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9.50KB ,
资源ID:1698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8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doc

1、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2下面两幅图片,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一位先贤诞辰2560周年而作,这位先贤应该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3下列三幅图不能反映的观点是()。A“无为而治”B“法治”C“仁政”D“非攻”4“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A.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B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

2、社会的主流思想C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D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5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7济宁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这块土地哺育了孔子、孟子、曾子等众多儒学大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D人人

3、都有做教师的资格8“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B强调严刑峻法C主张王霸并用D提倡上善若水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苟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0.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三纲五常D和谐中庸11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

4、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A.正君心B正纲常C正百官D正百姓13.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4春秋繁露中写道

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15.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的本原B“理”在人身L就是人性C“理”的礼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6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欧美民主

6、、自由思想的传人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A.B.C.D.17.1954年胡适在台湾大学演讲,认为老子提倡的是“无政府主义”。胡适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老子主张()。A.“天法道,道法自然”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C“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D“守静”,可“以弱胜强”18.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王阳明主张“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这说明他()。A.否定封建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B吸取了佛教禅宗的“心外无理,理外无心”的思想C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的

7、合理性D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20.李贽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C充分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D抨击道学家的伪善无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第23题22分,共50分)2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面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4分)序号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 “民为贵,社稷次之,

8、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电。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2)有人说儒家学说中蕴含着重视人的思想。这在上述言论中有无体现?阐述理由。(2分)(3)结合上述言论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发展?(4分)(4)根据以上言论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6分)22.历史学的

9、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责君轻”;叉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4分)(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4分)(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4分)23.儒家学说和中国思想文

10、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

11、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材料三儒家思想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治理国家为重要内容,追求完善道德为核心目标。它超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和世界各大宗教文明,其内在价值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198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200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向世界公布设立“孔子奖

12、”,每年一届,以奖励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专家们,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原因。(8分)(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这一不同观点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当前世界形势,谈谈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只要答出四个要点即可给满分)(6分)参考答案1解析: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了“仁政”,墨子的“兼爱,非攻”,体现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3、关系。答案:C2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仁和天下”及诞辰时间可判断为孔子。答案:B3解析:是儒家思想的“仁政”;是道家的“无为”;是法家的“法治”原则。答案:D4解析: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纷纷重用人才;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平等思想不易被统治者采纳,比如墨家的兼爱。答案:B5解析:针对学生作弊,老师的教育内容应为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答案:B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用“德”教化百姓。通过对祖先功绩的追忆,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答案:A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没有贵贱之分,人人都有

14、受教育的权利、机会。答案:B8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荀子主张礼义与严刑并用,注意“王”、“霸”的含义。答案:C9解析: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汉朝儒生的代表是董仲舒。答案:D10解析:注意“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只有C项是道德准则,D项是哲学思想。答案:C11解析:朱熹强调的“理”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联系,维护的是封建秩序。故选A。答案:A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可知,只有正君心,才能正纲常、正百官,治国平天下,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13解析:明初朱元璋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的绝对专制,因而不能容忍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民本

15、思想。答案:B14解析: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应选D。答案:D15.解析:朱熹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认为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让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答案:C16解析: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业者壮大及封建专制强化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史实不符。答案:B17C18解析:民本思想即体恤民生、爱惜百姓。“天下为主,君为客”即人民主权,体现了民本思想。答案:A19B20解析:所谓民主,即是反对专制,以民众利益为根本。D项在内容上不能直接体现这一特点。答案:D21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为主题展开,既考查了儒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也考

16、查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跨度大,设问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答案:(1)孔子;仁和礼(或忠恕);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2)有体现,如。该言论强调民众对国家存亡的作用,体现了人的价值。(3)来源: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内容:注意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作用:强调个人修养,甚至压抑人性。地位: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成为官方思想。(4)政治方面: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经济方面:克服私欲、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道德修养方面:注意自省、关爱他人的道德境界。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哪些属于历史评价。答案:(1)史

17、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23解析:第(1)问中,孔子的主张之所以不被采纳,是因为其主张“仁”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董仲舒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所以独尊。第(2)问中,从材料来看两者很明显不同,一个认为孔子学说亘古不变,一个认为孔子学说应该随时代而变化;原因在于随着封建专制进一步强化,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同时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

18、变化;这说明了儒家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第(3)问中,儒学思想有利于建立当今和谐世界,诸如民本思想、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身体力行、务实和自强的思想均对建立和谐世界有着积极的影响。答案:(1)孔子主张“仁”,被冷落,因为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或“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为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不应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变化。原因:封建专制强化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导致思想领域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3)儒家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崇尚道德、强调身体力行、务实和自强的思想主张对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对调节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误解起积极作用;对创建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的长久和平、繁荣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2013-02-22人教网下载: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