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促织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猾黠(xi)迂讷(n)觇视(chn)气息惙然(chu)B.不啻(ch)翘然矜鸣(jn)邑庠(xin)抢呼欲绝(qin)C.咫尺(zh)裨益(b)恩荫(yn)唇吻翕辟(y)D.惭怍(zh)审谛(d)竦立(sng)掭以尖草(tin)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喜好。B.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责:负责。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失,不合。D.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修:长。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成以其小,劣之宰以卓异闻B.昂其直,居为奇货遂为猾胥报
2、充里正役C.儿涕而出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D.成述其异,宰不信无出其右者4.根据“然”字的意义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成然之然睹促织,隐中胸怀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A./B./C./D./5.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的“劣”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成以其小,劣之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B.益奇之C.试使斗而才D.成述其异6.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童生,指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B.中绘殿阁,类兰若(寺庙,梵语“阿兰若”的省称)C.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庠”是古代的
3、学校,特指乡学)D.裘马过世家焉(世代相传的有钱人家,这样的家庭往往要经历三代以上)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1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
4、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
5、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涴:弄脏。狃:因袭。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C.异史氏曰
6、/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8.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平民百姓为布衣、黎民、庶民等,称士大夫为缙绅。B.“春秋”,文中指的是相传由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的编年体史书。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C.“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后来科举制度兴起,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闱”又指科举考试的考场。D.“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
7、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11.概括
8、郭生对狐狸的态度的变化过程。三、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
9、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1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
10、“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C.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D.外强中干的人都是“纸老虎”。1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夕阳下的风如佛手一般没有声响地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6题。孩子玩具弄乱了一屋子,不用反复念叨,但要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也许孩子收拾起来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不能放任不管。要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1、,因为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我们作为家庭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做“小公主”“小皇帝”。进入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的社会。他要明白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需排队等待,要学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看似最简单的社交礼仪,却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所有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担当的个体。学习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成绩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1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6.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前三段的主要意思。答案:1.B解析 A项,“讷”应读“n”;C项,“翕”
12、应读“x”;D项,“怍”应读“zu”,“掭”应读“tin”。2.B解析 “责”,索取。3.D解析 D项,均为代词,指促织。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B项,动词,当作/介词,被。C项,连词,表修饰/代词,你。4.C解析 中的“然”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中的“然”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中的“然”表转折,然而。5.B解析 “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笼”,名词作状语;B项,“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才”,名词用作动词;D项,“异”,形容词用作名词。6.D解析 “世家”,世禄之家,世代做官的人家。7.D解析 “立”前断开不当,“名小立”合为一读,应在“立”后断开,据此可排除A、
13、B两项。“不止也”与前面联系紧密,不应断开。答案为D项。8.B解析 文中的“春秋”指春秋笔法。9.C解析 根据原文中的说法“于是渐不信狐”,可以知道“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10.参考答案 (1)(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解析 (1)“但”,只是;仅仅。“异”,意动用法,感到奇怪。“白”,告诉。(2)“德”,感激;感恩。“置”,置办。“啖”,吃。11.参考答案 先是对狐狸涂抹自己的作品感到愤恨,后来对狐狸有了信任,但当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就开始骄傲而不再相信狐狸,不再
14、供给狐狸吃喝。解析 理解文本,可以看出主要有三个阶段。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之处。以前,他家中有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乱七八糟,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选择稍微干净的整理起来读,只有六七十首诗了,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询问。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诗卷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向来交好,登门拜访郭
15、生。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书卷给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又看了一下被弄脏的书卷,都是可以删去的。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有意这样做。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的事发生。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中。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
16、狐狸吃喝。他常常买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参加乡试还中了副车。当时,叶公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辞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郭生又仿照叶公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都被狐狸随意涂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逐渐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苦心构思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污。他因多次名列前茅,心气很高,因此更加怀疑狐狸妄为。于是抄录从前被狐狸圈点得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
17、在否定呢?”于是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比手指还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画中。异史氏说:“骄傲使人受损,谦虚使人受益,这是规律呀。小有成就便自以为是,坚持叶公的余习因袭不变,势必会大败涂地。骄傲的害处就是这样啊。”12.B解析 B项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表示强调。A项,表示反语。C项,表示文章着重论述的对象。D项,表示特定的称谓。13.将老屋比作心的归宿,体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老屋”曾是
18、生活的家园,“心的归宿”指“我”的精神寄托之所。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回到老屋时内心感到无比踏实、宁静的状态。14.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摩挲”上,强调风的柔和;原句的重点落在“没有声响”上,强调黄昏时分老屋周围环境的静谧,更符合原文的语境。句式协调性不同:原句与后面的分句,句式相似,具有对称性。而改句无法与后面的句子形成句式上的对称。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且呆板;原句更有文学性,简洁明快,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15.玩好需要归位(放回原处)而不是一味享受孩子既独立又有担当时16.第1段:要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第2段: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第3段: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