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949KB ,
资源ID:16923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一篇 专题6 考向3 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一篇 专题6 考向3 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WORD版含解析.doc

1、考向3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2019天津高考)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情境素材表现型频率、基因频率、自然选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命题视角(1)囊鼠的体色与自然选择的关系(2)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审要求:(1)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2

2、)体色与环境差异大容易被天敌捕食。 2.解题思维: 陷阱1:不能挖掘图中柱形图隐含的信息:(1)表现型频率基因频率。(2)浅色柱状图表示深色(显色)表现型频率。深色柱状图表示显性基因D的基因频率。陷阱2:环境对基因型有选择作用:生物的性状受到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环境条件虽然不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但是可以选择优势基因型。 1.(基因频率的计算)某地区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7%,高度近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个患高度近视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当地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下列有关这两种遗传病在此地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该地区高度近视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3、是1%B.该地区女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49%C.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高度近视的男孩的概率约为1/44D.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可以在该患者家系中调查2.(物种的形成)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两个种群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a、b表示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过程C.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5/11D.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才能最终达

4、到c3.(不定项选择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多样性与基因突变有关,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关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不利,但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隔离的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3.通过渐变式形成新物种:1.“突变”“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生物发生的变异不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

5、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3.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不是基因型:(1)直接选择:表现型。(2)间接选择:基因型。(3)实质: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1.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别: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1.下列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延后B.若突变基因位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子代雌性个体就会表现突变性状C.某基因中部缺失1个碱基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减少多个氨基酸D.一般情况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根尖细胞增殖过程中 2.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他们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会发生变化,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果蝇细胞内周期基因的碱基序列B.周期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的替换、插入、缺失而引起的C.若果蝇体内周期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改变,其昼夜节律不一定发生变化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周期基因能突变为白眼基因或长翅基因3.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

7、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4.某二倍体植株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人发现一开满红花的植株上出现了一朵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鉴别该变异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变异B.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C.该变异为基因

8、突变,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快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D.通过紫外线处理的白花,会使其定向恢复为红花 5.果蝇的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其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多一条(三体)或少一条(单体)的个体可以生存和繁殖,三体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BBb的三体果蝇可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果蝇与号染色体单体的直翅果蝇杂交,子代均为直翅C.染色体数目均正常的弯翅果蝇与直翅果蝇杂交,子代均为直翅D.号染色体三体果蝇可与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果蝇测交确定其基因型6.我国多年坚持开展的航天育

9、种工作,已收获了一批有利的种子。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太空结出的种子萌发后性状一定发生改变B.植物在太空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C.航天育种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D.航天育种植物开花结籽过程中的变异来源主要是基因突变7.普通小麦 6n=42,记为 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 F1为四倍体B.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

10、色体数目为3M或4MD.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8.(不定项选择)研究人员在二倍体番茄(2n=24)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三体植株,其第6号染色体有3条。减数分裂时,3条6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配对,配对的2条染色体正常分离,不能配对的另1条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其余的染色体均正常,形成的配子均可发育。下列关于某基因型为AAa的三体番茄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三体番茄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该三体番茄进行细胞分裂时,细胞中最多含有50条染色体C.该三体番茄进行自交时,子代的基因型共8种,其中aa所占比例为1/16D.该三体番茄与基因型为Aa的正常植株杂交,

11、子代中三体出现的概率为1/29.(不定项选择)遗传工作者对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了调查,绘制系谱图如下所示。已知-4无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夫妇中妻子正常,丈夫患甲病,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B.乙病可能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C.男性群体中的乙病致病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若-5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10.(不定项选择)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数目不同B.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

12、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自由组合C.图乙染色体上存在d基因的原因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与有丝分裂相比,甲乙的过程中能产生的特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11.多氯联苯(PCB)是一种致癌物质,工业上常作绝缘油、润滑油等。现有甲、乙两块土地,甲地一直受PCB严重污染,乙地曾受PCB污染,但近2年乙地未检测出PC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微生物的全部基因分别构成了一个基因库B.乙地某微生物种群中,与分解PCB有关的基因的频率近两年不再发生变化C.对同一种微生物来说,甲地与分解PCB有关的基因的频率更大D.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属于共同进化的范畴12.某多年生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决定花色的基

13、因D(红花)和d(白花)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6号染色体。如图是甲、乙两植株体细胞6号染色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植株甲的变异类型是,与基因突变不同的是该变异类型是可以用直接观察到的。(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让其自交产生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可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上述结论被证明后,利用植株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从配子产生过程分析,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有种可能;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 。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花色及比例为。(说明:植株乙

1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或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 13.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的表达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均能进入叶绿体。SGRY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进而使子叶呈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呈绿色,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Y突变为基因y是由于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 。(2)SGRy蛋白与SGRY蛋白相比,降解叶绿素的能力下降,据图分析,该变化主要是由位点(填“”“”或“”)突变造成的,原因: 。(3)利用诱变育种培育豌豆新品种时,可用射线处理。从变

15、异的特点分析,此方法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豌豆新品种,原因: 。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女性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发现了被称作“基因剪刀”的CRISPR / Cas9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由一段向导RNA序列和Cas9蛋白构成,其中向导RNA可以将剪刀定位至特定DNA序列,Cas9蛋白可以进行切割。如图表示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对基因M进行切割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切割后的基因M突变为隐性基因,此个体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B.组成向导RNA1与向导RNA2的碱基种类相同C.Cas9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图中两处识别序列的DNA的碱

16、基序列可能相同2.如图为非洲某地区野兔被注射药物后一年和六年的种群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野兔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样方法B.注射药物前,野兔种群中无耐药性个体数少于有耐药性个体数C.被注射药物的野兔六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原因是药物导致部分野兔发生基因突变D.不断给野兔注射药物,可以使野兔种群的耐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3.跳蝻腹节绿条纹对黄条纹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某沙化草原不同区域的跳蝻腹节表现型,并计算了A基因频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沙化草地M区绿草地L区沙化草地N区绿条纹频率0.360.910.46A基因频率0.20.70.4A.跳蝻A基因频率低

17、是导致M区草地比N区草地沙化严重的原因B.草地沙化及天敌捕食等环境因素是跳蝻腹节颜色进化的外因C.M区与N区存在的地理隔离将导致两个地区的跳蝻进化为不同的物种D.三个调查区的杂合绿条纹跳蝻所占比例的大小关系是LNM4.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蝙蝠蛾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冬虫夏草菌对感染蝙蝠蛾幼虫是相当有节制的,这个比例在自然界虫草分布区大概是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幼虫存在共同进化B.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C.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幼虫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D.冬虫夏草菌感染蝙蝠蛾幼虫有节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

18、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又逐渐上升的原因: 。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螺旋蛆蝇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它们随机交配,则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 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本小题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出两

19、点即可)。(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螺旋蛆蝇,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 。专题6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考向3/研磨真题解高考密码/B囊鼠的体色与环境有关,受自然选择影响,A项正确。浅色岩P区D基因的频率为0.1,则d基因的频率为1-0.1=0.9,Dd的基因型频率=20.10.9=0.18;深色熔岩床区中D基因的频率=0.7,d基因的频率=1-0.7=0.3,Dd的基因型频率=20.70.3=0.42,B项错误。浅色岩Q区中,D基因的频率=0.3,DD的基因型频率=0.30.3=0.09,该区深色囊鼠纯合体频率为0.09,而该区内深色

20、囊鼠表现型频率=0.50,说明该区还有深色杂合囊鼠,C项正确。浅色岩Q区中,dd基因型的频率=(1-0.3)(1-0.3)=0.49;浅色岩P区中,dd基因型的频率=0.90.9=0.81,D项正确。/新题预测技法演练场/1.D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因此该地区高度近视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1%,A正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7%,则该地区女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7%=0.49%,B正确;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即aa的频率为1%,则a的频率为10%,A的频率为90%,正常男性是

21、Aa的概率为Aa/AA+Aa=2/11,女方的基因型为Aa,则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高度近视的男孩的概率约为1/22/111/2=1/44,C正确;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2.D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的不定向性,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a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自然选择过程,其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则a的基因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 ,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假设开始时松鼠的种群数量为100只(AA为25只、Aa为50只、aa为25只),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

22、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30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0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02)(302+602+ 202)=5/11,C正确;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过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都是这样,如多倍体的产生,D错误。3.B、C、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所以基因多样性与基因突变有关,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可以形成新的物种,所以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关,A正确;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23、B错误;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的进化,对被捕食者也是有利的,C错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也可以使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高考命题猜押竞技场/【高分必做题】1.C终止密码子不在DNA上,而在mRNA上,A错误;若雄性个体发生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突变,子代雌性个体不一定表现突变性状,B错误;基因中部缺失1个碱基对,可能会使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可能使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C正确;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一般情况下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2.C基因的碱基序列变化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A错误;周期基因突变是基因

24、中碱基对的替换、插入、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能改变生物性状,所以果蝇体内周期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改变,其昼夜节律不一定发生变化,C正确;基因只能突变成其等位基因,不能突变成其他基因,D错误。3.C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但不会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B错误;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C正确;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改变122位氨基酸、改变119位氨基酸、同时

25、改变122位和119位氨基酸三个实验组,D错误。4.D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可以观察到,所以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鉴别该变异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 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其为杂合体,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正确;该变异为基因突变,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快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二倍体纯合白花植株,C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通过紫外线处理白花,不会使其定向突变,D错误。5.D依题意可推知:基因型为BBb的三体果蝇产生的四种配子及其比例为BBbBbB=1122,A错误;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果蝇(bb)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b的配子,号染色体单体的直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O(“O”

26、表示缺少的那条号染色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BO=11,二者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翅(Bb)弯翅(bO)=11,B错误;染色体数目均正常的弯翅果蝇(bb)与直翅果蝇(BB或Bb)杂交,子代均为直翅(Bb)或直翅(Bb)弯翅(bb)=11,C错误;由于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果蝇(bb)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b的配子,所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与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一致,可见,号染色体三体果蝇可与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弯翅果蝇测交确定其基因型,D正确。6.B植物在太空结出的种子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发生基因突变后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萌发后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在太空的生长过

27、程中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B正确;基因突变只是改变某个基因产生新的基因,不能产生新物种,C错误;太空植物开花结籽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其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D错误。7.D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二者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F1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因此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C错误;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D

28、正确。8.A、B、D三体是指某一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据题分析可知,该三体番茄含有25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50条染色体,B正确;该三体番茄植株产生4种配子:1/3A、1/6AA、1/3Aa、1/6a,自交后,子代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共9种,其中aa=1/36,C错误;据题分析可知,该三体番茄细胞产生含有两条6号染色体和一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的比例均为1/2,因此其与正常植株杂交,子代中三体出现的概率为1/2,D正确。9.B、C、D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

29、、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则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得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A正确;由以上分析: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C错误;设控制甲遗传病的基因为A、a,控制乙遗传病的基因为B、b,-5个体不患病,其双亲基因型分别为XBXb

30、、XBY,-5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基因型可能为XBXBY或XBXbY,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也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错误。10.B、D基因D、d互为等位基因,其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A错误;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不能发生自由组合,B正确;据两条染色体对应基因的颜色分析可知,图乙染色体上的d基因最可能来自交叉互换,C错误;有丝分裂可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乙为减数分裂,可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故甲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D正确。11.C土壤微生物某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

31、库,A错误;乙地曾受PCB污染,近2年未检测出PCB,不能说明乙地的分解PCB酶的基因的频率的变化情况,B错误;甲地一直受PCB严重污染,乙地曾受PCB污染,但近2年未检测出PCB,说明甲地的分解PCB酶的基因的基因频率更大,C正确;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属于共同进化的范畴,D错误。12.【解析】(1)植株甲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与基因突变不同的是,该变异类型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让其自交产生F1(DDDddd=121),若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DD死亡,则F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Dd)白花(dd)=21。以植株甲为父本(Dd),

32、正常的白花植株(dd)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Ddd),从配子产生过程分析,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有3种可能:父本植株甲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母本正常白花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母本正常白花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一个子细胞。若让植株甲(Dd)、乙(Ddd)进行杂交,植株甲(Dd)的配子Dd=11,植株乙(Ddd)的配子DdddDd=2112,则子代为:2DDd(红花)、3Ddd(红花)、1DD(死亡)、3Dd(红花)、

33、1ddd(白花)、2dd(白花),因此花色及比例为红花白花=83。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显微镜(2)红花白花=21 3 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一个子细胞红花白花=83 13.【解析】(1)比较两种蛋白质可知,位点和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位点上增加了一个氨基酸,由此可知,基因Y突变为基因y是由于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2)已知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产生影响的突变不发生在转运肽部位,从而确定在位点。(3)诱变育种应处理分裂旺盛的材料,如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等。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类型。答

34、案:(1)替换、增添 (2)位点位于转运肽序列,而SGRY蛋白与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位点突变没有影响蛋白质的功能(3)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学霸制胜题】1.B图中基因M经切割后片段2序列被切除,被切除的区域不一定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个体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项错误。RNA均由A、G、C、U四种碱基组成,因此组成向导RNA1与向导RNA2的碱基种类相同,B项正确。Cas9蛋白的合成场所是细胞内的核糖体,C项错误。图中两处识别序列对应的向导RNA不同,因此所切割的DNA的碱基序列不同,D项错误。2.D兔子活动范围较大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注射药

35、物前,没有经过药物选择,无法确定耐药和不耐药野兔的多少,B错误;被注射药物的野兔,六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原因是药物对种群耐药个体的选择后,耐药性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使耐药个体比例越来越多,C错误;药物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3.B跳蝻A基因频率低是N区和M区草地沙化对A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A错误;草地沙化及天敌捕食等环境因素对跳蝻的黄条纹性状进行了定向选择,是跳蝻腹节颜色进化的外因,B正确;M区与N区是某沙化草原不同地区,两地区的地理隔离不会导致两个地区的跳蝻进化为不同的物种,C错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三个调查区的杂合绿条纹跳蝻所占比

36、例依次为0.32、0.42、0.48,因此三地区的大小关系是N L M,D错误。4.B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幼虫之间为寄生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共同进化,A正确;冬虫夏草是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不是植物,B错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幼虫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冬虫夏草菌感染蝙蝠蛾幼虫有节制,D正确。5.【解析】(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增多,因此群体中的个体数又逐渐上升。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

37、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2)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则A的基因频率=30%+(1/2)60%=60%,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随机交配,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AA=(60%)2= 36%、Aa= 260%40%=48%、aa=(40%)2=16%。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随机交配(题干中给出的特点)。(3)如果突变的白翅性状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中拥有该性状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答案:(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抗药性个体增多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2)AA=36% 、Aa=48%、aa=16% 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等(答出两点即可)(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