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635.50KB ,
资源ID:16973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7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一专题一第3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 教学讲义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一专题一第3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 教学讲义 .DOC

1、第3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链接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主要表现有:1政治:诸侯争霸和各诸侯国纷纷推行的变法,打破了旧的统治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郡县开始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封建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2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确立。3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此时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奠定了中国

2、古代文化的基础。链接二秦汉时期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政治: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3思想文化: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

3、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针对训练1(2015广东佛山质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很多贵族转化为封建地主

4、,而土地的自由买卖破坏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2(2015成都一中模拟)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解析:选A。司马迁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子、韩非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家和道家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道家学说在汉初最为流行,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 D 项错误。3(2015成都石室中学模拟)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

5、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 D唐宋时期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指以分封的诸侯国名作为姓氏的一种方法,秦代实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这种现象也不复存在,答案选B。4(2015广元模拟)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B贵族血

6、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D“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解析:选B。A不对,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C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以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为标志;D不对,“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B符合题意,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关联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诸子百家思想智者学派思想社会环境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生活在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产生原因社会变革,统治阶级需要人才工商业发

7、展,公民的社会地位提高思想特点百家争鸣,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地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法家和儒家先后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经过千年后复苏,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典题训练1(2015山东青岛模拟)“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解析:选A。B、C符合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D符合中国古代法家思

8、想;A项符合题意,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故选A项。2(2015广东汕头测评)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用表意符号书写而非拼音文字B崇尚道德伦理而非宗教信仰C重视家族观念而非个人观念D崇尚通俗艺术而非高雅艺术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汉字是表意符号而不是拼音,如象形文字,A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强调三纲五常,就是伦理道德,而西方中世纪处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之下,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受宗法制影响,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浓厚,这与西方强调个人意志不同,C项

9、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既有高雅艺术如“风骚”等,也有通俗艺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学生用书P19)主题一周代贵族政治到秦汉官僚政治的演变热点综述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这也是当今政治制度创新的重要历史借鉴。高考非常重视对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背景、特征、影响及与世界史相关知识联系等问题的考查,暗含对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知识通关1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政治制度结构图2规律认识(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

10、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三个中央职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四个地方机构:郡、县、乡、里。(3)秦汉时期中央官制的特点制度完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者相互牵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家天下”:家与国同治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特点。加强监察制度:秦朝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对点训练1(2015山东滨州模拟)中

11、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解析:选A。材料信息反映出有无姓氏是西周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分封制逐步瓦解,郡县制出现,平民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是郡县制度的发展,答案为A。主题二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热点综述中国是世界农业

12、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能够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高考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小农经济特点及与之相关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命题以选择题为主,运用图文材料,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表现、特点及影响等。知识通关1小农经济的确立、特点、地位与作用结构图2对封建小农经济的评价(1)积极影响: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小农经济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

13、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对点训练2(2015湖南永州一模)“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解析:选A。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小农经济最先发达,但一直停留

14、在最初的状态,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故A项正确;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指小农经济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是停滞的表现,不是本质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欧洲经济后来居上,故D项错误。课后达标检测3学生用书单独成册第3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王朝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这样就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局面。同时,还出现了不少以官职为氏号的家族,占有大量地产。这体现出()A西周政治统一和经济统一相结合B政治集权和经济集权并重C周代政治受血缘关系影响很大D周王在全国建立宗法制度解析:选

15、C。材料中“世代相承、世卿世禄”体现的是宗法血缘的作用,所以C项正确。A项错在“统一”上,B项错在“集权”上,这都不符合分封制;D项在全国建立的应该是分封制。2(2015湖南怀化一模)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诗歌教化”已经关乎国家的兴衰B“四夷交侵”指当时中外民族矛盾尖锐C“中国微矣”反映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D“四夷交侵”与“尊王攘夷”构成因果关系解析:选A。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瓦解。材料中小雅属于诗经一部分,“小雅尽废中国微矣”说明“诗歌教化”对国家政权的影响较大,故A项正确;“四夷交侵”中“四夷”指当时的少数民族,故B项错误;夏商周时

16、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当时与“尊王攘夷”构成因果关系的应该是分封制的破坏,故D项错误。3(2015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解析:选A。材料中“田里不鬻”指的是井田制,它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即夏商至西周时期,故A项符合题意。4(2015银川九中模拟)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

17、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宗法关系的疏远 D铁犁牛耕的出现解析:选D。材料文字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遇严重破坏,分封制几乎瓦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是最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故选D项。5(2015凉山州诊断)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部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勿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 B农林牧业相互补充C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D自给自足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古代的农业生产以备灾害勿失其时”可知材料说的是农业生

18、产包括粮食、瓜果、家畜等,满足自己生活需要,体现自给自足,故选D。6.(2015广元诊断)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D。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7(2015双流模拟)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解析:选B。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仁者爱人”体现了孔子提倡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

19、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等级名分制度,也是在强调秩序,所以B项符合题意。8(2015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月考)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 BC D解析:选A。从材料“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可知体现的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这一制度在政治上使皇帝的政令能够直达百姓,在经济上实现了直接按户收税,故正确;郡县长官的行政权力受中央制约,但并未削弱,故错误;将农民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加强了对他们的人身控制,故错误,选择A项正确。9(2015资阳诊断)下面是汉武

20、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公孙弘去世2年又4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年又2月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解析:选B。从表格可以看出,大部分丞相任职时间在3年以内,在位时间较短,A项正确,且大部分不得善终,体现出丞相地位下降,君主专制加强,C、D项正确。中央统治力量加强是相对于地方来说的,体现的是中央集权,这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选B项。10(2015江西吉安六校联考)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

21、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灵渠”“湘江”等文字信息,可知该水利工程是秦朝修建的灵渠,B项说的是郑国渠的作用,与灵渠的作用不符,故符合题意。11(2015湖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中说:“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其本质意图是()A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封建统治制造理论依据C论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D劝导统治者顺应天意实行仁政解析:选B。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材料中他提出,人要听从君

22、主的,君主听从上天的,即君主代表天意统治人民,这是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依据,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B项符合题意。12(2015山东潍坊质检)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他担起了保卫京城的重任。后来,京城沦陷,他誓死不做亡国奴,愤然写下绝命书,吞金服毒,然后偕夫人、长媳从容投井殉国。这位民族英雄叫王懿荣,而真正让他彪炳千古的是因为他发现了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作为这一文字的伟大发现者,他可能被称为()A小篆之父 B楷书之父C甲骨之父 D金文之父解析:选C。本题考查汉字的出现。王懿荣从一些龟甲和兽骨上发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仔细研究发现,这是我国商周时期出现的一种成熟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因此王懿荣被称

23、为甲骨之父。故选C。A、B、D都是早已知晓的古代的文字,因此均与材料不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合肥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云:“武王、成、康,先后三次实行规模较大的分封,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周室。”受周王册封的对象较广,除了姬姓王族子弟外,还有周的开国功臣谋士、先圣之后人,甚至殷族贵人等。其分封方式为“列爵分封”,即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封,封地有三等:公侯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方五十里。实际上是一种在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国家政体,可称为“国王大统诸侯分治制。”李绍连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

24、后果材料二这种分封政体,能够使一个力量弱小的国王得以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去统治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周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确立,使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由于这两项制度的实行大大减少了诸王子为争夺王位发生的争斗,缓和了王室内部的矛盾。王位嫡长子继承制,一直影响到后世封建社会。李绍连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的意义,并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1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第(1)问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从分封过程、原因、对象、大小等级等角度进行分析。第(

25、2)问考查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意义,并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答案:(1)通过三次大规模分封基本完成;分封对象较广,包括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等;诸侯等次分明,封地大小有别。(2)意义:加强了西周对广阔疆土的管辖;缓和了王室内部矛盾;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后代封建王朝。关系:两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体系。14(2015河北保定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食货志: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岁之收,常

26、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后汉书卷76任延传:(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材料二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材料三战国末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郑国渠。渠长150多千米,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锺”。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时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

27、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生动描绘了在郑国渠等灌溉渠的淤灌下,关中平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情景。(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代农业的进步,并分析这种进步的意义。(12分)(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材料三说明水利工程对古代农业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古代对水利利用的特点。(1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农业的理解,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耕作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中出现的“牛”的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然后答出其意义。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概括出重视水利的观点,然后从材料三概括郑国渠的贡献,最后综合两则材料总结特点。答案:(1)进步:西汉时期,牛耕开始得到推广,牛耕技术不断进步。意义:牛用于农耕,使古代农业由靠人力向靠畜力转变,是农业史上革命性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发展。(2)观点:重视水利,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作用:秦国修建郑国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使农田得到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秦国富裕繁荣。特点:政府重视;大规模兴修;形式多样。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