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维目标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 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目标目标1难点目标目标3导入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他史记中的一篇作品鸿门宴,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
2、习史记中另一篇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目标三导学做思一: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 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 第1段: 廉蔺简介 第27段:完璧归赵 第810段:渑池之会 第1112段:将相和(负荆请罪) 全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背景知识补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3、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下列五种体裁: 本纪(12):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世家(30):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 列传(70):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表(10
4、):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 书(8):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都属于传记文。学做思二:宋代陈亮是这样评论蔺相如的:“言有重于泰山,相如也是。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真大罗汉,真菩萨,真佛祖,真令人千载如见也。”陈亮为什么会如此赞美蔺相如?结合课文,说说原因。 追问提示:蔺相如真如陈亮所说的,言有重于泰山吗?古代有个叫王世贞的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同学们课后去看他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吧。讲析“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和“缪贤荐贤”一节。 1 指名试讲,疏通文句。 2 讲析 提问:这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同时,
5、也为引出蔺相如张本。秦国愿“以城求璧”;赵君臣紧急商议,一,“计未定”,二,“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气氛极为紧张。在赵犹豫不定、进退维谷的情势下,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从缪贤的引荐,见相如之机智。这是相如出场之前的侧面描写。缪贤的“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一句话,也可作为下文的纲。解析“决策入秦”一段。 1 串讲 2 提问:这一段中哪几句是讲出使秦国的决策? 明确:(议后集体朗读)“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负秦曲”;“城入赵归赵”。 归纳:相如决策,解决了赵君臣不能解决的问题,见其智;愿当重任,奉璧入切,见其勇。由此一见其智。 板书: 相如决策智 一见其智(对话描写) 愿意入秦勇导思
6、:你认为蔺相如的成功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答案提示:学生往往羡慕蔺相如的成功,并且把成功归为他的大勇大智大德等主观因素,而忽视了文本中的其他交代。如缪贤的慧眼识才,赵王的大胆用人,廉颇的军事保障及勇于改过,秦王的贪婪、怕死、沽名钓誉等。当时的社会形势是秦王“欲与赵为好”,而不想真正与赵翻脸。学做思三:你欣赏廉颇吗?他有什么特点? 他有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勇于改错的特点,廉颇在赴渑池前诀别中的寥寥数语表现出的深谋远虑以及在负荆请罪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 导做:用对联分别概括廉颇、蔺相如的特点。 范例: 1.章台会,无足智神勇何求保玉璧;将相和,非大度广怀怎言安邦国。 2.宰相深谋远虑留名青史,将军坦荡如砥威震古今。 达标检测反思总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