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3 第8单元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离体时,刺激神经纤维中间的一个点,产生的兴奋向两个方向传导,A错误;静息电位主要由K产生和维持,内环境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B错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
2、协助扩散进入突触后膜内,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组织液而不进入血液,D错误。2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
3、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3(2019湖南株洲一模)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答案B解析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食物引起味觉的过程是食物刺激舌头上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味觉形成,这个过程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所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两个反射弧不同,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出现了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的现象,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了新的联系(突触),D正确。4. (2019山东潍坊一模)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5、或抑制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答案C解析为钠离子内流过程,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导致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错误;Ca2能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是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5(2019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所导致的结果是()A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6、B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迅速被降解答案C解析兴奋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大,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A错误,C正确;该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可迅速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D错误。6(2019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
7、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D图4中a端K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答案C解析图1中a、b点均为静息电位,主要是K跨膜外流引起的,A错误;图2中指针偏转是由a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引起的,B错误;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C正确;图4中a、b两点均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a、b两端K外流速率相等,指针不偏转,D错误。7(2019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
8、结果()A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C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D迅速分解神经递质答案B解析由“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离子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可知,神经毒素可能阻止了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从而使Na不能进入神经细胞,从而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最终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B正确。8(2019北京海淀零模)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
9、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刺激突触a的突触前神经元后,兴奋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升高,推测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判定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同理刺激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后,兴奋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降低,推测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阴离子内流,判定突触b为抑制性突触,B、C正确;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A正确;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传递时存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再向电信号转化的过程,故此时兴奋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
10、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2019南阳一中检测)给某一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答案ABC解析1是静息状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方式是协助扩散,
11、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受到刺激时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的量增加,膜内外电位差加大,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C正确;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则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所以静息状态时K通过协助扩散外流出细胞的量减少,静息电位差减小,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D错误。10(2019安徽舒城中学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
12、,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A错误;肌肉受刺激后不由自主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途径应是,B正确;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图中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D正确。三、非选择题11(2019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使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分
13、析回答:(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2)图中释放Ach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填“树突末梢”或“轴突末梢”),Na通过_方式由通道进入肌细胞内。(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4)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故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症状。答案(1)效应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轴突末梢被动运输(3)Ach只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4)肌无力解析(1)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故神经
14、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释放Ach的结构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细胞膜外的Na浓度远高于细胞膜内,Na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由通道进入肌细胞。(4)由于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故血钙含量偏高,会使骨骼肌兴奋性下降,引起肌无力。12(2019安徽六安一中三模)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缩回,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兴奋到达a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原因是_。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会形成痛觉。(2)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过程,使肌肉
15、松弛。某实验小组用破坏了脑而脊髓完好无损的青蛙来探究信息传导阻断机理的实验,实验前先刺激b处,看肌肉是否收缩,目的是_。(3)在c处注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b处,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如果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_来阻断信息的传导。如果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_来阻断信息的传导。答案(1)Na内流大脑皮层(2)检测传出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否正常(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13(2019青岛高三质检)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当过度释放时却是一种神经毒
16、素,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为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分析其原因是_。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答出一种即可)。答案(1)外负内正信息交流(2)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或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解析(1)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会引起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递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2)Na过度内流,导致细胞质基质浓度增大,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该病是由于谷氨酸过度释放,引起Na大量内流引起的,因此可通过抑制谷氨酸过度释放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Na内流等方式来缓解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