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小牛站起来∣湘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74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小牛站起来∣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小牛站起来∣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小牛站起来∣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牛站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来、还、次、样、时、坏”6个字。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战胜困难,才会有所作为,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重难点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体会小牛妈妈的话语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来源:学_科_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语小朋友,在体育课上,教师让我们练习跳高,你跳了好几次都跳不过去,这时,你会怎么办呢?你们都是一群不怕困难的孩子,你相信吗?小牛一次一次地跌倒了,它也一次一次地站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2、小牛站起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三幅挂图,仔细观察,每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知故事内容。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4、把你标出的生字读给同桌听一听,并提醒他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要注意读准。5、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7、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三、自主读书,深入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1、研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围绕“小牛站起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来源: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出示句子:比较异同。站起来不容易。站起来真

3、不容易啊!听教师读,体会语气和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牛很吃力的样子。2、自主学习2、3自然段。小牛为什么跌倒了又爬起来呢?请大家读一读文章的第2、3自然段,把你最想读给大家听的句子做上记号。把你最想读给大家听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小黑板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跌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齐读以上句子。3、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领悟道理。小黑板出示句子,比较异同。小牛练习走路。小牛正在练习走路呢!听师读,学生体会异同。男女生对比朗读。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惊喜、高兴的心情。第二课时一、复习

4、旧知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2、卡片抽读生字生词。二、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字形1、出示6个生字。2、学生边读边观察,说说你的发现。3、学生再次认读生字,记住生字字形。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学生书写。次:认识新偏旁“两点水”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与“你”的右边相区别。时:左右结构。样:左右结构,木羊坏:左右结构,土不来:独体字,书写时注意写好走之底儿的最后一笔捺要顿笔。3、学生描红。4、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辅导评价。四、续编故事,拓展想像乌龟第二次和小牛见面,它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想像,把这个故事续编

5、下去。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示例:1、乌龟会说:“小牛,你真了不起,终于站起来了!”来源:2、小牛会说:“乌龟哥哥 ,只要你不怕困难,做事一定会成功的,我还要练习走路呢!我相信,只要我有勇气、有信心,一定会像妈妈那样,走得稳稳的,还会跑呢!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

6、,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

7、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再写下来。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

8、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