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1.11MB ,
资源ID:17168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16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4 第2单元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版-甲、丙)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4 第2单元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备考导航考点分布命题方向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择题1.命题特点:选择题常以漫画、名言警句等为载体考查相关知识,非选择题主要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2.备考方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及认识的过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考查实践的观点及真理的相关知识。核心提示 1.两个唯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三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三个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属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

2、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4.四个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的四方面内容。必背术语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5.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节选自2013重庆卷,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探

3、究:莫言对“民间深层经验”的提炼体现了实践的什么基本特征?提示:“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提醒(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2)实践不是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如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3)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4)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提醒(1)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

4、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2)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理解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

5、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醒(1)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不能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务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6、、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判断实践的三个特点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2014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解析不同时期,受技术水平的制约,

7、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符合题意,选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区分实践的特点: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时,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中强调历史过程或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训练1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对未来8年中国宽带发展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体现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主动创造性解析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说明实践是

8、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实践具有能动性,B项正确。答案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2014新课标卷,39)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

9、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原理限定为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问题指向比较简单。学生只要记住原理,并分析材料而不是照抄材料,即可。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

10、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训练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

11、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A.表明了是非是不能说清楚的B.指出了人们的观点不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肯定了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D.肯定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的观点肯定了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C正确;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A错误;人们的观点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错误,故选C。答案C真理与认识过程材料(节选自2015浙江卷,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

12、的是夸克、电子等。探究:中国先哲的认识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先哲的认识和现在的人们的认识反映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提示:中国先哲的认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先哲的认识和现在的人们的认识说明具体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1.真理(1)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5)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如果超出了一定条件和

13、范围,离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提醒(1)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2)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认识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

14、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提醒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1. 正确区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全面理解真理的特点(1)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2)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特征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3(

15、2016新课标乙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解析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新型智库建设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要与时俱进,检验和发展真理,当选;真理是客观的,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6、,真理只有一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错误。答案C训练3中央对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持续健康”,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解析中央对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持续健康”说明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正确。正确的认识才是理论与实践具体

17、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正确,但材料不能体现。答案C认识发展的过程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4(2016新课标甲卷,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 B. C. D.解析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的皇舆全览图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这表

18、明其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当选;这与清朝将其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相比表明,其价值的实现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当选,答案为B;真理是有条件的,错在“范围的扩大”;其价值的实现在于人和其属性之间的关系,而非其内涵的不断发展,错误。答案B训练4(2015安徽卷,10)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解析高度不同,视野不同,认识不同,表明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A正确。漫画没有涉及认识对环境的影响,排除B;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也可能是谬误,C错误;认识由实践决定,D错误。正

19、确答案为A。答案A易错点1没有正确理解真理的含义及特点易错典例1(2012福建卷,35)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易错分析典例剖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因而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是对

20、真理的错误认识,C项与题意不符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故意歪曲真理的含义及特点应对策略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一定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矫正训练1(2014山东卷,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21、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解析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在这一过程中真理得到发展和深化,人们就是在不断实践中勇于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材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A项没有体现,排除;“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没有正确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B项说法是错误的;真理是具体的正确的,D项中“真理中的错误”说法不当,排除;故答案为C项。答案C易错点2没有正确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易错典例2(2014新课标卷,22)2013年8月

22、,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 B. C. D.易错分析典例剖析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符合题意。“永无定论”、“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说法错误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故意夸大认识的能力,认为人们可以穷尽对事物的认识;二是故意贬低人类

23、的认识能力,认为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应对策略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一代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矫正训练2(2014浙江卷,30)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 B. C.

24、 D.解析材料中“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说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当选;通过科学实验检验原先认识有误,得出新的认识,说明当选。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不能说成反复性和相对性,因此观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D项。答案D中国重大科技工程首次启用形象大使热点透视从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到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探测,太空越来越被我们所熟悉。高考可能就此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实践与认识、量变与质变等知识点。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创 新 预 测1.从古

25、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探测,太空越来越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A. B. C. D.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A2.美国宇航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火星,到今天一共向火星发射了21颗探测器,其中15颗几乎取得了完全的或超出计划的成功,尤其近几年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探测车正在火星表面探索,并

26、不断发回新数据。可见()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做出精确反映A. B. C. D.解析“穷尽”说法错误,“替代”说法错误。答案B3.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是()天文观测是获得宇宙知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发展真理A. B. C. D.解析通过天文观测深化了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正确切题;材料未体

27、现;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非唯一途径,获得认识的途径不只有实践,说法错误。答案D(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A组1.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在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今天,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与80多年前的长征相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是一次新的长征。上述材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 B. C. D.解析长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体现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是一次新的长征,体现了;与

28、题意不符;说法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D2.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 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如今部分国家已经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这表明()A.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决定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讲的是通过科学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并运用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A错误;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但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29、C错误;D未体现;B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3.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祼鼹鼠细胞会制造并释放出一种叫做透明质烷的糖,这种糖充盈在细胞外基质里,把细胞隔开使它们无法聚集在一起生成肿瘤,从而解开了祼鼹鼠不患癌症之谜。这说明()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A. B. C. D.解析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揭开祼鼹鼠不患癌症之谜,符合题意;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止实践,错误;与题意无关。答案C4.(2017湖北武汉调考)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

30、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A. B. C. D.解析材料中王先生通过亲自检验后发现此法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中使用有不一样的效果,体现了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影响,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当选;无论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还是通过学习等方式得到的,正确观点对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错误;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其过程可能会受到多种未知因素的干扰,一定条件下的一次实

31、践过程不一定能检验出认识的真伪,错误。答案D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解析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面前

32、人人平等,A项正确。答案A6.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其正确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用来指导实践是不成功的是不可盲目相信的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错误的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可以看出,对待书本知识不可盲目相信,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故选。说法错误。答案D7.在一次重复前人的实验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用黑色硬纸板和锡箔把阴极射线管严密地套封起来,接上高压电源后,他意外

33、地发现前方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微弱的闪光。经过反复试验,他确信这是一种还未被认识的新射线,取名为“X射线”。今天,X射线广泛应用于常规透视检查。X射线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印证了()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客观条件总会使人们发现新的认识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认识发展A. B. C. D.解析X射线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印证了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了认识发展,正确;说法错误;中的“总会”说法错误。答案C8.科学家发现,在已知的最大病毒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

34、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任何生物演化支系中。而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成为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生命域之外的“第四个生命域”存在的有力证据。这一新发现佐证了()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有可能被推翻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A. B. C. D.解析对潘多拉病毒的新发现有力地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正确;对潘多拉病毒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真理的阶段,不选;真理被推翻的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B组9.(2017山东济宁一模)一百年前,

35、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2016年2月12日,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次发现科学意义重大,因为引力波可以直接与宇宙大爆炸连接。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人类总有一天可以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A. B. C. D.解析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

36、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正确;当选,材料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不选,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也不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不当选,人类不可能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答案A10.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它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提高人类认识能力是科研的目的日益完备的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A. B. C. D.解析“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是

37、历史发展着的,正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A11.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真理具有条件性,其发展过程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A. B. C. D.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错误;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

38、进,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符合题意;真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观点错误;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进,一字之差的背后,彰显的是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及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符合题意。答案C12.(2014北京卷,27)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解

39、析说法错误,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说法错误,它否认了认识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故符合题意。答案D13.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从市场准入、工商注册

40、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各种以创业为主的小微企业给予支持,一大批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诞生,它们在扩大就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限定,切口较小,试题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然后解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产生

41、的新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我国的经济形势面临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解决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我国政府针对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是适应新形势所采取的正确对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必须采取新的对策,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正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14.(2016新课标丙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

42、,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

43、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解析本题考查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首先需要依据设问确定知识限定。追求真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次,要提取材料中我国科学家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启动研制项目;科研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从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整个过程表明获得真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44、。将理论与材料有关信息结合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长效热点讲座(七)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知行合一热点缘由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符合规律的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

45、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复习备考中,关注这一问题,符合高考试题命制的一贯特点。热点探究获取信息(命题素材)调动知识(答题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

46、展”理念,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示例:认识、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自觉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五位一体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性,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016天津卷,12)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2014山东卷,42)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尊重客观规律;在把

47、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阐释运用(答题流程)(2014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知识限定: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客体限定: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角度

48、限定:措施类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知识提纲有效信息尊重客观规律示例: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条件等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材料综合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探究训练(命题预测)材料一党的

49、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

50、”发展的思想灵魂。材料二每到秋冬,雾霾必至,这几乎已成近年来的“常态”。最高峰时,许多地方的PM2.5值升为500,达到“爆表”,属严重污染,机场、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多所学校停课。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2)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结论是: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经过调查,发现缓解雾霾天气必须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等。结合材料,说明缓解雾霾

51、天气的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3)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说明我们应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4)从过去的“征服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到今天“十八届四中全会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解析第(1)问,属启示类,答好此类试题既要准确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又要紧扣设问指向,使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实现有效对接。答好此题,应从规律的特点、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方面组织答案,注意要紧密结合材料。第(2)问,属依据类,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使之与教材知识相对接。“能源结构不合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体现了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民众的环保

52、意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依据以上分析系统条理作答。第(3)问,属措施类,限定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论”,故应结合材料以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角度系统作答。第(4)问,属体现类,限定的知识范围为“认识论”,应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机场、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多所学校停课,人类没有尊重自然规律,污染环境,引发雾霾天气,受到了惩罚。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类可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尊重自然,改造客

53、观世界,造福人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十八届四中全会用法治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尊重自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的决心和措施。(2)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意义重大,只有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因此必须解决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要增强民众环保意识。(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一切

54、从实际出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正确的的思想意识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建设生态文明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尊重生态运行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推进。(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更好地造福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从主体来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无限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拓展、推移。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