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0993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6个生字。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3、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

3、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

4、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123下一页nbsp;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6)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4、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