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游沙湖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能力:字词过关,理解文意2、过程与方法:点拨发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简)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1、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见与陈季常),病好以后,又和
2、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本文和后面的记承天寺夜游、游白水,都选自东坡志林(五卷本),见原书卷一记游类。这三篇游记小品,长不过二百来字,短不到百字,作者信笔而书,无意作文,随手挥洒,自然天成;插叙生活片断,流露心境情怀,真率亲切,如见其人。苏轼的这类短文,为明代公安派所推崇,对晚明小品有直接的影响。游沙湖这篇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注意字音、语调、情感。2、学生朗读课文3、疏通文意,质疑答疑三、文本解读,品味鉴赏1
3、、探究本文写作特色形式新颖作为游记,却与我们学过的游记写法不同。它篇幅短小,不以记游为主。文章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因为得病,所以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庞安常。一个耳聋却颖悟绝人的“异人”。取材鲜活2、解读“奇人”“奇水”奇(异)人奇(异)水3、揣摩作者情感乐观 !旷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在游沙湖中也有同样的话:“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让这两位仕途失意的文人吟出如此豪迈的句子,是乐观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诚然,命运的起起伏伏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
4、会给你无穷的力量,会让你有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式,会让你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你失去信心与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比你想象中的自己更成功,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失败与苦难了。是啊,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你坚信你可以,如果你不曾放弃希望,如果你永远乐观,那么谁也不可能打败你!傅雷说:“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我们何不把那些人生的失意与坎坷作为磨炼自己的机会,彰显能力的另一种表现。笑看困境,笑看人生。课堂小结:黄州不是苏轼的战场沙湖却是苏轼的沙湖课后作业: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