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六 中外重要的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 主题解读 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围绕经济规律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由此形成一定的经济体制或经济模式。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发展社会经济、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不同。本主题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形成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现代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主干知识。高考命题注重从经济角度考查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及经济的发展,还会从经济对政治
2、、思想科技文化的影响角度考查。深化拓展 1.近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类型和模式的观点(1)英法美的“内生型”模式。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2)中国近代化的“冲击反应”模式。费正清教授认为:“西方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及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自身的文明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由此可见,费正清把西方的冲击视为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3)
3、中国近代化的“双元”模式。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一书认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地绵延。2.世界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流通和价值规律,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恢复和发展经济。(2)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促
4、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现代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中国主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苏联建设模式,“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新时期,借鉴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还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目标,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与社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考题试解】(2016江苏单科,21)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
5、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
6、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做法”依据材料一中“下令开关梁,弛山林之禁”回答;“成效”依据“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以补助生活”归纳;第二小问,结合重农抑商的目的以及影响,从“经济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守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第(3)问,依据所学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作答。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