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 认识7个字,学写6个字。并能积累语言,选择喜欢的词说话。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使学生了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1. 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祖国真大。教学难点:借助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是本课的难点。教 法:诵读法学 法:比较法 欣赏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一、扣题探读,找准入口1、出示中国各地美景图。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2课我们的祖国真大。板书课题,重点
2、讲解“真”,表达骄傲的心情。齐读。二、初读感知,提炼主旨1.自读诗歌。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2.小组一人一句合作读。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选一小组汇报读。3.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用生字卡片反复读,要用字组词,选词说话。重点教学:鲜、飘、候 滑雪、游泳三、研读理解,深情感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读。2.学生自由读。读后讨论:你认为祖国有多大?你有什么感受?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1)我们习惯把祖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同学们也分成两部分,坐在南边的读“南方
3、”这一部分,坐在北边的读“北方”这一部分,我们比比哪组读得好。练习读。分南北两个组比赛读课文。(多媒体课件)(2)黑龙江属于哪方呢?“北方”先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看书中图),领另一组读。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呢?说各自好的地方4.齐读第三句话,骄傲的心情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车才到。”“我和妈妈去,坐了好久飞机才到。以此说明中国之大。(多媒体课件)四精读内化,品味赏析1.对比:我们的祖国和别的国家比大小。介绍拿来的照片。2.带着自豪之情朗读诗歌。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1搜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进行展示。2.小练笔:仿写句子。六达标测评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七作
4、业1.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2.预习快乐读书屋一家。八板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
5、章增色添辉。2、我们的祖国真大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北方 飘雪花南方 开鲜花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