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解析:道光时期,多数统治者还处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之中,而林则徐高于同代官僚之处,最重要的是他走在时代潮流前面,主张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D2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代表的新思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来源:ks5u KA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B奠定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C推动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D传播了以法治国的
2、思想解析: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有利于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重新认识世界。答案:C来源:3阅读以下当时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天演论 D变法通议解析:结合题中信息,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地主阶级洋务派有一些启蒙作用。
3、答案:A4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来源:K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把西方人称为“夷”反映了中国人的自大心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西方人的优点。答案:A5魏源应林则徐之请,编篡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他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
4、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解析:从材料中“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不四载即受代”可以看出,“这一国家”应是美国。再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一主张很少有人理解,在当时几乎没什么影响,故选C项。答案:C6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
5、)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演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了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解析:材料反映出李鸿章认为日本富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可见李鸿章并未认识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答案:D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解析: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既是出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也是出于抵抗外来侵略的考虑,但归根结底都
6、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答案:D8(辽宁沈阳)“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最有可能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C孙中山 D陈独秀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最有可能的就是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答案:B9(2008江苏,7)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 B林则徐C洪仁玕 D严复解析: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夏是将进化论引 人头猴身来源:K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坚定的支持者。因此选D项。 的达尔文答案:D10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
7、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答案:D11(2010江苏期末)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民主与科学A B C D解析:注意时间:19世纪末。这一时期,正是维新变法时期,因此进化论思想适应了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故选B项;另外“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民主
8、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排除。答案:B1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叫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民主民权是资产阶级的主张,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来ks5uom答案:C13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来源: ks5u_KC将西方的政
9、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解析:本题考查对康有为思想特点的把握能力。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目的是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以此来减少变法的阻力。答案:B14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解析:本题学生容易误选B项和C项,这两项的内容均是孔子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表现,但是没有点出本质所在。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不仅因为他是儒家思想的
10、代表,更为主要的是儒家思想实质是封建社会赖以统治的思想基础,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内核,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并不是孔子提出的。答案:A15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答案:B16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C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猛烈D首先提倡白话文解析:鲁迅在文学革命
11、中贯彻陈独秀、胡适的主张,将白话文的形式和反封建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出了狂人日记等大量优秀的小说,在文学革命中贡献巨大。答案:A17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 science”指()A科学与技术 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所以答案为D答案:D18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宣传民主与科学B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来源:ks5u.D新青年等新式刊物的出现ks5u文是新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2、之一,它表明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答案:C19“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似()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整风运动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答案:C20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解析:马克思主义正式在中国传播是在1918年以后。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21题16分,22题24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来ks5u材料一
1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材料三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请回答:来源:高考资源网(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主要观ks5u么?(2)材料二、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3)上述材料的思想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来源:学ks5uX
14、K解析:本题以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ks5u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组织答案。答案:(1)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2)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材料一:洋务运动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舆论环境。材料二: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材料三: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2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请分别说出下面三位儒家大师的主
15、要思想主张及其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作品名称是什么?当时康有为这么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4)有人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基于对哪类社会问题的关注?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1)(2)(3)问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4)问考查考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张得到汉武帝的支持,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为维新思想的传播减少阻力。(3)主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或“打倒孔家店”)。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地位。(4)和平问题、和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