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80339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6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六)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日照高三校际联考)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A凝聚人心促进政治统一B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A隋文帝改蕃姓,废除北周六官制度,恢复汉制与华夏礼仪,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构建政权合法性,强化国家认同,以促进政治统一,故选A项。2(2020厦门高三质检)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

2、,仪正则影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据此可知,李世民()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C材料中李世民引用荀子之语,意在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治,用仁义拉拢民心,君主以身作则,才能上下一心,这体现了其对隋朝暴政而亡的反思,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荀子的王道思想,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凸显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根据材料“数次引用”可知,材料凸显的是李世民对君民关系的一种论述,而非实践,排除D项。3(2020日照高三模拟)唐律宋刑律均规定“

3、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A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重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并非“内儒外法”,排除B项;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强调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意义,并非“家庭伦理”,排除C项;

4、材料仅涉及司法中的法治精神,未涉及德治,排除D项。4(2020海南高考调研)下面为唐朝三省的位置简图(太极宫为皇宫)。由图中信息可推知唐朝()A尚书省在三省中权力最大B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较松散C三省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D中书门下两省辅助皇帝决策D根据图示可知,中书省和门下书分别在皇宫的左右侧办公,便于皇帝宣召,辅助皇帝决策,故选D项;材料强调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议政职能,没有反映出尚书省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书省和门下书的职能,没有体现出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制约皇权,排除C项。5(2020玉林、贵港、柳州、百色高三联考)唐代中后期

5、,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B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C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D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D根据材料“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可知,司法变革适应了唐后期地方制度变化的需要,有利于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故选D项。6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士中,平

6、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的淡化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C社会阶层的流动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材料反映出宋代平民出身的进士比例较高,占到绝对多数,说明下层平民逐渐获得了大量的升迁机会,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可知,门第观念仍然具有影响,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朝是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项。7(2020怀化高三模拟)宋代对官民的服色有严格的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二色。从穿戴的服

7、饰,可辨认出士、农、工、商各行业的特点。这反映出宋代()A社会阶层相对固化 B社会分工明显C礼仪文化制度世俗化 D专制色彩浓厚C官民服装的颜色属于服饰礼仪文化,从材料中宋代官民穿戴的服饰能体现出士农工商各行业的特点,可知礼仪文化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宋代官民的服饰颜色能辨认出从事的行业,并不代表人们从事的行业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表明社会阶层相对固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官民的服饰体现出从事的行业,并不是强调社会分工明显,排除B项;从材料中宋代官民穿戴的服饰可以辨认出从事的行业,可知服饰体现出行业差别,与专制色彩浓厚无关,排除D项。8(2020茂名

8、高三测试)“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该观点认为宋朝政制()A造成沉重的财政困难 B引发严重的边疆危机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D材料强调宋代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通过相关措施削弱地方的军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故D项正确。9(2020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宋神宗时期,按照唐六典记载重新恢复唐朝三省六部职官体系,使机构、官员名副其实,皆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这一做法()A解决了北宋冗官问题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弱化了对地方的

9、控制 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从材料中,宋代恢复唐朝三省六部职官体系,使得中央机构有了固定编制、人员和固定的职责,可知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员的数量多少,无法得出解决了北宋冗官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宋神宗时期对中央官员和机构的改革,没有涉及地方管理体系的变化,体现不出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宋神宗时期对中央官员和机构的调整,没有涉及国家决策权归属的变化,无法体现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D项。10(2020唐山高三模拟)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湮阏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

10、。这体现出当时政府()A关注公共卫生状况 B重视水利工程整修C关注民众娱乐生活 D重视城市规划建设A根据材料“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可知,由于水沟淤塞导致疫病流行,因此真德秀清理沟渠以预防疫病,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真德秀为预防疫病清理沟渠,与整修水利工程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真德秀为预防疫病清理沟渠,与娱乐生活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真德秀为预防疫病清理沟渠,不能反映重视城市规划,排除D项。11(2020皖南八校高三联考)元世祖末期,行省官在一地任职五年以上的时有发生。久任官员迁转颁布后,“行省官久任”的现象虽然迟迟未能绝迹,但行省官迁调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变

11、化()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B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B由材料“行省官久任的现象虽然迟迟未能绝迹,但行省官迁调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可知元代行省官员由在一地长期任职,逐渐走向定期迁调,这一变化有利于抑制行省长官势力的膨胀,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故选B项;材料只反映出对行省长官任期的改革,并不影响行省的行政级别,排除A项;材料中仅反映了对行省官员的管理,不能说明行省体制的固定,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不是针对边疆地区,排除D项。12(2020盐城高三模拟)下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

12、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据此可知,元代()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C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与材料中“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相符,故选C项;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排除A项;“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并非皇帝旨意,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

13、(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选官制度的演变影响着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兴起。中正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但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而政府虽有任用权,却必须根据中正的评定来任免官员,不得擅自做主。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互相牵制,谁也不能擅权,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均田制”和“门阀制”下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

14、中国的证据材料三在唐代,人们兼重门第、科第,因而,科举制度的“机会平等”原则尚难完全实现。至宋以后,无论是魏晋以来的旧门阀,还是隋唐以来形成的新门阀俱已衰落凋零,来自社会下层的寒素之族则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此时社会的流动性更大,门第观念消失,现实中的官品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1)材料一涉及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该制度设计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实际弊端。(9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的经济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唐代到宋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二、三说明科举制度与社会结

15、构变动之间的关系。(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正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得出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互相牵制,谁也不能擅权,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得出中正与政府长官相互牵制,防范形成私人集团。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过于重视门第,不利于选拔真正人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农民“均田制”“分配土地”可以看出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土地制度均田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

16、材料三“在唐代,人们兼重门第、科第,因而,科举制度的机会平等原则尚难完全实现。至宋以后,无论是魏晋以来的旧门阀,还是隋唐以来形成的新门阀俱已衰落凋零,来自社会下层的寒素之族则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得出从兼重门第与科第到淡化门第,崇尚科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三得出社会结构和科举制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变动促进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的推行又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动的完成。答案(1)制度:九品中正制。意图:中正与政府长官相互牵制,防范形成私人集团。弊端:过于重视门第,不利于选拔真正人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动力:均田制。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

17、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追求公平公正的选官方式影响后世。(3)变化:从兼重门第与科第到淡化门第、崇尚科第。关系:社会结构变动促进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的推行又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动的完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道贪赃,使之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请示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曰:“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弹事,不相关白,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御史中丞宋璟在则天朝以频论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摘编自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释。(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道贪赃,使之贬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弹事,不相关白,岂有奏事先咨大夫。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得出论题:监察制与唐初政治。阐释:国家政策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可以从这些因素分析其原因、特点、影响。答案示例:论题:监察制与唐初政治。阐释:略。(可从唐初监察制度建立条件、特点及对唐初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