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 c s学习内容:教材第32-33页。学习目标: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z、c、s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学会zi、ci、si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学习重点: 声母z、c、s的发音及z、c、s与韵母拼读音节。学习难点: z、c、s的发音及z、c、s与韵母的拼读。教学用具:本课课件及相应的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上次课,我们学了j、q、x(出示字母卡,抽查学生读、写的掌握情况。)这次课我们学习z、c、s。二、初读课文,学习新知1.声母z的发音 (1)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的
2、小女孩在写什么? 是字母z。写字的“字”,声母发z,“儿子”的“子”,声母也发z。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2.声母z的书写 (1)字母z有点象2。分两笔写成,先在第二根线写一横,然后向左折,写到第三根线。接着在第三根线写一横。(2)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3.声母c的发音。(1)小刺猬,身上长了很多刺,“刺”的声母发c。大家一起来发c。(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c的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3)学
3、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4.声母c的书写 (1)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c”?字母“c”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从第二根线偏下一点的地方,也就是第二格的右上角开始写,向左边写一个半圆,一直写到第三根线,第二格右下角的地方,用一笔一口气写成。(2)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5.学习声母s的发音。(1)图上有一只蚕,它吐出长长的丝,“吐丝”的“丝”,声母发s。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3)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6.字母s的书写 (1)从第二格的右上角起笔,先向左,写一个半圆
4、,接着,向右,写一个半圆。注意这两个半圆都在第二格里,上下顶着第二根、第三根线。(2)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1.读准音(1)听老师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声母轻短,整体认读音节声音响亮,读长些)(2)学生练读,先跟着老师读,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发音的体会。(3)检查发音情况:齐读、开火车读、学习小组互读,师巡视,相机指导。(4)zi、ci、si这三个音节,我们也叫它们整体认读音节。和yi、wu、yu一样,它们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它们都是两个字母被牢牢地绑在一起,不能分开,所以也不能拼读,要直接整体认记
5、。2.练读zi、ci、si的四声。z-z-z-z c-c-c-c s-s-s-s四、 巩固练习1.看书观察z c s在四线三格里的位置,字母是几笔写成的。2.生说“z c s”的写法,并进行练写,师巡视。五、 小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声母家族中的三个成员,还学会了拼读一些音节,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来说一说吧。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3.过渡:今天z、c、s把它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让我们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二、学习z、c、s与其它韵母的拼读1.z、c、s与a的拼读 (1)z-z-z-z (2)c-c-c-c (3)s-s-s-s (4)拿出拼音节卡片za
6、、ca、sa,复习z、c、s与a的拼读,并练习四个声调。2.学习z、c、s与e的拼读(1)z-z-z-z(2)c-c-c-c(3)s-s-s-s(4)拿出拼音节卡片ze、ce、se,复习z、c、s与e的拼读,并练习四个声调。3.学习z、c、s与u的拼读(1)z-z-z-z(2)c-c-c-c(3)s-s-s-s(4)拿出拼音节卡片zu、cu、su,复习z、c、s与u的拼读,并练习四个声调。4.学习z、c、s与uo的三音拼读(1)zu- zu- zu- zu(2)cu- cu- cu- cu(3)su- su- su- su (4)拿出三拼音节卡片zuo、cuo、suo,复习z、c、s与uo的拼
7、读。三、趣味操练,巩固新知课件出示儿歌,学生试读儿歌,要求:1.不会读的字用记号标出来。2.想想:读了儿歌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3.师生共同质疑。如:“了”的两种读音;题目“过桥”上的引号;“一”的不同调号等。1.学习生字,注意读准三拼音“做、错、过”。2.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8、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在儿歌中画出生字读一读,读会了就读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听。4.学习小组讨论怎样记住生字。集体交流:区别“了”和“乐”的音形义。5.熟读儿歌,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做动作表演读。四、小结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z、c、s三个声母的发音及书写。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