌,中国纪录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因此应抓住海外市场,让纪录片担负起记录和呈现时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国内容、中国面貌,这样也能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负重的河流黄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

19、,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

20、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

21、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

22、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有删改)7. 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

23、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B.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C. 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D. 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8. 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24、答案】7. D 8. 丰富文章内容。宕开一笔,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引发人们的反思;结构上承上启下。由河到树,由树到人,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9. 塔里木河承担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水的极度需求,肩负着为沙漠带来生活和生命的使命;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慌恐、负疚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D项,“从不同方面”错

25、误,根据选文第段,作者重点说明了罗布泊消亡前后的情形,其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的断流,而对塔里木河罗布泊断流的深层次原因只提及“人类自己饱尝苦果”,因此“从不同方面”错,扩大了范围。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题干问“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安排与作用的鉴赏。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可从分析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的角度切入。先概括胡杨林的特点,再分析它在主题、结构方面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作者用“郁郁苍苍”“高壮精神”“英姿勃发”“永远挺起胸膛在走”形容胡杨林,表现了其坚韧顽强的特点。这样写,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章在

26、写塔里木河的时候宕开一笔写了伴河而生的胡杨林,表现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这样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减轻的胡杨最后却死去,“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生命离开河流(水)后就枯菱(死亡),形象地说明了“水”对于生命生存的价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并以胡杨的死促使人们进行反思。从结构上看,河水沙漠胡杨林人,写胡杨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这样安排结构更加严密。【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和对重要句子含义的鉴赏能力。首先理解“负重”的含义,先理解表层含义,再理解比喻义、象征义等深层含义。先理解表层含义。文中写“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

27、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因此塔里木河承担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水的极度需求,肩负着为沙漠带来生活和生命的使命;塔克拉玛干最主要的“对手”是沙漠,“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再分析其深层含义,即比喻义和象征义。河流象征着生命与文明,然而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却不得不面对

28、文明的衰落,“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负重”也指人们对于塔里木河的感情,“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在它“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时,在它孕育了胡杨林时,人们是那么热爱和眷恋它,而当它快要断流甚至消失时,人们又是多么恐慌、担忧啊。塔里木河萎缩现状的担忧引发人们沉重的思考。二、古

29、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

30、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冯夷:水神名。 畴昔:往昔,从前。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新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B.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

31、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D.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从:跟随B 顾安所得酒乎 安:哪里C. 予乃摄衣而上 摄:披,穿D. 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任,任凭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人重游赤壁的经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禅趣幽远。首段以

32、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B. 本文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C. 最后一段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我”在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消极悲现、欲摆脱现实而不能的苦闷。D. 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游记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有诗情画意。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2)畴昔之

33、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返回登上小船,纵船到江心,任凭小船漂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歇息。(2)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不就是你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C项,“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四个四字短语结构相近,需断开,排除AB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本题中C项“摄”解释错误;正确解释:摄:提起。故

34、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来选出正确选项。本题中C项,“流露出一种消极悲观、欲摆脱现实而不能的苦闷”理解有误,作者在梦中与道士邂逅、对话,流露出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字词:(1)中流:江心。听:听任,任凭。止:停止。休:休息,歇

35、息。(2)过:经过。非子也耶:反问句,译为“不就是你吗?”【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移居(其二) 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

36、,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此诗为陶渊明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 将:岂。纪:料理。14.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新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B.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景,意思是朋友过门, 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D. 全诗看似平淡,却描绘了

37、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把酒言欢的图画。15. 诗人描写了田园生活中的哪些场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诗人描写了登高赋诗、过门相呼、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或表现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

38、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有酒斟酌之”中“斟酌”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斟酌诗句”。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诗歌内容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本

39、诗描述了和令人相处的快乐。陶渊明为我们描述了他的闲适的生活:登高、赋诗、饮酒、躬耕、相访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隐士的侃侃而谈,向我们描述他的隐居生活,他眼中的农村的生活,而没有一丝士大夫所特有的骄持。“衣食当须己,力耕不欺吾”则是陶渊明向我们讲述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个简单而朴素的真理,这也应该是他在自己的人生中所领悟到的。前两句交代了登高赋诗的季节和气候;三、四两句描写互相呼唤斟酒品尝的和谐场景;五、六两句重点表达农人躬耕田野归来的情景;七、八两句写彼此想念时就披衣相访、谈笑甚欢的美好场面。全诗通过对这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和积述来表达田园生活的和谐和美好,表现与邻人融洽

40、相处的情味。【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

41、子中的空缺部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答案】 . 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 . 岂无山歌与村笛 . 呕哑嘲哳难为听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间”“焉”“呕哑”“嘲哳”“诵”“窈窕”等

42、要理解字义去记忆。注意虚词“之”不要漏写、多写。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43、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如“呕哑嘲哳” 意思是说,那些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偏旁相同。“诵”是朗诵,诵读,不能写“颂”,也可结合“歌”来记忆,都是说唱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诗、旧诗皆是诗。旧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这是需要我们摒弃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大气磅礴、令人_的流芳之作,怎么能将其_而全盘否定呢?如果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不也是精品寥若

44、晨星,而多应时应景、_、肤浅跟风之作吗?虽然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但是这诗指的不仅是自由开放的新诗而且是曾经辉煌的旧诗。但是,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现在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新旧诗相互以自己的意趣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东西,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而是希望_,让别人来归顺自己,这都是不可取的。新诗与旧诗需要结盟。若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明珠是由陈景润摘取的;( )。诗歌的天地大得很,与其独演独舞,何如联手共舞?新诗、旧诗携手联盟,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大于三。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拍案叫绝 一

45、笔抹杀 歌功颂德 唯我独尊B. 拍案叫绝 一笔勾销 交口称誉 唯我独尊C 拍手称快 一笔勾销 歌功颂德 妄自尊大D. 拍手称快 一笔抹杀 交口称誉 妄自尊大18.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但是这诗指的主要是曾经辉煌的旧诗而非自由开放的新诗。B. 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不仅是曾经辉煌的旧诗而且是自由开放的新诗。C. 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自由开放的新诗而非曾经辉煌的旧诗。D. 倘若说中国曾是诗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曾经辉煌的旧诗而非自由开放的新诗。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46、. 若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明珠就是旧诗B. 若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明珠当然是新诗C. 若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D. 若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明珠是由旧诗或者新诗构成的【答案】17. A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常用于对人的言语或佳作的称赞。拍手称快: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处用来说明诗歌让人大加赞赏,应选“拍案叫绝”。一笔抹杀:意思是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去。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语境讲对旧诗的成就影响全部否

47、定,用“一笔抹杀”。歌功颂德:指歌颂功绩和恩德(多用于贬义)。交口称誉:指异口同声称地称赞。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填含有贬义的词语,故选“歌功颂德”。唯我独尊: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语境讲新旧诗的关系,根据“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让别人来归顺自己”分析,应该是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自高自大,用“唯我独尊”。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三处错误:一是不合逻辑,分句逻辑关系不当,两个分句之间不应该是转折关系,而应该是假设关系,应把“虽然但是”改为“倘若那么”。二是不合逻辑,错用关联词语,“旧诗”与“新诗”之间不是

48、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应把“不仅是自由开放的新诗而且是曾经辉煌的旧诗”改为“主要是曾经辉煌的旧诗而非自由开放的新诗”。 三是语序不当,“曾是诗的国度”说明那“诗”必然指的是旧诗,应把“曾经辉煌的旧诗”与“自由开放的新诗”调换位置。只有D项修改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承接括号前的句式“那么这明珠是由陈景润摘取的”,可排除AB。根据括号前“新诗与旧诗需要结盟”和括号后“何如联手共舞”等信息,可推断出括号中应该表达“新诗”与“旧诗”的联合关系,而非二选其一的关系,这样方能与前后句衔接紧密、流畅,据此可排除D。故选C。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49、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随着环境的变化,自然界的许多动物要冬眠,而海参却要夏眠。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海参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而浮游生物习性特别,_:冬季海面水冷,它们主要生活在海底;夏季海面水温升高,它们都浮上来觅食和繁殖。生活在海底的海参,_,只好用休眠的方式来维持生命,因此,海参的夏眠与其他生物的冬眠一样,_。【答案】 . 随季节(冷暖或温度)变化改变活动区域; . 因为夏季缺乏食物; . 都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方式(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这是一个总括句,结合后面关于冬季和夏季

50、海面温度的变化分析可知,海参随季节变化改变活动区域,所以可填:随季节(冷暖或温度)变化改变活动区域。(2)结合后边“只好用休眠的方式来维持生命”分析可知,海参夏季缺乏食物,所以可填:因为夏季缺乏食物。(3)结合前文“随着环境的变化,自然界的许多动物要冬眠,而海参却要夏眠”可知,海参缺乏食物采用夏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可填:都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方式(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21. 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

51、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进一步修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认真观察图片,根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学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也就是说,该图描述的是“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图片可知,“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按照生活逻辑,对个人发展进行规划,应先认知自我,所以流程的第一步是“环境分析”“自我分析”,说明顺序应从上到下。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确立“发展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订“操作策略”

52、,进而就是“ 评估反馈”。最后根据“评估和反馈”的信息,在结束后进行进一步修订。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即可,不超过90个字。注意两点:一是并排方框中的内容不要有遗漏;二是最下端“评估”“反馈”旁边的箭头指向最上端,循环性的结构要在文字中体现出来。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个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很久,终于在气喘呼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蝴蝶就会飞走。另一个人也很喜欢蝴蝶,他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上,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望着蝴蝶翩翩而来,心

53、情格外愉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修建自己的码头两个人都喜欢蝴蝶,一个用网捕捉,一个拿花吸引,哪种方式效果更好呢?自然是第二种。你有鲜花盛开,蝴蝶自会飞来。换句话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回顾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名扬天下的成大器者,无一不是修建好自己的人生码头,吸引历史长河中的航船停留休憩、吸引岸上游人驻足观赏之人。远方黄土地上车轮滚滚,这是孟子在周游六国。孟子尊尧舜,崇孔子,守先王之道,游则傲视王侯,著则汪洋恣肆。在滔滔雄辩中,他有巍巍乎如高山、浩浩乎若江河的气度。在三十余年的奔波游说中,

54、孟子修身养气,使他的著作“沛然而不可御”,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而他自己也因其塞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备受后人推崇。长江之水,滚滚东流,江边的天柱山上传来琅琅书声,这是李白在偃仰吟诵。潇洒的诗人路经天柱山,被其美景折服,当下决定,哪也不去,就在这里潜心静读。此时的李白刚被逐出京城,他在这天柱山的天光云影中调整心态,在泛着墨香的书卷中让自己的才情进一步提升。后人惊叹李白的飘逸豪放,传诵李白的名诗佳作,不正是源自他“铁杵磨成针”的静静苦读吗?漫漫黄沙,西行路上,一位僧侣踽踽独行,这是玄奘在跋涉。他以舍身求法的执着,走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来到印度。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聪慧绝伦的悟性,大量汲取印

55、度佛教文化的精髓,历经十七个寒暑,带回多部佛经。玄奘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国的佛学。不久,日本数以百计的遣唐使也来到中国“取经”。 孟子的修身养气,李白的潜心静读,玄奘的取经弘佛,实际上都是在修建自己的码头。码头既成,他们或被尊为“亚圣”,或被誉为“诗仙”,或被奉为“高僧”,引来四方顶礼、万人膜拜。与其同时,他们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其疲惫不堪地到处找船,不如修建好一个高质量的码头,这样船便会云集而至。人生也是如此,只想着活得轰轰烈烈,却不懂得修炼自己,只会四处碰壁;只有潜心专攻,认真修建自己的码头,此生才不会黯然无光。修建好自己的码头,人生会更加美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

56、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材料讲的是两个人为得到蝴蝶而做出的举动。从材料中可发现,第一个人得到的结果是事与愿违:蝴蝶“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就会飞走”。另一个人得到的结果是心想事成:“蝴蝶翩翩而来”,自己“心情格外愉悦”。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是追逐蝴蝶的方式不同:第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考虑,用蛮力“追逐”,忽视了事物内在的微妙规律,所以常常事与愿违。另一个人从蝴蝶的角度考虑,买来鲜花“吸引”,从完善自我、奉献自我出发,顺应了天理,投其所好,因而皆大欢喜。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人们多急功近利,少潜心砺兵。但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赏识,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一个企业要想赢

57、得广阔的市场,必须依靠自己的竞争力;一个国家要想赢得国际地位,必须依靠自己的综合国力等。因此,可以从追求和吸引的关系进行思考,如“追求不如吸引”等;也可以从注重内修的角度立意,如“修建好自己的码头”等。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要有苔花一般努力绽放的梦想。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有成功必定有我的信心。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能经受住生活风霜的磨砺。最后总结,当我们怀揣梦想,自信昂扬,砥砺前行,定能迎来自己的“盛开”。立意:1.与其苦苦追求,不如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2.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3.反对自私和贪婪,欣赏比占有更重要,要学会欣赏。4.有实力才有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