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 班级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成都外国语学校上期期末综合测试一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第一题:书(sh)写(xi)(2分)要(yo)求(qi):1.卷(jun)面(min)整(zhn)洁(ji)。2.字(z)迹(j)工(n)整(zhn)。第二题:字(z)词(c)(60分)(一)读(d)拼(pn)音(yn),连(lin)一(yi)连(lin)。(10分) 火 zhn zu zhd 氵 中li sn din shu 辶 上shu jio spn 犭 六hu fn qun pn 纟 水shn bo i 宀 (二)读(d)汉(hn)字(z)和(h)拼(pn)音(yn),想(xin)
2、一(yi)想(xin),连(lin)一(yi)连(lin)。(5分) 参加 升旗 跳高 商场 冷暖 shn q tio o cn ji ln nun shn chn (三)读(d)拼(pn)音(yn),写(xi)词(c)语(y)(8分) sh b sn d rn tin shn r yu ch zi fi nio u p (四)下(xi)面(min)汉(hn)字(z)的(de)拼(pn)音(yn)对(du)吗(m)?对(du)的(de)在(zi)括(ku)号(ho)里(li)打(d)“”,错(cu)的(de)打(d)“”。(4分)zu r zhn z 做( ) 鹅( ) 真( ) 在( ) x
3、i wn dn dn 校( ) 晚( ) 电( ) 灯( )(五)选(xun)字(z)组(z)词(c),用(yn)“”标(bio)出(ch)。(3分) 公(机 鸡) (河 和)水 电(视 是) (六)按笔顺规则写字,数笔画填空。(4分) 风_共( )笔 ; 耳_ 共( )笔 (七)读(d)一(yi)读(d),认(rn)真(zhn)想(xin),连(lin)字(z)组(z)成(chn)词(c)。(12分) 读 兔 竹 机 丢 迷藏 骑 书 左 右 捉 手绢 白 车 飞 桥 跑 河 老 师 衣 服 拔 步 (八)写(xi)出(ch)和(h)下(xi)列(li)词(c)语(y)的(de)意(y)思(
4、si)相(xin)反(fn)的(de)词(c)。(6分) 多( ) 短( ) 下( ) 出( ) 黑( ) 大( ) (九)读(d)一(yi)读(d),想(xin)一(yi)想(xin),连(lin)一(yi)连(lin)。(8分) 白白的 草地 一只 树叶 绿绿的 雪花 一面 小猫 鲜艳的 明天 一片 雨伞 美好的 花朵 一把 红旗 第三题:句(j)子(zi)(17分) (一)读(d)一(yi)读(d),把(b)句(j)子(zi)写(xi)完(wn)整(zhn)。(不(b)会(hu)写(xi)的(de)汉(hn)字(z)可(k)以(y)写(xi)拼(pn)音(yn))。(8分) 1.弯弯的月
5、亮像 _ 。 2.我爱_ 。 3.我的 _里有_。 4._的尾巴好像_。 (二)用(yn)下(xi)面(min)的(de)词(c)语(y)组(z)成(chn)句(j)子(zi),再(zi)写(xi)下(xi)来(li)。(只(zh)填(tin)序(x)号(ho))(5分) 漂亮的 兔妈妈 一个 雪孩子 堆了_(三)读(d)一(y)读(d),把(b)诗(sh)的(de)上(shn)下(xi)两(lin)句(j)连(lin)起(q)来(lai)。(4分) 春去花还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来鸟不惊 第四题:阅(yu)读(d)(6分) 初夏,石榴(liu)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c)簇火
6、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l)叭。淡黄色的花蕊(ru)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pin)翩起舞。1.这段话共有( )句。(1分) 2.用“ ”划出第2、3两句。(2分) 3.石榴花在( )开放。它的花蕊是( )的,花朵像( )。(3分) 第五题:看(kn)图(t),根(n)据(j)问(wn)题(t),写(xi)句(j)子(z)。(15分)1.谁 在哪儿 干什么 _ 2.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_3.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_参 考 答 案二、(一) 火 zhn zu zh 氵 中li sn din shu 辶 上shu jio spn 犭 六hu
7、fn qun pn 纟水shn bo i 宀 (二) 参加 升旗 跳高 商场 冷暖 shn q tio o cn ji ln nun shn chn (三)十八 三个 大人 天上 日月 尺子 飞鸟 果皮(四) (五)鸡 河 视(六) 四 六(七) 读 兔 竹 机 丢 迷藏 骑 书 左 右 捉 手绢 白 车 飞 桥 跑 河 老 师 衣 服 拔 步 (八)少 长 上 入 白 小(九) 白白的 草地 一只 树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
8、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绿绿的 雪花 一面 小猫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
9、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鲜艳的 明天 一片 雨伞 美好的 花朵 一把 红旗三、
10、(一)示例:1.一只鱼钩 2.美丽的春天 3.卧室 一张床 4.燕子 一把剪刀(二)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三)春去花还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来鸟不惊 四、1.四 2. 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c)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l)叭。 3.初夏 淡黄色 小喇叭五、1.三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植树。 2.春天,三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植树。 3. 春天,三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植树,他们很高兴地度过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