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27.50KB ,
资源ID:17037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03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综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综合.doc

1、七年级上册诗词知识点归纳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点名时令;渲染离别的氛围。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遥远的夜郎以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2、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

2、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钟:聚集、汇集。割:划分。决眦(z):眦:眼眶。眼眶要裂开。会当:该当,终当。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借以表达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及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3、赏析“割”字。诗中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4、赏析“钟”的表达效果。“钟”聚集或集中之意。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体现了作者对泰山神奇秀丽美景的喜爱。3、钱塘湖春行【唐

3、】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解释: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杂花,各种各样的花 不足:不够。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西湖蓬勃的春意,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生物赞美和喜爱之情。3、欣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表现强的词语。“争”和“啄”两个动词表现力很强,细致传神地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渐欲”和“才能”两词带给你丰富想象。 “渐欲”是“还未”的意思,“才能”是“刚”的意思。各种花朵还将开未开,含

4、苞欲放,浅浅的嫩草,刚把马蹄埋没,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4、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本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飞来峰上千寻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夸张。突出自己立足之处所处的位置很高,为下文埋伏笔,暗示出凭高视下可见到最壮丽的动人景象。2、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抒情,试分析;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蕴含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

5、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3、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借景抒情,寓抽象事理于具体形象之中,这样写形象生动。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解释:何当:什么时候;共剪西窗烛:一起在窗下剪去烧焦的灯心。却:再; 话:闲叙,漫谈。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或妻子),渴望团聚的思想感情。3、“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愁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6、。4、请简要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6、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笼:笼罩。2、【主旨归纳】本诗是作者夜泊秦淮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夜泊之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古讽今,抨击那些醉生梦死的上层人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切忧虑。2、第一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有什么

7、作用? 夜色浓厚,清冷寂静。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3、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用了互文的手法,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月光、细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淡雅的水边夜色,营造了朦胧冷寂的气氛。3、“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4、请简要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说商女不知所唱为亡国之音,实际讽喻听歌之人,批评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意味深长,试分析。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

8、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本首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辅”写出了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这两句诗语言形象而凝练,包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伤感、低沉的情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5、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表达诗人豪迈乐观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