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训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题组一基础小题1(2020湖南衡阳八中摸底)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这些卜人、巫师往往出身贵族,有的还是地位显赫的附属国首领。这表明商朝()A占卜师拥有最显赫的地位B依托神权加强中央集权C商王借助神权以维护王权D尚处于国家的萌芽阶段答案C解析材料中“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反映出商朝政权充满着神权色彩,商王借助神权来强化王权,故选C项。商王拥有最显赫的地位,占卜师为商王服务,排除A项;商朝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项;夏朝时期我国的奴隶制
2、国家已经形成,排除D项。2(2020广东茂名摸底)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A解析材料“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A项。3(2020河北衡水摸底)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三公九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3、,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结构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项正确。A项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9湖北武汉联考)邾城,为举水河畔的新洲城。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曹侠(颛顼五世孙晏安后裔)为武王“挟毂骖乘”因而有功,封国于邾,名邾子国,邾城由此而名。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功臣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C军功和贡献是分封的依据之一D血缘分封是拱卫王室的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曹侠(颛顼五世孙晏安后裔)为武王挟毂骖乘因而有功,封国于邾”可知,军功和贡献是分封的依据之一,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是宗室子
4、弟,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相关内容,故排除B项;曹侠被分封是因为他对武王有功,并不是因为他和武王有血缘关系,故排除D项。5(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答案D解析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分封周的贵族属于“使同姓移殖焉”,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项属于第
5、一类分封;B、C两项属于第二类分封。6(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可知
6、,实行分封制(封建)的西周符合“领地国家”的定义,再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构建了基于血缘关系的文化心理认同,故A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未形成有效的集权机制,排除B、D两项;“社会公有制”说法错误,排除C项。7(2019江苏南京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从士、大夫、公卿到诸侯、周天子形成了宗法性分层网络,有一套严密而复杂的周礼加以维系。这反映了西周()A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集中B宗法伦理成为统治纽带C君主专制注重礼法并用D官僚政治强化统治秩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士、大夫、公卿到诸侯、周天子形成了宗法性分层网络”并结合所学可知
7、,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严格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A项;秦朝开创君主专制制度,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排除C、D两项。8(2019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杜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世官制 B宗法制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王位继承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故D项正确。世官制是先秦的选官制度,不符合“影响中国社会达三
8、千年之久”,排除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宗法观念影响至今,不符合“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排除B项;分封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容易导致割据混战,不符合“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排除C项。9(2019重庆八中期末)西周宗法制下唯有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嫡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本质上都()A强调政治统治的正统性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C体现分封制的深远影响D根植于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材料“传宗维统”“承天继统”“正统”体现出强调政治统治
9、的正统性,故A项正确。“唯有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嫡子有质的区别”“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不能体现“神秘性”,B项错误;材料“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强调的是血缘继承关系,体现的是宗法制,C项错误;西周宗法制的基础是井田制,不是封建经济,D项错误。10(2019江西赣州一中模拟)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D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答案B解析材料“国家对外征伐与
10、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体现了商周时期的家国一体的观念,B项正确。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商周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外征伐的基础上,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天子尚未确立绝对权威,D项错误。11(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此记载说明()A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B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C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
11、宗法礼乐制度,天子与诸侯间存在明确的等级尊卑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君臣的等级划分,并非强调统治者生活腐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青铜制造业发达,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排除D项。12(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晋无公族”导
12、致政权落入卿大夫手中,为三家分晋埋下了隐患,这从反面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封建等级制度此时还未形成,C项错误;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9河南省普通高中适应性考试)周人与商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除了战略上的布局,还重新创立了一套占卜系统,即周易。文王按照岐山的地理位置重新排定了八卦的方位,周公作了爻辞,而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说明()A周人对思想的控制更加严密B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C周易比龟甲占卜更有助统治D周人依靠科学决策夺得了天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可知,周人通过重
13、建自己的占卜系统,夺取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故选B项。材料不是强调对思想的控制,排除A项;C项偏离材料主旨,排除;占卜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排除D项。14(2019广西南宁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C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答案B解析西周和魏晋时期反映出宗法制具备政治功能,明清时期宗法制推动商帮的发展说明其还具备经济等社会功能,故选B项。材料未从社会进步的角度阐述宗法制,
14、排除A项;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传承是宗法制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排除C项;材料中明清时期强调宗法制的经济功能,排除D项。15(2019广东模拟)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晋国大败,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这反映了当时()A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B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仍然具有影响力答案D解析材料“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说明周代礼乐制度在诸侯国中依旧有一定的影响力,故选D项。材料并未涉及战争的破坏性问题
15、,排除A项;孔子生于春秋末期,排除B项;“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确实反映了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一面,但是材料突出的是后半部分,即楚国没有乘胜追击和对晋国的帮助,排除C项。题组三高考小题16(2019全国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可知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
16、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17(2019全国卷)“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的“孝”“悌”等思想都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8(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
17、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加强了文化认同,故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故排除D项。19(2018浙江高考)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
18、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故C项错误。20(2017江苏高考)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区分社会等级次序的礼器
19、,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符,故均可排除。题组一基础大题21(2019吉林通化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王朝,其制度影响深远。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
20、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社会结构的特点,并说明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答案(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2)特点:西周是阶级社会,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的,社会等
21、级森严,等级划分更加细密。政治状况: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知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材料“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的是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第二小问,结合分封制的影响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可知,西周是阶级社会;根据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社会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的;根据材料“王
22、臣(役使)公奴隶又分为平民又分为”可知,社会等级森严,等级划分更加细密。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可知是宗法制和分封制。题组二模拟大题22(2019山东菏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摘自朱子家训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法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
23、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
24、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结合时代背景作简要评析。答案(1)特点: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借助圣谕管理家族。作用:传承发扬传统美德;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2)革新表现: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评析: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衰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近代经济
25、的发展、西学的传播等,家训增加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家训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从宗法观念、儒家伦理教化及圣谕作用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传统道德、家庭及宗族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此五者之纲纪
26、,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时代特点、挽救民族危机、促进社会进步等角度分析其影响。题组三高考大题23(2017北京高考)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
27、,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答案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解析第一小问,第一步审题:回答问题的范围限定在“表中”,主题是“礼乐制度对儿童的要求”,回答的内容是“称谓”;第二步读懂表中信息;第三步作答。第二小问,回答问题的方式是“简析”即考查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根据表格的信息归纳总结即可。根据礼记等划分严格的年龄段即可知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根据表格的“年龄段”即可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礼乐制度的内容渗入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根据儿童的成长时间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根据表格中“对儿童要求”即可知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