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188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2复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地理学科必修 21.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P2P3农业革命前,缓慢;农业革命后,加快;工业革命后,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最快。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很快。2.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种类型及其特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世界、中国的人口增长类型P5P7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依次是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特征)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全世界):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中国:现代型3.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P8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流量、流向)P9 流量增大,流向变化(从内陆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5.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P10自然环境因素:土壤、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经济因素(主导作用):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6. 区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P12P13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适宜值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文化消费水平。7.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分布及其特点P19P20住宅区:分布最广泛;高级住宅分布在城市外围,低级住宅分布在内

3、城和工业区附近。商业区: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分布在铁路、河流、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方。8.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成因素P22-P23影响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其他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历史因素等。9. 解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P23 离市中心距离越远,地租水平越低。OA最可能形成商业区,AB最可能形成住宅区,BC最可能形成工业区。10.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差别P26等级高:服务种类多,范围广; 等级低:服务种类少,范围小。11. 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与城市级别的关系P2

4、8等级高:数目少,相距远; 等级低:数目多,相距近。12. 城市化的含义和主要标志P31-P32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P32 发达国家:开始早,目前慢,水平高。现处于城市化后期。发展中国家:开始晚,目前快,水平低。现大部分处于初期或中期。14.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P33初级:水平低,发展慢中期:增长迅速;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后期:水平高,增长趋缓甚至停滞;逆城市化15.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素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P36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5、土地质量下降;水质、水量和水运动发生变化;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16.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P42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结合P43“活动”,学会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P43活动1:水稻种植:主导因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高温多雨活动2:立体农业:主导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活动3:珠三角:主导因素政策、市场17.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主要农产品。P45P46分布:澳大利亚西南部、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农产品:小麦和羊18.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特点P47P48分布:东亚、东

6、南亚、南亚季风区区位条件: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高温多雨;2、地形平原为主,土地肥沃,便于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特点:1、小农经营;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19. 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特点(以美国为案例)P49P50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平原地形,面积广阔。2、机械化水平高;3、地广人稀;4、市场广阔;5、交通运输便利;6、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科技化水平高20. 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因素、特点(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P5

7、1 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区位因素: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距海港近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21. 乳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特点(以西欧为例)P52P53分布: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位条件:充足的牧草地形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市场大城市化水平、饮食习惯。特点:商品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分布在大城市附近。22. 11种工业的“导向型”判别 P58原料导向型: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工业等;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市场导向型:啤酒、家具制造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动力导向型

8、:电解铝工业等;高耗能。劳动力导向型: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导向型: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等;对技术要求高。23.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四类因素 P59科技进步,环境意识增强,政策变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24. 掌握P60“活动”的全部内容(即“科技进步”对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影响)P6025. 掌握图4.6中11类工业的“污染类型”及其“布局原则” P6126. 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联系P62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27. 了解工业分散的原因及其引发的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P63 工业分散的

9、原因:(1)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2)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如电子元器件生产厂和电子产品组装厂(3)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如汽车厂。工业分散引发的工业地域联系主要方式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28. 传统工业区的代表性地区、代表性工业、特点、面临问题P65 代表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特点:(1)以传统工业为主(2)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主。面临问题: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29.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衰落原因、综合整治措施P65发展条件:位置

10、优越,市场广阔;丰富的煤;离铁矿区近;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衰落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开采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30. 新工业区、高技术工业区:代表性地区、代表性工业、特点 P68 代表性地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代表性工业: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特点:出现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之后;出现地区“新”乡村地区;企业规模“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31.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P68分布在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称为“第三意大利”。特点:(1)以中小企业为主(2)以轻

11、工业为主(3)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4)生产高度专业化(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32. 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P71 “硅谷”位于美国西部旧金山东南部,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区位因素有(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属地中海气候;(3)交通便捷;(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5)市场稳定,军事订货量大;(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3.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和运距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P78 铁路:运量大,连续性强,速度快; 公路:机动灵活,运量小,成本高;水运: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差,易受气象影响; 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管道:

12、运具与运线合二为一,损耗小,成本低;灵活性差,投资大。34. 了解交通条件及其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P82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包括交通方式的发展和衰落),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湖南株洲就沿铁路发展起来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武汉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35.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几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P90 (1)采集渔猎时期崇拜、依赖自然人地关系保持原始的平衡(2)农业文明利用自然人地关系局部出现问题(3)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尖锐36. 环境问题的类型、主要表现和分布特点(地域表现差异) P93类型:环

13、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环境污染表现在“三废一噪”以及放射性污染等资源短缺表现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等方面生态破坏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分布特点:城市主要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者都突出。3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涵和原则 P95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8.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 P99 (1)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2)人均资源不足;(3)环境污染严重39.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P101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