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今年主题是“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确定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据此并结合中国荒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中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1)简述我国荒漠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2)A地是荒漠化较快的地区,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次是华北地区。自然原因主要从物质基础、气候条件、动力因素三方面分析。第(2)题,A地主要为半干旱的内蒙古草原
2、地区,造成此区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管理不善等,据此可找出相应措施。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或西北与华北地区)。成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2)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用水;加强区域合作。2.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比较下表,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省级行政区人均用水量(m3/人年)人均
3、生活用水量(m3/人年)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江苏61070540446570宁夏1 780261 7541 3524 000(3)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解析第(1)题,从横线柱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少;从空心柱可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第(2)题,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需要从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3)题,注意是“亩均用水量”,回答人为原因时要紧紧扣住这一点进行思考。答案(1)现状:人均资源量小;南方多,北方少。原因:人口多;年降水量南方大,北方小。(2)江苏
4、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3)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宁夏农业的灌溉方式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材料二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过量,地下水位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材料三北京和伦敦各月降水量表。123456789101112总和北京2.67.79.122.426.170.4196.6243.563.921.17.91.6672.9伦敦51
5、.9344245.247.25338.347.356.961.552.354583.6(1)根据材料二,描述19501995年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2)北京地面沉降比伦敦严重,根据材料三,分析其原因。(3)列举地面下沉的危害以及缓解华北平原地面下沉的措施。答案(1)1950年到1980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1980年到1985年下降速度变缓,1985年之后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地下水开采。(2)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少的月份需开采地下水进行工农业生产,开采的地下水多;而伦敦降水均匀,水源补给稳定,需开采的地下水少。(3)危害:房屋倒塌,地下管道损坏,道路桥梁破坏
6、,海水入侵。措施:南水北调,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雨季雨水回补,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4.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99年和2009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完成下列问题。年份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草地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毫米)河流含沙量(%)粮食总产量(万千克)人口(万)1999418334301.59 6003020094.410383704.59 90035(1)该地区19992009年内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长了约_%,同时_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在这10年中,该地区平均每公顷耕地粮食产量的变化及
7、其原因是什么?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4)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急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的变化以及采取的措施,是对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核。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读出表格中给出的信息,再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去回答。答案(1)10森林草地(2)森林草地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水土流失严重。(3)平均每公顷耕地产粮减少,主要是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的;人均产粮减少,主要是人口增长快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的结果。(4)加强植树种草及绿化工作,防治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1)世界耕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什么明显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农业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将怎样变化?(3)耕地供求矛盾的实质是_,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_。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读懂此图。当世界所需耕地和可耕地面积两条线相交时,供需正好一样,此后便会出现供需矛盾。如果进一步开垦耕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推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耕地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答案(1)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而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原因是:人口急剧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
9、失等使土地退化。(2)如果进一步开垦耕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3)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6.在农牧交错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易导致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在依靠灌溉的绿洲地区,由于上游不合理的用水和扩耕,会造成下游绿洲的消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甲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图乙是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为_。(2)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_。(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
10、响。(4)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_。解析第(1)题,抓住题干材料中“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大面积土地退化或沙化”等关键信息。同时,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数量从1996年的19.5亿亩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18.2亿亩,耕地数量急剧减少。第(2)题,正确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提取图中信息即可。第(3)题,读图明确生态退耕即退耕还林、草、湖等,其影响应从林、草、湖三方面分析。第(4)题,从原因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找出解决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与图中的有效信息。答案(1)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退化(2)灾毁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