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9广西柳州月考)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濞、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项,排除A、C两项。汉高祖
2、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项。2(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北宋节度使在权力方面比唐朝小,但职衔更高、待遇更丰厚,如宰相带节度使职衔者与地方节度使的俸禄明显高于不带节度使职衔的宰执。节度使作为荣誉被赏赐给宗室、元老旧臣,也被授予那些在边疆重地手握重兵积极维护北宋王朝统治的将领。据此可知,北宋节度使的设置()A保障了边疆的安全 B利于提高中央权威C位高权重威胁中央 D利于巩固北宋统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节度使除了授予宗室和元老旧臣外,还被授予手握重兵的将领,并且待遇非常丰厚,其主要目的是笼络人心,即为巩固宋朝统治服务,故D项正确。节度使的设立并不一定能保障
3、边疆的安全,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节度使的设立提高中央权威,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的节度使权力较小,不足以威胁中央,C项错误。3(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答案D解析元朝的行省制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有效地抑制了地方割据,故选D项。4(2020江西新余四中检测)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
4、事、刑台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答案B解析元朝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制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C两项错误。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牵制,与元朝无关,故排除D项。5(2019山东菏泽入学考试)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答案D解
5、析材料“西汉设立内外朝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分工逐渐细化,这有利于合理决策,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关系,故排除A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削弱,故B项错误;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6(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期末)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中书门下从负责“决策”的“首脑”机关到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
6、务性工作”,即原来只负责决策、不承担具体事务的中书门下发展为既负责决策、又承担具体政务,这表明中枢机构官员日益专业化,故C项正确。“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是中枢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不是“吏治清廉”,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唐中后期以来“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事务重合,部门关系并不融洽,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机构职权的变化,不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的加强,故D项错误。7(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劝御史举不当者”。据
7、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答案D解析从记载看,唐朝御史台监察权力大、范围广,而尚书省左右丞负责“劝御史举不当者”,对御史台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这说明唐代监察制度有所完善,故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B项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均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度的发展,没有改变中枢机构的方向和性质,C项错误。8(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
8、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答案D解析中书省谴责各地区官府,对于职务范围内的事物不自行及时解决,而是全部上报中书省,这就是要求地方必须做到“高效行政”;但同时又强调,一部分重要事务必须上报,由中央作出决定,体现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9(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A反映了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B导致了选官标准的根本变化C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D有利于
9、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汉朝选官由察举直接授官,到考试合格后授官,这一变化使察举制内容更加务实,程序更加规范,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孝名科经明行修”“察举的茂才、孝廉”可知,选官的标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仅增加“务授试以职”,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下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利益集团,故排除C项;材料中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官员任职后的行政效率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10(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C为新生
10、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A解析根据“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可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做官依据,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门第低下享受不到政治权利,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故A项正确,B项错误。“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选拔官吏的权力不在中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11(2019四川绵阳一诊)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
11、。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宋朝进士出身比恩荫入仕者在转迁等方面更占优势,这表明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2(2019广西钦州高二期末)黄仁宇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B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C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D统治者的开放与包容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转变主要是指官僚群体的去贵族性,结合所学可知,隋唐
12、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官吏来源,推动了官僚群体的平民化,故选B项。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9河南省高考适应性考试)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表可知()表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B解析从唐代中后期使相的出身、所在和结果的逐步变化可以看出地方独立性增强,故选B项。唐玄宗时期只是代天子巡边,并未形成藩镇割据,排除A项;代天子巡边只是宰相的一项职责,并不能说明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排除C项;藩镇割据致使唐代战争不断,排除D项。14(2020江西南昌摸底)西汉对于官僚权、利的约束较为有效,如
13、荐官有责、上计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答案B解析西汉察举制下对官员的约束“较为有效”,在制度建设上使“权力不至妄为”,故选B项。官僚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不能用“臻于完善”,排除A项;对官员权力的约束,不是国家机构设置上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西汉仍然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西汉是君主专制制度,还是“人治”,排除D项。题组三高考小题15(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
14、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职权,故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故排除B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15、项。16(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具有范围小、任人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最优秀的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故A项错误;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别,
16、故排除B项;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故C项错误。17(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故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18(2019江苏高考)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
17、,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的离心倾向增强,故选C项。19(2018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
18、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可知,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0(2018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
19、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题组一基础大题21(2019江苏盐城高二期末)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
20、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有时宰相达20多人。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待秉笔太监代皇帝“批红”。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秦设三十六郡(实数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
21、,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摘自罗志田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启示。答案(1)特点:中枢机构组成人员大都为皇帝的亲信近臣;以内制外,集中皇权;官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中枢决策牵制机制逐步严密、完善。(2)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22、在不断调整;总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3)规律:在保存原有的旧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启示:政治制度的建设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需要;政治制度的调整必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第(1)问,根据汉武帝时期“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以及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可知,中枢机构组成人员大都为皇帝的亲信近臣,以内制外,集中皇权;从唐朝宰相数量增多、明代内阁“互不统属”、清代军机大臣“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可见官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古代中
23、枢决策牵制机制逐步严密、完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秦到元,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并未改变,因此可知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根据材料二“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可知,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郡县制到东汉州郡县、唐代的道州县制、宋代的路府州县一直到元朝实行行省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不断调整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和材料二
24、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在保存原有的旧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第二小问,开放型试题,从国家需要和国家统一角度解答。题组二模拟大题22(2019江苏一模)中国历史上发展出很高明的国家治理技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形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的局面,如汝南袁氏一族累世公卿,外戚窦氏更是公侯满门。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很多地方的郡县掾吏和乡官里胥就是由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他们既要维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解决民间纠纷,甚至于担任乡里职务,处理乡里事务。摘编自
25、李小红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演变与创新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汉末年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政治根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古代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26、知识,说明古代国家治理技术对当代的借鉴价值。答案(1)问题:察举制异化,沦为地方豪强的工具;基层治理日益沦入地方豪强之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严重动摇。根源:强宗大族崛起。(2)作用: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治国效率;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兼顾地区平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儒家地位,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降低国家治理成本。(3)价值:国家治理要通过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系统(选官、监察制度等);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要调动最广泛的国民参与治理之积极性;治理效果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
27、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从选官制度的异变、基层治理权、中央集权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从上述材料信息可知为地方豪强大族的兴起。第(2)问,根据材料二“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从官员素质、打破阶层固化、监察体制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第(3)问,根据材料,从制度创新、基层治理、民众参与、治国成本等层面进行思考。题组三高考大题23(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
28、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
29、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30、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解析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和材料二“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察举制度”“构建起官僚队伍”等可以得出罗马帝国和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相同点。不同点,结合材料一中“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和材料二中“实施统一制度、法令”“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等信息,可以归纳出两者的不同点。第(2)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考,从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