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14833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就出现过几次轰炸袭击。对平民的轰炸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轰炸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此做出的反应,引发了这样一种论点,即轰炸后方城市是迫使政府讲和的一种有效手段。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空军开始研制远程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被运用于各种目标,包括军事目标、敌人的部队以及平民等。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平民的轰炸使得战争的后方也变得很危险。(二战中)首次进行的持续的对平民的轰炸开始于1940年9月初。伦敦第一个遭受了沉重打击。德国的空军昼夜不停地轰炸伦敦达数月之久。数千人被打死或打伤,损失无法计算。但是,伦敦

2、人的士气仍然很高。英国人称德国的这种空袭为“闪电战”,它很快成为英国全国的一种经历。“闪电战”被带到英国的其他许多城镇。伦敦人保持士气的能力为其他的英国人树立了榜样。认为选择平民作为轰炸目标会迫使英国讲和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材料二 为了摧毁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意志,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先后出动军用飞机9 000余架次,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轰炸。重庆大轰炸,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血腥暴行之一,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的

3、首位,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城市中也名列前茅。摘编自潘洵、杨光彦论重庆大轰炸(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因素。(2)综合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大轰炸和重庆大轰炸客观上的积极作用。【答案】(1)主要观点:轰炸后方城市和平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有效手段。历史因素:一战后期几次轰炸的舆论效果;军事科技进步的推动;战略轰炸的破坏力和威慑力。(2)略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欧战爆发,日本声明:“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40年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南进政策指日本侵华后向东南亚扩张

4、)。1940年7月27日,联席会议具体制定了南进的方针政策。1941年4月17日,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作出了对南方施策纲要的新决定,认为只有在美、英、荷的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的生存以及对日本加重军事压迫时,才能对南方行使武力。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在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

5、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日本制定“南进”计划的目的。(2)如何理解二战初期中国抗日战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答案】(1)目的:抢夺东南亚战略资源;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确保日本在中国大陆的霸权;向太平洋地区扩张。 (2)略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也得到了发展。此外,战后的两

6、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

7、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答案】(1)原因:二战加速了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暇顾及殖民地;日本的侵略破坏了原有的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2)略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

8、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参考答案】(1)内

9、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

10、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

11、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参考答案】(1)说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2)企图: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