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第13讲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课标全国卷五年命题统计考点范围 考查角度 题型与分值 政治文明(2014课标全国,41)现代中国史学研究的变化及其原因(拨乱反正)非选择题,3分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经济文明(2016课标全国,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选择题,4分(2016课标全国,40)现代中国的移民特点及其原因(改革开放)非选择题,3分(2015课标全国,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 非选择题,6分(2014课标全国,41)现代中国史学研究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经济建设、对外开放)非选择题,3分(2013课标全国,35)中国80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33)新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1992年下海潮)选择题,4分 思想文明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主干排查 一、政治上: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外交成就 1.民主与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2)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3)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
3、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含义“一国”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洗刷了百年民族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两岸关系的发展:打破两岸隔绝状态;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3.新时期的外交(1)政策:奉行不结盟、对外开放。(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3)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4、组织中的作用。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二、经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企业有了竞争机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4.对外
5、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深圳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开发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城镇、内地开放城市的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思想上:重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的迅猛发展 1.邓小平理论(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2)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3)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6)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3.科教文化(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
7、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新时期,中国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2)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实施义务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等。(3)文艺: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特征归纳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1978年以来),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
8、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专题考向 主题一 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祖国统一 视角 运用法律文件,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考题1】(2014上海单科,28)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 B.
9、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关键信息 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迁移知识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具体说,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高度自治权。根据信息“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可判断题干体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答案选D项。答案 D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精要点拨 多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1)从基础上看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0、。(2)从实行的制度上看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3)从行政区域管理角度看实行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从实行的方式看是通过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行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
11、测主题二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视角1 利用统计数据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考题2】(2016课标全国,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关键信息 1980年与1975年相比,粮、棉、
12、油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迁移知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解析 与1975年相比,1980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和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这与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故应选A项。此时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排除B项;1980年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C项;D项发生在1985年,可排除。答案 A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视角2 从中外对比角度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考题3】(2013课标全国,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
13、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关键信息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迁移知识 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和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联系。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正确。A项明显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
14、政策,D项错误。答案 B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精要点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的转型(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3)20世纪9
15、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主题三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教育的发展 视角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考题4】(2014北京文综,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
16、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关键信息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迁移知识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解析 据题干可知,“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这一“重大改革”意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故选A项。1995年,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17、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答案 A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精要点拨 认识“科教兴国”战略思想(1)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2)科教兴国必须处理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关系,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教育保证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经济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因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通史考向 主题四
18、从政治、文化等角度综合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 视角 通史角度考查不同时期史学研究的评价【考题5】(2013广东文综,39)(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
19、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第(3)问,首先找
20、到变化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是从否定到肯定。先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否定的原因,然后介绍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据此分析学术研究能够发生变化的原因。第(4)问,是近年的大热点,考查历史学研究的问题。答案(3)“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通史点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 1.政治上(1)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
21、制度,促进了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2)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港澳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经济上(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2)从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突出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外交上(1
22、)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教育全面发展。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课标全国卷第41题热考题型系列之十三表格分析说明型 考题(2015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整
23、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示例(1)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2)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1.(视角:主干知识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
24、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据题干时间及信息等,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主要目的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选B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故C项错误;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与材料和史实都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B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
25、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2.(视角:主流思潮国家统一)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根据材料“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可知,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故选C项。答案 C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3
26、.(视角:社会热点祖国统一)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针对港、澳问题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意为()A.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据题干时间“1982年”及其它信息,可知所谓“时机成熟”实质是指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故选D项。答案 D 整合通史主
27、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4.(视角: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人民公社旧体制已经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 C.对“包产到户”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据“包工到作业组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说明中
28、央对包产到户还没有完全肯定,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单干”,对“包产到户”的认识还有待突破,故选C项。答案 C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5.(视角:现代化史观中国工业化进程)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6.9%,同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为59%。据此可以推出()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B.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C.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D.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解析 据题干材料“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
29、口占出口总额的86.9%,同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为59%”可知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故选D项。答案 D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6.(视角:历史趋势经济体制的变化)下面是19782008年中国市场指数部分年份测度得分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年份 测度结果(%)年份 测度结果(%)年份 测度结果(%)1978 15.08 1990 20.25 2000 60.64 1980 14.25 1992 26.04 2002 64.76 1982 18.92 1994 37.72 2004 70.
30、53 1984 16.63 1996 41.43 2006 75.19 1986 18.38 1998 55.49 2008 76.40 1988 19.63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A.中国市场经济在南巡讲话时已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存在市场经济成分 C.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生质变 解析 观察表格可知,19782008年中国市场指数不断上升,故选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已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为“15.08%”,故B项错误;中国
31、加入世贸组织后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发生质变”,故D项错误。答案 C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7.(视角:通史角度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
32、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年: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材料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
33、,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及反映的主题概括指出;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时一定抓住材料提供的关于五年计划的关键词,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叙述。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1992年”和“2001年”的侧重点回答;第二小问,点明1992年和2001年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并且要分别说明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做到史论结合。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答案(1)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化。说明:如“六五”计划期间,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