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01508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2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7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探究活动落实素养议题式探究读思写核心素养提示议题:中华文化何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情境一汉字的一撇一捺都凝结着中华文化,是中国魂。2020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两岸200位名家的书法篆刻展、100位青少年的汉字艺术创作展、26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体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情境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

2、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1.分析汉字对于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2.分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政治认同:认同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持文化自信。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科学对待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公共参与:自觉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精梳细理重基础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关系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3、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易错辨别文字汉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易错辨别决定文化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和自然经济的

4、解体,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外在原因。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辨区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区域性民族性是指中华各民族文化呈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区域性指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文化各有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

5、化。提升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1)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5.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关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厚重(横向)侧重点从动态角度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角度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从静态角度即中华文化的内涵角度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见证或表现

6、汉字、史书典籍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联系二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博闻广积提能力中华文化、中华各区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关系中华文化中华各区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区别概念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该地区特点的文化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性、个性民族性、个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联系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区域文

7、化、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既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各区域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主要是从纵向(时间)角度来讲的,各区域、各民族文化主要是从横向(空间)角度来讲的;但是各区域、各民族文化也包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区域性、民族性能够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微研深究明方法命题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例题】(2018浙江卷)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

8、此类节目()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C.D.解题指导【易错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点金题1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对点金题2“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华

9、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A.B.C.D.命题点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例题】(2020山东卷)透过下图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物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A.B.C.D.解题指导【素养点】本题以文物为题材,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传承、文化的特点等有关知识,体现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的培养。对点金题3(2019全国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

10、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 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A.B.C.D.对点金题4(2019北京卷)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A.食物所承

11、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精梳细理重基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项目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内涵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表现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汇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

12、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地位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图示提醒(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求同存异”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

13、、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入其他文明。(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善、结合、融合、借鉴等。博闻广积提能力1.与包容性有关的三组关系项目阐释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时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这就是求同存异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就是兼收

14、并蓄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树立文化自信,要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就需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正确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2.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对外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对内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措施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

15、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的繁荣兴盛途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微研深究明方法命题点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例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

16、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解题指导【命题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交流、文化多样性等知识点的交汇。对点金题1唐朝将我国的历史音乐文化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历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少数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精髓,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特有风格的“唐乐”。“唐乐”随着中日的广泛交流被引入日本,日本皇室学习中国音乐制度,建立日本雅乐体系。“唐乐”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获得他

17、国的普遍认同在世界文化发展领域独树一帜因其优越性而处于世界的前列A.B.C.D.命题点二中华文化的力量【例题】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双方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国家统一愿景。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体现了()对中华民族认同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同根同源的文化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离不开两岸文化沟通和融合弘扬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展示A.B.C.D.解

18、题指导【素养点】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点,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政治认同。对点金题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者、呵护幼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分老幼、无论贫富,“生命至上”成为中国战胜疫情防疫的基本准则。正如很多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的,这种竭尽全力治病救人的举动,包括对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不离不弃,在许多国家是很难做到的。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服务当下的实用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彰显其力量文化是世界的,

19、中华优秀文化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文化是民族的,各国不同民族文化决定各国抗疫策略不同A.B.C.D.命题点三综合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例题】(2020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在此同来自古印度、古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汇聚交融,造就了独特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艺术形象美轮美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以“敦煌文化民族瑰宝”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不超过15

20、0字)考法揭秘本题以敦煌文化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具体答题流程如下:审设问定方向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以“敦煌文化民族瑰宝”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明确设问范围是文化生活,设问要求是“以敦煌文化民族瑰宝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读材料分层次“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在此同来自古印度、古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汇聚交融,造就了独特的敦煌文化”。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角度回答。“敦煌文化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艺术形

21、象美轮美奂”。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对点金题3(2019浙江卷)由于掌握传统版本的说唱艺人越来越少,世界上最长的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经典资源渐渐消失。为了抢救整理这部史诗,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团队遍访说唱艺人,收集资料,对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格萨尔分别进行整理研究。经过三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为编撰格萨尔文库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研究团队开始了最后冲刺,2018年格萨尔文库终于付梓。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2、再放光彩。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角度,指出抢救整理格萨尔的意义。对点金题4(2018江苏卷)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热点引路知能训

23、练背景材料中华文化国外影响力增强2020年9月27日,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深入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积极响应联合国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倡议,共同探索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本届节会围绕“文明照鉴未来”主题,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对话,是一场集百家之长、融百家之思的思想盛宴,是一次品中华文化、沐千年儒风的精神之旅,更是一部促交流互鉴、增深厚友谊的文化盛典,共同成就了一届成功、圆满、精彩的盛会。2020年9月28日下午,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

24、山讲堂闭幕。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出席并宣布闭幕。他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本届节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面向未来,我们共同倡议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共识,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共存共荣,携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郑重承诺坚定自信、立根铸魂,扛牢文化大省使命,着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转化新模式、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守护好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我们矢志追求开放包容、深化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面向全球搭平台、优环境、育生态,坚定不移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我们真诚期望加强对话、扩大交流,进一步健全节会

25、体制机制,推动人文交流合作,精心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山东发展,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思维解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认知中华文化,这是交流互鉴的前提。(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备考猜练1.2020年孔子文化节的主题是:纪念孔子诞辰2 571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照鉴未来。本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进一步弘扬了以孔子及儒家思想学说为主流的民族优秀文化。下列对儒家文化认识正确的有

26、()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财富,我们应当全部继承儒家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对儒家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B.C.D.自1984年起,国际孔子文化节每年于孔子诞辰前后在山东曲阜举行,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据此完成2-4题。2.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这体现了()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民族和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7、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表明()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复兴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A.B.C.D.4.“孔子学院大春晚”是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网络孔子学院承办的系列晚会,由全球138个国家、多所孔子学院的学生共同参与表演。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广泛设立说明()A.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B.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在提升C.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D.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实力是

28、基础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0多年来,儒学作为国学的核心与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虽屡遭批判、排斥、挑战,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近代西方文明输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中儒家学说又发展到新的阶段,影响更为深远。材料二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2)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第十一单元中华

29、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7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探究活动落实素养答案提示1.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考点一例题 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这一知识点。中国馆藏文物不仅数

30、量多,而且历史久远,体现了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可选。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能单纯弘扬,错误。的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点金题1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自然现象,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错误。图片体现了汉字“文”在漫长历史中的演变,正确。对点金题2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籍的保护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表述错误,排除。例题 C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自信。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反思与评价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玉琮的久

31、远、青铜的厚重、竹简的博大和瓷器的秀美,见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大意义,故选;文物是一种见证,不能丰富文化内涵,实践能够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排除;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没有体现。对点金题3 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之所以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容的民族文化基因,观点正确。中“取决于”的表述错误,排除;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具有时代性,观点错误,排除。故B项应选。对点金题4 D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考查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的能力。食物暖胃也暖心,味蕾恋物也记人

32、,体现了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承载着乡愁,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A、C两项观点,排除;饮食文化来源于实践活动,B项观点表述错误,排除。考点二例题 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药此后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故选A项。B、C两项在题中未涉及。对点金题1 B符合题意,“唐朝将我国的历史音乐文化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历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少数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精髓,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特有风格的唐乐”,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有特有的包

33、容性,能兼收并蓄,在世界文化发展领域独树一帜;错误,认同本民族文化;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例题 B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展示,故错误;材料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体现了对中华民族认同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故正确;两岸双方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国家统一愿景。可见,这体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离不开两岸文化沟通和融合,故正确。对点金题2 A符合题意,“正如很多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的

34、,这种竭尽全力治病救人的举动,包括对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不离不弃,在许多国家是很难做到的”,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服务当下的实用价值,且在潜移默化中彰显其力量;错误,各个国家应该认同本民族文化;错误,各国的抗疫策略是由各国的国情决定的,不是由文化决定的。例题答案说明从敦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三个角度撰写提纲。结合材料加以说明,语言顺畅,逻辑清晰。对点金题3答案格萨尔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抢救整理这部史诗有利于传承辉煌悠久的中华文学艺术,展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文化。解析本题要求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角度,指出抢救整理格萨尔的意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抢救整

35、理格萨尔”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角度讲,“抢救整理格萨尔”有利于展示民族文化的个性,繁荣中华文化。对点金题4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解析本问要求说明异国小镇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首先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角度回答;然后联系材料,说明商业贸易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最后说明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热点引路知能训练备考猜练1.D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因此我们对儒家文化

36、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题意;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说法错误。2.C题干旨在说明文化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A、B两项强调的是文化的来源和特点,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项错误。3.C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错误;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不是文化复兴,而是经济发展,错误;符合题意。4.B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是基

37、础,D项说法错误。5.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深远,体现了这一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因时而变,内涵异常丰富,其鲜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体现了这一点。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儒学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发展到新的阶段体现了这一点。(2)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它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