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3小题,每小题3分,共9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中记载了“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王绾、李斯廷议郡县与分封的故事,下列有关该年的说法,准确的是是指“(秦)始皇元年”距今将近两千年开始出现郡县制 距十二铜表法颁布已逾二百年A BCD2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为一个监察区,设一名专职监察主官,以“六条问事”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这些监察主官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2、 C通判 D参知政事3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下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4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
3、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5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 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D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6. 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处,如成都、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反映出A.北宋商业发
4、展超过唐代 B.经济重心南移C.北宋经济总量超过唐代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7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B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C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8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匠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这一系列变化 A推动了民
5、间工商业的发展 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D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9.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话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10.韩非子中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11.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
6、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12.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 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 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131858年在天津谈判中,时任钦差大臣的桂良等中方谈判者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但1877年后清廷已经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等地设立了领事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闭关政策开始解除 B近代外交意识渐显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天朝上国观念根除1419251927年间,北方
7、地区的国民党在组织上、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个稳健的提升;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推进 B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151953年,朝鲜战场停战后,为了给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主动和周边邻国缓和关系。为此,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6针对2019年7月以来香港爆发的部分游行人员非法集结、暴力袭警、公然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极端行为,以林郑月娥长官为代表的特区政府多次强调“一国两制”是实现
8、香港良政善治、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根本前提是特区A享有高度自治权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断绝与英国的联系17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入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8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 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9、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20.1978年底,全国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芳村开业。这意味着国家A揭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探索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批准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21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
10、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22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在礼运注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大同世界应“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主义思想盛行 B维新思潮开始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D君主立宪思想成熟2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由此可知A传统封建思想已经失去立足之地 B新文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
11、迎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20世纪初国人的思想觉悟较落后24.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2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
12、。”这反映出A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C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2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退出英国政治舞台B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C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众议院实际作用很小D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德国封建专制色彩浓厚27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观
13、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 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28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291933年,美国政府招募失业青年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主要从事森林保护、森林改造和植树造林。1935年,罗斯福决定将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范围扩展到去
14、开辟国家公园,增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供给。民间资源保护队工作范围的扩大说明A新政没有取得初步成效 B环境因减耕减产得以好转 C民众就业问题基本解决 D政府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30.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国家决定建立原料生产出口协会理事会和资助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特别基金,到80年代初,各类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达到22个。这些组织和基金的设立A消除了不结盟国家内部的摩擦 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C启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团结合作 D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31.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
15、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32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天主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 A使得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作了准备 C挑战了天主教会的创世说 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33.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A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启蒙运动促进了社
16、会的转型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第II卷(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共51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北宋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邻里乡人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要求乡民按照“长幼有序”原则遵守相关礼仪规定,列举了酗酒、赌博、斗殴、失信、造谣等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吕氏乡约规定“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 “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
17、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乡约乃私人之自由组织而非地方之自治政府。且所约四事,偏重道德。经济教育诸要务,均在合作范围之外。衡以近代之标准,实非完备之自治。”选编自侯少龙传统乡约与古代乡村治理研究等材料二: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治安问题,除了依靠保甲制度监督外,主要是依靠作为州县官助手的衙役来维系。地方官可以雇佣比编制多得多的“白役”以供驱使,“白役”事权重叠,以维持治安为主的衙役常被交予催收钱粮等杂务。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专门的巡警部(后设民政部)、在各省设立巡警道或警务总局,专门负责警察队伍的创建与管理。警察按照等级对应享有相应的薪酬。对所辖警察的言行有详密的规
18、范制约,并以章程的形式明文规定。地方的警务系统设立和维持的经费由中央向地方财政过渡。清末警制改革有一定成绩,但所需经费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对民众的盘剥,加剧了国家与基层的直接冲突。摘编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1)根据材料一,归纳传统乡约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警察制度相对于传统衙役的特点,并简析清末警制改革的影响。(12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1949195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
19、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196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19781992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共同富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19
20、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断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3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
21、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囚(原误作”)、捕二篇。”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
22、减刑的规定。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圆于隋,相承不改”。(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9分)37.【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惟一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政府代表和美国陆军部长、陆军参谋长商议决定开辟后来称为“驼峰”航线的空中补给走廊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抗战物资。这条航线飞越印度、缅甸和中国三国,途经高山、冰川、热带虐疾区、原始森林
23、和日军占领区,是世界上最艰险的一条航线。在这条航线上担任运输飞行任务的是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和中国航空公司,担任护航的是美国陆军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和驻中国的第14航空队。“驼峰”航线在终止前的两年多时间里一共运输了80多万吨物资到中国,超过了包括滇缅公路在内的中国所有对外通道接受外援的总和。“驼峰”航线是二战最伟大的空运行动之一,据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文件的不完全统计:“驼峰”航线损失飞机563架,损失机组人员超过1500人。当时空运总队的飞机损失率高达2030%,而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的损失率超过了50%。“驼峰”航线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选编自刘小童驼峰航线
24、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驼峰”航线开辟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驼峰”航线的历史贡献。(6分) 38.【历史选考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伍连德(18791960),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他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上,伍连德当选为主席,向来自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
25、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11个国家的医学专家系统介绍了中国这次防治鼠疫的经验。1918年,伍连德担任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1926年,伍连德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担任第一任校长。1937年,伍连德出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首届会长。中国海港检疫始于1873年,但半个世纪里海港检疫权与海关主权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为外国人服务。辛亥革命后,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疫”,向有关当局提出收回检疫主权、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1930年,上海成立了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伍连德任管理处监督,接管了外国控制的海港检疫机构,为中国卫生事业开拓了新境界。1959年
26、,伍连德在鼠疫斗士自传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82岁。选编自管成学赵骥民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等(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的主要贡献。(5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伍连德倡导的收回海港检疫权的背景和意义? (10分)答案1-5 BBCAA 6-10 AAACD 11-15 CBBAB 16-20CBDBB 21-25 BCDDC26-30 DCCDD 31-33 BBB34题(
27、1) 方式:乡人相约;制度成文;自由组织;定期聚会;民主选举;民主议事;赏罚公开;乡村自治。(每点1分,任答五点得5分)作用:增强族群意识和乡土情结;凝聚宗族集体力量;引导乡民养成正确价值观念;规范乡民的行为方式;培育淳朴的民风;和谐家庭关系;净化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互助救灾救难;弥补法律缺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2)特点:衙役在职能和地位上仅仅是地方官员助手;近代警察则从属专门的官僚机构。衙役事务繁杂;近代警察有确切的分管事务,明确的章程管理,权职分明。衙役薪资微薄且不固定;近代警察按编制级别享有对应的薪酬。(每点2分,共6分)影响:从积极面看,清末新
28、政中的警制改革,是清政府借助西方警察制度改革传统衙役制度的尝试,是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重大发展,促进了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从消极面看,清末中央政府财力不足,警察制度运转的经费转嫁到地方财政,实际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积极、消极各3分)36题(1)特点:内容具体,分类清晰;刑罚是其主要内容;量刑具有灵活性;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影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保证改革的推行,使魏国强盛;为后世法家提供了法典依据;成为以后封建立法的蓝本。(每点3分,任答3点得9分)37题(1)背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1年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租借法案适
29、用于中国;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1942年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每点2分,满分9分)(2)贡献: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提供了二战亚洲战场上对日军作战的军备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缔结了中美人民之间历久弥深的友谊。(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38题(1)贡献:控制鼠疫流行,挽救人民生命;国际防疫会议介绍中国抗疫经验,传播中国声音扩大中国声誉;担任医院院长,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出任医校校长、医学会会长,培养医学人才;参与收回海关检疫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一生爱国,家国情怀深厚。(每点1分,满分5分)(2)背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关检疫主权的丧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力图收回权益,塑造“独立自主”形象;伍连德为代表的爱国医学家的推动;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等进步运动的影响。(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意义: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部分主权,维护了民族利益;减少了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促进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为后世卫生防疫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