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的演变(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再是现在的苏联,而成为俄国。”1964年中法建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材料反映()A.欧洲摆脱了美苏的控制B.全球化冲击下的西欧C.力图摆脱冷战思维束缚D.世界都步入了多极化【解析】选C。由材料“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1964年中法建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等信息可知,中国和法国都极力想要摆脱冷战思维束缚,并最终
2、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故选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并未摆脱美苏的控制,德国的长期分裂就是典型例证,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两极政治格局下的西欧,而非经济全球化下的西欧,排除B;多极化格局至今仍未形成,只是趋势不断加强而已,故D说法错误,排除。2.(2021文山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方面向日本开放庞大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阻止日本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美国此举旨在()A.遏制日本经济确保其经济优势地位B.拉拢并控制日本以服务于冷战战略C.离间中日关系破坏亚太地区的稳定D.组建美日联盟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向日本开放庞大的国内市场,是为了拉拢日本,扶植日
3、本为其服务;同时想方设法阻止日本和中国进行贸易,目的是遏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让日本为美国实行的冷战服务,故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扶植日本经济,不是遏制日本经济,A错误;美国要把日本变成遏制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沿阵地,主旨不是离间中日关系,C错误;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加固训练】(2021凯里模拟)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D.日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解析】选A。由
4、材料“抵御苏联影响”“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可知日本经济的发展深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故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排除B;日本经济得到美国的扶持但并不是美国经济的附庸,排除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排除D。3.(2021贵阳模拟)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高到战略高度。这表明()A.不结盟运动的斗争领域走向深入 B.发展中国家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D.世界政
5、治经济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解析】选A。依据题意和所学知识,不结盟运动在其成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主要关注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到了20世纪70年代,斗争领域深入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A符合题意;题意反映不出发展中国家主动顺应全球化趋势,而是强调“南南合作”“自力更生”,实际上这恰恰是针对全球化的弊端贫富差距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排除C;从材料中看不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明显变化,排除D。【加固训练】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逼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
6、动()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解析】选A。根据材料“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逼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美苏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表明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故A正确。【拓展延伸】比较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斗争和外交上的争夺。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
7、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或支持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4.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析
8、】选A。根据材料“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体现了加强国际的政策协调,故选A;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侧重对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的经济计划,排除B;“从根本上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表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5.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对此准确的解读是()A.美国改变了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B.两极格局
9、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C.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调整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解析】选C。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继续其霸权主义政策,故A错误;两极格局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符合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极化趋势使美国调整了其对中东的政策,故C正确;美国一直插手中东事务,材料中没有说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后,中东局势的变化,故D错误。6.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
10、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C.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D.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解析】选A。抓住时间“冷战结束后”及材料中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判断A合乎史实,故A正确;冷战结束后,西方特别是美国仍主导国际事务,故B错误;目前两极格局虽然解体,但西方大国占主导的世界秩序依然存在,故C错误;冷战后欧美国家实力仍然处于优势,故D错误。7.(2021毕节模拟)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
11、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解析】选D。材料并没有强调要加强指令性计划,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企业的干预,故排除B;从材料中“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以看出,他并不鼓励私营企业发展,故排除C;从材料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可以看出它允许一部分商品货币关系在苏联存在,认为市场决定价格产品,故D正确。8.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年份196119651966197019711975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十亿卢布)6.311.719.5 拖拉
12、机(千辆)170235287 收割机(千辆)575970 载重汽车(千辆)52102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164065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B.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C.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D.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对农业的投入增多可知体现了苏联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故A正确;材料中为发展农业增加投入并未牵涉重工业的问题,故B错误;C表述仅仅是描述的表格的现象,并未进行原因分析,故C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工业的资源配置,故D错误。9.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
13、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表明()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解析】选C。据材料“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得除了经济认同外,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C正确。10.(2021文山模拟)英国脱欧后,欧盟领导层产生分歧,反对加强欧盟权力的理事会主席曾称:“若沉溺于即刻和全面一体化的主张,我们就会忽略普通民众的立场欧洲公民们并不持有与我们相同的欧洲激情。”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A.加强了民众的认同B.最终走向终结C.取决于民众的态度
14、D.进程曲折复杂【解析】选D。由材料“欧盟领导层产生分歧”可知,欧洲一体化遭受了挫折,故选D;根据“我们就会忽略普通民众的立场欧洲公民们并不持有与我们相同的欧洲激情”可知民众并不认同,故A错误;挫折不等于终结,故B错误;C错在“取决于”,排除C。11.(2021毕节模拟)1983-1989年,世界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世界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为7.8%,同期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为28.9%,材料表明()A.世界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B.地区贫富差距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C.资本运行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贸易的自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方式【解析】选C。A材料未涉及,
15、故A错误;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贸易(出口)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资本在全球的运行是直接原因,是国际投资增加的条件,即金融一体化是资本走向海外的保障,故C正确;B、D在材料中均没体现,故错误。【拓展延伸】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2)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资本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
16、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12.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西方国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内顾倾向上升。这主要表明()A.世界需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B.新兴国家的力量已超过了发达国家C.西方发达国家国际话语权逐渐丧失D.世界经济格局区域化的趋势更明显【解析】选A。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发达经济体,但与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不相称,因此世界需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
17、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材料一中的“对峙”指什么?概括学者认为推动这种“对峙”不断加
18、剧的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15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就是美苏“冷战”或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二问,从国家利益角度、从军事集团对抗的角度分析即可。第(2)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对峙”:美苏“冷战”(或两极对峙格局)。(4分)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6分)(2)学
19、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4分)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11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时间 国际组织或机构 总部或发起国 1945年10月 联合国 美国纽约 1957年7月 国际原子能机构 奥地利维也纳 1960年9月 石油输出国组织 奥地利维也纳 1970年10月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 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 1989年11月 亚太经合组织 新加坡1993年11月 欧盟 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5年1月 世界贸
20、易组织 瑞士日内瓦 2001年6月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北京 2015年12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国北京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历史信息相互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中“国际组织或机构”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组织,从“总部或发起国”来看,其区域性越来越强,而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然后以区域集团化趋势为依据找到相关的史实,并说明其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可。答案:论题: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2分)阐述:1967年,东南亚国家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盟建立以来,各成员国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亚洲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交流与联系进一步加强。1993年,欧盟各国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的成立,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结论:区域集团化推动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增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力。(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