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2.50KB ,
资源ID:172153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215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doc

1、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一惯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求同存异,平等协商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A B C . D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 “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走向成熟4.孔子曾提出

2、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5.下列组织或集团,中国参加或加入的有世界贸易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联盟A B C D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 B. C. D. 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要为了A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B.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C推动国际

3、经济合作D.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8.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时期最可能是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俄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9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美国得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4、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等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1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 B. C. D. 12. 下表显示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毛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

5、标准)。根据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分别是年代19501980增长率甲国 157811183609%乙国359413408273%丙国89311557374%A甲:英国;乙:法国;丙:西德B甲:台湾;乙:苏联;丙:日本C甲:日本;乙:西德;丙:美国D甲:美国;乙:台湾;丙:法国13.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A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 B新兴独立国家的诞生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恐怖主义频繁 .地区冲突加剧 .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5.标志两极格局对抗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华沙条

6、约组织宣告解散D苏军撤出德国16.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政局稳定程度 经济实力 科学技术 军事实力A B C D17.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威胁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抵消美国优势 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 B. C. D.18.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A B C D 19.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A.腐败蔓延 B.恐怖主义 C.政变迭起D.民族矛盾20.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

7、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的产生利于世界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赛给世界带来了和平21.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22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水利工程的修建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A B C D23.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农业发展

8、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炭化的谷粒B稻谷遗存 C规模较大的粮仓D幼体猪骨24.汉唐时,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也有“布衣宰相”之说,这种“布衣”原料主要是A麻织品 B丝织品 C毛织品 D棉织品25.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矿冶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我国的青铜时代大致从夏朝开始,历时约15个世纪B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炼钢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C西汉时期,我国用煤冶铁已经相当普遍D我国用焦炭冶铁比欧洲早大约500年26.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手工业技术包括冶炼生铁和钢用煤冶铁养蚕缫丝制造陶器 制造瓷器ABCD27.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状

9、况的介绍,正确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的特点是以物易物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明清时期,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ABCD28据史料记载:从明朝到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是A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陈旧的观念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C鸦片输入中国,使白银大量外流D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和海禁闭关的政策29明朝胶滨语录

10、载:“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材料所述的这些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A不能从根本上废除土地私有制 B不能抑制土地买卖 C不能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0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二、非选择题(31小题15分,32小题14分,33题11分,共40分)31. (1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

11、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1)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8分)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材料三(1972年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在当晚的宴会上,尼克松宣称:“这是改变

12、世界的一周。”他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万里和22年的敌对情绪的桥。”谈判大师周恩来(3)你同意材料三中尼克松说的“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结论吗?试简述理由。(2分)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1984年)(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后有新变化,举例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做出的贡献。(2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

13、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2: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3: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

14、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材料4: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1,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2,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比较材料1、2、3,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7分)33(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时期耕地面积人口明初85亿亩6 600余万清前期10亿亩41亿材料二(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

15、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三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 “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3分)(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4分)高一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5分、32题14分,33题11

16、分,共40分)31.(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西德与东德等(6分)(四选三)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三选二)(2)不同意(1分)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 (2分) (3)同意(1分)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尼克松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台湾问题仍然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和台海地区和平的不稳定因素。(1分)(4)不结盟外交,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稳

17、定。(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如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2.解析:本题围绕“市”、“草市”组织材料,考查学生对“市”、“草市”概念内涵的理解。第(1)问对材料进行概括;第(2)问把材料2与材料1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宋代“市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答案;第(3)问可以依据材料从“市”“草市”所处位置与管理设置方面进行比较;第(4)问要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进行概括。答案:(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5分)(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分)(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4分)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