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92087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4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1(3分)如图1是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2,完成题。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乙B丙C甲D丁2(3分)新疆哈密有国内分布最为集中的雅丹地貌群,它东西长达40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整个地貌千奇百怪,宛如城堡一般的矗立在黄沙遍野的戈壁滩上,成为塞外戈壁上的一处奇景。形成雅丹地貌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3(3分)读“黄土高原图”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问题。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

2、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4(3分)延安的地貌类型为()A黄土地貌B喀斯特地貌C流水地貌D风成地貌5(3分)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6(3分)下列地形特点所对应的地形区排序正确的是()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土质疏松,多沟壑起伏和缓,多荒漠雪山连绵,多湖泊A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3、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7(3分)亚洲地形的特点是()A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C以平原为主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8(3分)读四种景观图,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BCD9(3分)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B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C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D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10(3分)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瀑布、峡谷B侵蚀作用一黄土高原的沟

4、壑C搬运作用一山麓冲积扇D沉积作用一戈壁、冰川谷11(3分)我国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其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这里的地貌类型属于()A海蚀地貌B海积地貌C风蚀地貌D风积地貌12(3分)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形成该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堆积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13(3分)读“某地景观图”,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风化作用14(3分)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吐鲁番盆地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角洲15(3分)汉语中对各种形态的山体有不同的称呼,能表示以下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所示山体形态的是()A峰高而尖的

5、山头B崖陡立的山壁C峪山谷D崮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头16(3分)如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我国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A降水稀少B土层保厚C地表水缺乏D岩石坚硬17(3分)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示地区()A最低处海拔不足900m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总体地势南高北低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18(3分)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

6、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19(3分)读图,完成问题。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A冲积扇和三角洲B冲积扇和海石柱C黄土塬和三角洲D黄土塬和海滩20(3分)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坡度最缓的是()ABC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2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半岛。该岛上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植物生长,有800多种植物,不同植物从山间谷地一直分布到海边。白桦、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林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图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简图。(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针叶林多分布于山谷中的主要原因。(3)分析该半岛水力

7、资源丰富的原因。(4)推测该半岛人口的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2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材料二: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截至目前,沙特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1)判断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地形,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3)幼发拉底河是世界著名河流,其河流下游水量的变化特征是越往下游越小,其原因有哪些?(4)朱拜勒工业城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23(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如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8、。(1)描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并推测其发展趋势。(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3)以该地区聚落或者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聚落或交通的影响。24(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洪积扇是河流侵蚀沟床、沟坡,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图14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1)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的砾石较少,说明原因。(

9、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在唐代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当地更有“没有贺兰山,哪有宁夏川”之说,指出贺兰山在宁夏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5(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

10、的原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3分)1(3分)如图1是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2,完成题。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乙B丙C甲D丁【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固积成岩作用、风化、搬运、沉积。【解答】解:A、是由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对应乙,A正

11、确;B、是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对应丁,B错误;C、是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沉积地貌,对应丁,C错误;D、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峡谷地貌,对应侵蚀作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图中信息即可,需要掌握常见的地貌形态的成因。2(3分)新疆哈密有国内分布最为集中的雅丹地貌群,它东西长达40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整个地貌千奇百怪,宛如城堡一般的矗立在黄沙遍野的戈壁滩上,成为塞外戈壁上的一处奇景。形成雅丹地貌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分析】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

12、形成;沉积作用:沙丘、沙垄等)。【解答】解: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因此其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3(3分)读“黄土高原图”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问题。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分析】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

13、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解答】解: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该区域不靠海,A错误;该区域属于干旱气候区,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受风化和风蚀作用,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4(3分)延安的地貌类型为()A黄土地貌B喀斯特地貌C流水地貌D风成地貌【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地貌的知识,常见地貌有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风蚀地貌、火山地貌。【解答】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属

14、于黄土地貌,A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地区,B错误。流水地貌分布在河流沿岸,C错误。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延安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区域认知能力。5(3分)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降水、交通、水能等。【解答】解: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观

15、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西高东低且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且呈阶梯状分布,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的优越性,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6(3分)下列地形特点所对应的地形区排序正确的是()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土质疏松,多沟壑起伏和缓,多荒漠雪山连绵,多湖泊A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

16、藏高原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分析】我国不同的地形区由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解答】解: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描述的是我国的云贵高原;土质疏松,多沟壑描述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起伏和缓,多荒漠描述的是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多湖泊描述的是我国的青藏高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不同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7(3分)亚洲地形的特点是()A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C以平原为主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分析】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

17、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解答】解: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为南极洲,A错误;以平原为主是欧洲,C错误;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大洲为南美洲,D错误;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是亚洲的地形特点,B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能用探究性

18、的学习方法,对地理事物做出合理的认知。8(3分)读四种景观图,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BCD【分析】地表景观的侵蚀主要表现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等。【解答】解:图为海浪的侵蚀形成的海蚀崖、海蚀柱等;图为流水的堆积形成的冲积扇,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刃脊等,为新月形的沙丘,为风力沉积导致的。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小,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9(3分)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B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C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

19、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D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分析】无论北半球或南半球,由河流向陆地凸出的那岸是凹岸,由陆地向河流凸出的那岸是凸岸;河流是堆积凸岸,侵蚀凹岸。【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河流侵蚀右岸;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在洪水期时很容易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故选:A。【点评】本题以牛轭湖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的侵蚀与堆积。10(3分)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瀑布、峡谷B侵蚀作用

20、一黄土高原的沟壑C搬运作用一山麓冲积扇D沉积作用一戈壁、冰川谷【分析】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流水作用瀑布、峡谷,A错误;侵蚀作用一黄土高原的沟壑,B正确;沉积作用一山麓冲积扇,C错误;侵蚀作用一戈壁、冰川谷,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11(3分)我国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其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这里的地貌类型属于()A海蚀地貌B海积地貌C风蚀地貌D风积地貌【分析】外力作用表现

21、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五种方式,结合文字材料分析解答。【解答】解:海蚀地貌是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地表较崎岖,如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等,A错误。海积地貌是由海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海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如沙滩沙洲,沙堤等,B正确。风蚀地貌是风直接把地表松散物质或岩石表面的风化产物吹走,并对地表物质的冲击和摩擦,地表较崎岖,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积地貌是风沙搬运过程中,当风速减弱,沙尘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垅、黄土高原。我国杭州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较少。C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关键是对

2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文字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12(3分)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形成该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堆积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分析】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五种方式。【解答】解:崇明岛位于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形成我国第三大岛。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地貌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13(3分)读“某地景观图”,形成

23、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风化作用【分析】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沙漠有骆驼,应为干旱地区,图中地表形态为沙丘,为风力堆积形成,C正确;干旱地区流水作用小,A、B错误;风化作用并不直接形成地表形态,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沙漠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总体难度小,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4(3分)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吐鲁番盆地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角洲【

24、分析】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解答】解: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形成的,属于流水的堆积地貌。故选:D。【点评】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地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15(3分)汉语中对各种形态的山体有不同的称呼,能表示以下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所示山体形态的是()A峰高而尖的山头B崖陡立的山壁C峪山谷D崮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头【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

25、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稠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说明是山地;顶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顶部四周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所以是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等高线的特点和分布及其塑造的地表形态。16(3分)如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我国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A降

26、水稀少B土层保厚C地表水缺乏D岩石坚硬【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解答】解:A、降水的多少与天气有关,和地貌无关,不符合题意。B、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导致土层浅,不符合题意。C、喀斯特地貌形成后,多暗河、溶洞,地表水沿着暗河、溶洞流走,导致地表水缺乏,故正确。D、喀斯特地貌是沉积岩,容易被溶蚀,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岩石不坚硬,不符合题意。故选:

27、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17(3分)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示地区()A最低处海拔不足900m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总体地势南高北低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势较陡,等高线凸大为谷、凸小为脊。【解答】解: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图示河流自北向南流,所以地势北高南低,故C错;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B错;该图的等高差是20米,最低处位于南部,最低处海拔是880米以下,因此最低处海拔不足900米正确,A正确;从河流两岸的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可以看出,河流两岸的坡度较陡,故D错。故选

28、:A。【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18(3分)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分析】观察地貌是有次序的,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解答】解:一个较大的地独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观察地貌时直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

29、观察。观察地貌时,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A、B、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文字材料的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即可解答。19(3分)读图,完成问题。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A冲积扇和三角洲B冲积扇和海石柱C黄土塬和三角洲D黄土塬和海滩【分析】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的沉积形成的,但是位置不同。【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位于河流流出山口位置,是冲积扇;乙处在河流入海口处,是河口三角洲。故选:A。【点评】本题以地质地貌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30、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20(3分)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坡度最缓的是()ABCD【分析】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比例尺相同,实际距离越大,图幅越大;实际距离越小,图幅越小。比例尺相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解答】解:读图可知,四幅图的等高距相同,图幅相同,由于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图中甲地的比例尺最小,所以坡度最缓,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图幅、比例尺、等高距和坡度的

31、关系。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2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是欧洲最大的半岛。该岛上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植物生长,有800多种植物,不同植物从山间谷地一直分布到海边。白桦、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林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图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简图。(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针叶林多分布于山谷中的主要原因。(3)分析该半岛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4)推测该半岛人口的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分析】(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主要地形分布,

32、空间排列方式;海拔状况及重要地形剖面特征。(2)山谷中热量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土壤较为肥沃,适宜针叶林生长。(3)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可以从降水和落差两个方面分析。(4)该区域山地较多,纬度较高,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解答】解:(1)根据半岛上山脉及河流分布可知,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北西南走向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中西部;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西部沿海地区受冰川作用显著,海岸线曲折,多峡湾。(2)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通常,山谷地区多为河流谷地,地势较低,热量较为充足;靠近河流,水分充足;山谷地区由于流水沉积,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

33、高,适宜乔木的生长。(3)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考虑。该半岛河流众多,降水较丰富,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山脉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短小湍急,所以水力资源丰富。(4)该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纬度较高,西海岸属于冷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为极地气候,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温和的南部沿海平原,和地形平坦、水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原因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气候适宜,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半岛边缘及南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故答案为:(1)以山

34、地为主,东北西南走向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中西部;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2)山谷地区多为河谷,地势较低,热量充足;靠近河流,水分充足;山谷土质疏松,肥力较高,适宜于针叶林的生长。(3)河流众多;降水较丰富,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河流落差大,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4)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平原。【点评】本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简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试题,难度适中。22(8分)阅读材料,回

35、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材料二: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截至目前,沙特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1)判断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地形,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3)幼发拉底河是世界著名河流,其河流下游水量的变化特征是越往下游越小,其原因有哪些?(4)朱拜勒工业城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分析】(1)地形类型判断的话要从等值线角度进行分析。(2)气候条件要从大气环流,纬度,海陆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3)河流的流量要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用地类型方面进行分析。(4)

36、区位条件要从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解答】解:(1)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部分在500到1000米之间,且等高线分布稀疏,可以判断该半岛大部分地区地形为高原。(2)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成因需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进行分析。(3)幼发拉底河主要流经在沙漠地区,可以从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下渗量、上游地区用水量等来分析其下游径流量越往下游越小的原因。(4)迪拜勒发展石油加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可以从原料、交通、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

37、00m以上,且等高线较稀疏而在边缘部分比较密集。(2)终年炎热干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是因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海洋面积小,深入大陆内部,水汽较少,降水量小,形成大片热带沙漠。(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沿河地表水不断下渗。(4)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临海,交通便利;靠近欧洲,市场广阔;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点评】此题难度大,综合题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23(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如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1)描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并推测其发展趋势

38、。(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3)以该地区聚落或者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聚落或交通的影响。【分析】(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势高低、地势起伏等方面考虑。(2)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3)考查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

39、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分布。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线路常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有时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延伸。【解答】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区地势的整体特征是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河谷地带海拔在3000米以下,有较深河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抬升区,因此整体海拔会逐渐升高,地壳抬升过程中会伴随较强烈的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因此河谷会变深。(2)据图可知,该地区河流上

40、游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河流落差大,河水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较大;进入该河段时,地势高差减小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从上游带来的沙石在此处堆积下来,经过长时间的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图中沙山的形成是在枯水时期,河中沙洲裸露,在较强的风力作用下,被风吹向岸边,遇到岸边山地阻挡,风力减弱,沙石在此堆积,因此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是风力作用。(3)以交通为例: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受地表崎岖不平的影响,该地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带;为了降低坡度,减小施工量,保证行车安全,交通线路的走向多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由于地形崎岖的限

41、制,修建公路比较容易,修建铁路桥隧比例太大,因此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主。或以聚落为例: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分布稀少,聚落整体规模较小,聚落较为分散。河谷地区相对来讲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利于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因此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故答案为:(1)特征:整体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有较深河谷。趋势:整体海拔会逐渐升高,河谷会变深。(2)原因:上游地区河水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较大;该河段地势高差小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地质作用:风力作用。(3)以交通为例:受地表崎岖不平的影响,该地

42、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带;其走向多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主。或以聚落为例:聚落整体规模较小,聚落较为分散,聚落形态受地形影响较大,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点评】本题以青藏高原地区为背景,考查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24(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洪积扇是河流侵蚀沟床、沟坡,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图14示

43、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1)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的砾石较少,说明原因。(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在唐代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当地更有“没有贺兰山,哪有宁夏川”之说,指出贺兰山在宁夏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取。冲积扇的形态与区域河流分布、地形等有关。(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这与河流

44、流速、携带物成分等均有关。(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其主要原因从沉积物、土层等角度进行分析。(4)贺兰山在不同季节作用不同。冬季可以阻挡冷风、沙尘;夏季还可以抬升夏季风,带来降水,堪称该地的守护神。【解答】解:(1)由图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分布不均匀,南部(东南部)数量多,集中连片,北部(东北部)数量少;主要分布在山麓东部地区。这是因为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众多,上游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2)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山区,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水流搬运能力较弱。(3)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除了甲地洪积扇外,其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土层薄,耕

45、地在洪积扇边缘。(4)贺兰山在宁夏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山体冬季阻挡(削弱)冬季风,冷空气;冬春阻挡沙尘侵袭;夏季还可以抬升夏季风,带来降水,堪称该地的守护神。故答案为:(1)分布不均匀,南部(东南部)数量多,集中连片,北部(东北部)数量少;主要分布在山麓东部地区。河流、沟谷众多;流水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2)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3)砾石多,土层浅薄(土壤贫瘠)。(4)阻挡(削弱)冬季风,冷空气;阻挡沙尘侵袭;抬升夏季风,带来降水。【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5(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46、列要求。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分析】(1)冲积扇:山地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山区主流两侧的溪沟坡陡水流急,在山洪暴发时形成洪流或泥石流,

47、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便在沟口附近堆积,形成由大小不一的砾石、砂土和粘土等组成锥形的冲积锥。由此分析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3)冲积平原是河流受构造运动(上升转为下降)、地形(从山地到低平谷地)和人为因素(筑堤、修水库)等影响,水流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大量堆积而成。河流上游有持续而丰富的泥沙供给及堆积地区地壳的不断沉降(或相对沉降)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

48、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 )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

49、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故答案为:(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起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点评】本题以我国祁连山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地质作用过程、影响水分条件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第 26 页 共 2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