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教材简析: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
2、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3.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课件出示复习题:(一)比一比
3、,说一说。1.2.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第2题,苹果和梨比较,苹果比梨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二)摆一摆,比一比。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学生汇报,直观展示,完整表述。师生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多少时,最好分成两排,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4、。能感受这种方法直观明晰的优点。【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 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戏)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小雪:我套中7个小华:我套中12个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谁和谁比?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三、自主探究,构建模型教师:想一想,
5、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一)摆一摆(画一画)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汇报结果,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1.圆片或小棒摆出:2.画图:3.线段图雏形:4.直接列算式。12-7=5(个)(二)比一比,说一说师生交流。分析各种方法,引导补充,完善图示,便于清晰理解。教师: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一一对应法)小华的12个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看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来,完善图示。)师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两条线长短不一的线表示小雪与小华套圈的个数。方法类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把多出来的部分用
6、大括号和问号方法表示。教师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能联系旧知运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比较。(三)形成策略1.分析数量,理解关系教师:从图中看出,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哪一部分?通过图示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和问题,建立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理解用小华12去掉与小雪相同的7个,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问题。2.列式计算,意义建构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12-7=5(个)教师追问:“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3.变式思考,突出转化教师:我们解决了小
7、华比小雪多5个的问题,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换一种说法:(课件出示)“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结合图示,(课件闪烁比少的部分)说出比少的部分与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7=5(个)【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1.验证结果教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或者说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这个结果
8、正确吗? (课件出示问题)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学生可能会说:从图中看出多(少)了5个;12个去掉5个就和7个一样多;7个再增加5个就12个。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2.回顾步骤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教师:分析信息时,怎样表示个信息的数量?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画图策略
9、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四、巩固应用,体验成功(一)教材2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用圆片摆一摆,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汇报。(二)完成教材23页第9题。(课件出示)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唯一具有开放性。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比多比少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问题诊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
10、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
11、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对于学生画图分
12、析数量关系,并没有案例设计中那样规范,教师该如何引导分析?还是以教材中的图示分析为主?“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
13、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学生尝试摆一摆时,都会用旧知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能直观看出5个,觉得这题难度不大。在这样基础上,教师还反复进行图示讲解,主要注重比较时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应在去掉同样多的基础上,理解减法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画图,在学生原始图示上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培养学生养成各数量和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的习惯,是为将来学习线段图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础。这个环节看似简单,相关的数学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空间,讲解中源于本课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些数学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发展做准备。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