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省西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笔墨的超越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汉代
2、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涸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痰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
3、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歇”,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迭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
4、绘画的文人传统。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
5、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6、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是出类拔萃的。B. 第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宣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C. 第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D. 第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进的。B. 第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C. 文
7、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D. 文章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3. 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A. 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B. 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C. 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 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答案】1. D 2. B 3. C【解
8、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并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错误,原文段“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由此可知,笔墨艺术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选项认为书法能取代音乐,只是由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理解片面。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
9、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本题中,B项,“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错误,文章段结尾“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与段开头“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由此可知,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只有赞美之词,选项仅说“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是片面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
10、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本题中,C项,“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点出笔墨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未涉及“笔墨”超越的具体内容。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
11、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
12、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
13、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
14、,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
15、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与儿子聚少离多的日子。B. 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C. 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和为母亲争气的心愿。D.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
16、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5. 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 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答案】4. A 5. 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愧疚之情。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6. 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
17、,暗暗垂泪。 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 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 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错误,原文“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
18、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由此可推断,“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的原因包括不让母亲牵挂、忧愁以及当时家里已接近破产的经济状况,选项中“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属于无中生有。C项,“为母亲争气的心愿”错误,与原文无依据,属于无中生有。D项,“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原文“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由此可知,“母亲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也属于无中生有,与原文无依据。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
19、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为“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即要求分析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然后联系全文分别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作用。本题中,首段仅一句话“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联系全文,从内容上讲,“人生的笑”在文中指“我”收到通知书后,我和母亲内心都非常高兴,所以笑;而“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是指“我”收到通知书也就意味着母亲要和我分离了,母亲舍不得,所以哭了,此外,“我”收到通知书也意味我将不能日夜侍奉在母亲的身边,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所以我内心也是伤感的;“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处于文
20、章的首段,从结构上讲,首先,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由此段自然引出下文“笑”和“哭”的相关情节的叙述;其次,照应全篇的组织结构,文章从回忆中收到通知书的“笑”开始写起,又在现实的“内疚”中结束全文,首段正好呼应了全文的结构布局;最后,首段中的“笑”与“哭”,又在开篇为全文定了感情基调,有助于读者对全文情感的把握。【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有关母亲细节描写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
21、衣服上”以及“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此处细节写了母亲流着泪默默为我收拾行李,体现母亲舍不得“我”但又不善用言辞表达的性格特点;“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此处细节写了不善言辞的母亲为了我能顺利报道上学而去向别人借钱,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而母亲“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体现母亲为人忠厚、老实的性格特点;“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此处体现母亲好强、不甘落后的性格特征;“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与不舍。(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
22、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
23、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
24、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
25、。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
26、河北新闻网)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B.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要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万吨,浪费极其严重。C. 快递业用来包装的塑料和胶带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D. 中国快递业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的问题,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年全国快递业使用了3.3亿卷胶带,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造成机器损坏,严重影响纸板箱回收。B. 菜鸟、
27、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以减少污染。C.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增长至312.8亿件,但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D. 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而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9. 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7. B 8. C 9. 消费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使用绿色包装,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规范。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
28、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浪费极其严重”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由此可知,此句是说消耗非常大,选项偷换概念,说成了浪费严重。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
29、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但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错误,由材料一中的统计数据图可知,从2012年到2013年、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上升。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然后到材料中找出造成快递业包装污染原因的相关的内容,最后再根据这些相关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由原文材料一“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
30、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可知,增强消费者快递包装分类意识,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增设快递包装的回收点是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的有效措施;由原文材料二“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可知,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由材料三原文“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以及“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
31、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可知,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强制性约束,也可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完成各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2、,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3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屋B.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仆:倒C.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夷:平坦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11.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34、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C.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 于是余有叹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B. 作者从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C. 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
35、过渡自然。D.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只有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2)这就是学习的人不可以不经过深入思考而做出决定的原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
36、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A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屋”解释错误。句意: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修建房舍(居住);“舍”,名词作动词,修建房舍。B项,“有碑仆道”,应为“有碑仆(于)道”,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仆”,倒。C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夷”,平坦。D项,“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件来帮助;“相”,帮助。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能
37、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然后可以把加点词语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如果符合语境,应该就不是古今异义词。A项,“非常”,今义:很、特别,程度副词;古义:不平常。“非常之观”,不平常的景观。B项,“平旷”,今义:平坦而空阔;“其下平旷”,它下面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符合语境,“平旷”没有古今异义。C项,“十一”,今义:数次,十一;古义:十分之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还不足十分之一。D项,“于是”,今义: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古义:在这方面,对于这种情况。“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故
38、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只有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错误,由原文“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来看,想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志、力、物。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39、落到实处,尤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翻译,有些助词等可以删掉不译,省略的内容要根据上下文做出适当补充。注意自己判断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要保证赋分点字字落实到位。本题(1)中赋分点分别为:“然力足以至焉”根据语境为省略句,应为“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地(而未能达到);“于”,在;“于人”,在别人看来。(2)中赋分点分别为:“所以”,的原因;“学者”,古今异义词,古义:求学的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归园田居(其一)(节选)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40、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4. 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方宅”和“草屋”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说明作者的物质生活要求很低。B.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15.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分析这一句的妙处。【答案】14. C
41、 15.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
42、“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错误,“暖暖”,昏暗、模糊,“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落有些昏暗模糊,但又依稀可见;“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依依墟里烟”,是说远处村落炊烟轻柔而缓慢的渐渐升起。因此“暖暖”“依依”各自修饰对象不同,是不能互换的。故选C。【1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分析这一句的妙处”,然后要仔细体味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抓住“情”或“景”的关系,并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人的志趣,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
43、感。“带月荷锄归”,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多么美好的画面!此句中,作者劳动后的愉悦之情与月光下美好的画面融为一体,虽然劳动了一天,但作者的心情却是非常愉快的,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句子是“_,_”。(3)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44、 渺沧海之一粟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齐彭殇为妄作 (5). 静言思之 (6). 躬自悼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字形的书写,而字形和字义又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有:“蜉蝣”“沧”“粟”“诞”“殇”“躬”“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45、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
46、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B.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7、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答案】17. D 18. A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
48、后的语境,明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性,明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本题中,括号前面说“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括号中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它”,即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A项主语为“潜规则”,这就导致前后句出现中途易辙的语病,故排除选项A;B项,前一句是以“它”为主语,语意连贯,但后一句主语变成“潜规则”,与前面不连贯,故排除选项B;动词“学习”与“摸索”二者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只有先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才能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故排除选项C。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49、。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空:“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初次显示出棱角或刚开始表现出力量或才能。根据语境,第一横线处意在强调机器人“九歌”的本领非常大,故此处应用“牛刀小试”。第二空:“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形容进展极快。根据语境,第二横线处意在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新很快,故此处应用“日新月异”。第三空:“不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50、“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根据语境,第三横线处意在强调机器人“张小明”一战成名,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故应用“不负众望”。第四空:“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庸人自扰”,意思是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根据语境,第四横线处应用“杞人忧天”。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利用综合大数据分
51、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语序不当,应改为“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因此排除选项A和B;“第一款国内”作“机器人”的定语,语序不当,定语的语序应是表领属的定语在前,其次是数量短语,因此,应改为“国内第一款”,因此排除选项D。故选C。20.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日前惠顾你校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接受聘请。我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 如有意向,务必尽快与我洽谈。【答案】(3分)“惠顾”改为“浏览”; “可以”改为“请”;“洽谈”改为“联系”
52、【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着具体的语境,从内容,句式等方面去分析判断。“惠顾”是用来欢迎别人的客气语;故用浏览好些;“可以”用词不当,要用礼貌用语,如“请”;“洽谈”用词不当,一般是指业务联系,这里是应聘,所以用联系好些。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语句扩写: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将以下场景扩写成80字左右的语段,要求层次清晰,形象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战国策)【答案】因此荆轲抓住这唯一的机会,死死盯着秦王不放,二人在大殿上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追逐赛。群臣见此场景,一时间也如无
53、头的苍蝇一样不知所措,但眼见秦王身处险境,匆忙间便蜂拥而上,与荆轲徒手进行激烈的搏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这种形式旨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能力,题干往往是给定一个话题的形式,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想象,结合现实和理解,阐述观点,发表看法,去拓展语句。该题开放性、灵活性较大。考生一方面要联系课文,借助荆轲刺秦王的相关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至少要用到一种修辞,字数控制在80左右。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作文。风雨中,与好友携手并进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节日里
54、,与亲人倾诉衷肠的时刻,总令人记忆犹新;课堂上,与老师对答如流的时刻,总令人刻骨铭心生活中,那些充满温暖的章节,散落在记忆的深处,只要我们细心采撷,那些美好的日子,就会连成一片,熠熠生辉请以“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目,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答案】那段温暖的时光 夏日悄然而至,玉兰花一身轻盈地在风中旋舞、滑落,一如翻飞的连衣裙摆,又似不曾止步的浮云。繁华终会褪去,难以忘却的,只有记忆中的那段温暖的时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生的离别,总在不觉间来临,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催促,于是我们背起行囊,向着前方,大步而去。可是心中的不舍却是那么强烈。曾忆否,我们在晨曦中
55、含笑早读。墨香淡淡,书声琅琅,语文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和我们一起朗读起来。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出现了:“老师讲的是哪儿的普通话啊,和我们不一样咧!”一阵哄笑后,语文老师望着那位同学说道:“这是莱芜普通话,老师专用的。”看着老师认真的表情,我们都被逗笑了,不过再也没有人嘲笑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了。令人压抑的离别到来,但老师的幽默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是温暖的日子里优雅的音符。“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曾忆否,一群正在午睡的小家伙中,突然立起来一个,转头看了看开着的门,犹豫了一下,又趴下继续睡了。冷风呼呼地灌进教室里,细心体贴的英语老师发现了,站起身,准备去关门,突然又停住了。只见她弯下腰,
56、慢慢脱掉脚上的高跟鞋,走到门边,轻轻关上了门,然后再回到讲台上,继续午休。教室里很静,可我们的心中却升腾起一阵温暖。老师的关心成了温暖的日子里最唯美的风景。“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曾忆否,我怀着小小的情绪与您争执,虽是讨论问题,却句句都在针对您。最后,您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离去,留下我像个“胜利者”一般洋洋自得。待我心情平静下来,您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有劝告,只有鼓励。“如果我的课堂有你不满意的地方,我可以改正,只要你们能从中受益”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光的抚摸,我的心好温暖。数学老师,您的宽容,是那温暖的日子里最迷人的色彩。离别并不足以难过吧,因为我心中永
57、存这一段温暖时光。老师,谢谢您的关爱,为我这段时光勾勒、渲染,让它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这份温暖,让我们终生想念【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确定文章体裁;划定取材范围;掌握写作重点。以“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目,写此文,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精心选材,深度开掘。在作文时,大家将那些充满温暖的时光全部映射于记忆的“荧光屏”,然后从中去筛选,提取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典型材料,并做恰当的合并或增删,让自己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写好友的鼓励,让我们勇往直前;可以写老师的期望,让我们奋发向上;
58、还可以写亲人的关爱,让我们念念不忘不仅如此,写作之前还要深入思考那段温暖的时光对“我”的成长有何影响?其作文不但要突出“温暖”二字,更重要的是要凸显出温暖的时光对于人生的巨大作用与深刻影响。2.方法灵活,构思精巧。为了生动叙写往事,可采用倒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可采用插叙,让现实与记忆构成对比,收到顺叙所起不到的作用。我们在行文中巧用记叙方法,会为文章增光添彩。写此文,可采用横式结构,叙写生活中老师、同学、亲人的爱如一道阳光直抵心灵,温暖无比;也可采用纵式结构,叙写成长路上,得到陌生人温暖的帮助,让“我”走出困境的历程。特别是对于“温暖”的内心体验,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妙用多种修辞手
59、法,展开想象,传神描绘,让内心温暖的感受活灵活现,让人为之动容。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分外出彩。3.画面清新,细腻描写。写此文,要精心捕捉一个个温馨、浪漫、有情趣的镜头,抓取人物情态,摄取瞬间精彩,捕捉温暖的心灵感受。精心选择那些曾经让你感动的镜头,把它放大定格,于细微之处显精神。比如背影一文对于父亲买橘子的情景的描摹就是我们模写的范本。不仅如此,在细腻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之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插入景物描写,以此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写作之时,大家不妨把叙事与写景有机结合,使文章情景交融,更加动人。高中生写记叙文,不能只满足于把事情说清楚,更要把事情说得生动有趣。要能够用文
60、字“刻画”出一个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甚至创设一种类似电影画面的立体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