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26KB ,
资源ID:16772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772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0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2015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0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DOC

1、课后达标检测30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建议用时:45分钟)双基题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原创题)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则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图中ab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图中的c、d点种群的出

2、生率等于死亡率C曲线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受种群自身密度的制约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3.某区域中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种群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Bd种群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4如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5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

3、为()A1.3N0B1.69N0C2.3N0 D5.29N0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以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7.(2014江苏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AAB BBCCCD DAC8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增长速率大于零 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

4、大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10如图所示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政策。(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_类型。(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

5、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图_所示。11(原创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株/平方米。(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中虚线表示在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

6、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提升题12(2014江苏四校联考)将某种动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该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

7、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13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于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

8、退时开始减弱14(2013高考山东卷)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只/m2。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右图中曲线_(填“”或“”)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 _的使用

9、,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15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计数与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教材实验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酵母菌呈“S”型

10、增长。(2)本实验没有必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_。(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是_。(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C。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

11、种群密度。2解析:选C。A选项正确,环境条件变化,K值会受影响;B选项正确,ab段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点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d点同理;C选项错误,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中,种群的数量变化受种群自身密度的制约;D选项正确,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种群数量常处于波动之中,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3解析:选C。环境因子由A逐渐变为B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a种群中适应B环境的个体数量减少,种群的基因频率将发生定向改变,A项正确。d种群由于环境适宜,数量增多,B项正确。由于a种群中仍有部分个体生存,a种群与d种群间的竞争不能消除,C项错误。据图可知,d种群较适应B环境

12、,D项正确。4解析:选C。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结构的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5解析:选D。要注意在NtN0t中,代表的是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代表增长率;增长率增加的个体数/原来的个体数,设第一年个体数为X1,第二年个体数为X2,则(X2X1)/X11.3,求得X2/X12.3,即2.3。第一年种群数量用N0表示,则第三年种群数量就是(2.3)2N05.29N0。6解析:选C。在自然情况下,种群都是按“S”型曲线增长的;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

13、增长速率为负值;种群增长受自身的种群密度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较小;K值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7解析:选C。分析曲线图可知,CD段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比较剧烈,故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8解析:选D。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阶段时,种群增长速率约等于零;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各个年龄阶段个体数量比例相当;种群数量稳定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不是均为零。9解析:选D。在该实验中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也需要灭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提供氧气,让酵母菌有氧呼吸繁殖个

14、体;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实验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且难以数清,需要稀释一定的倍数,重新计数。10解析:A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为增长型。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属于A型,在这以后表现为人口大幅度增长。B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相当,属于稳定型。C曲线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属于衰退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上升,年龄结构将成为增长型。答案:(1)A、B、C(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计划生育(3)C(

15、4)A11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是取平均值。(2)图中虚线表示“J”型曲线,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的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实线表示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出现在K/2时,即图中的C点。对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可用标记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的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高。答案:(1)(N1N2N3N4N5)/5(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a(1m)nC标记重捕法偏高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

16、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12解析:选D。值是增长倍数,当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1时,种群数量减少。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按一定的比例增加,A项错误;第5年至第7年种群数量增加,第7年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B项错误;第15年至第20年间1,所以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项错误;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不变,增长率为0,D项正确。13解析:选AB。在相同面积的叶片上放置相同数量的棉蚜,分别置于开放和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上的棉蚜种群会由于外来个体的迁入而先达到密度峰值,故B项正确;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上的棉蚜种群在没有达到K值时

17、便会有部分个体迁出,使种群密度先于封闭条件而降低,故A项正确、C项错误;种群衰退时,种群内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故D项错误。14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51815191514)/616只/m2。(2)分析曲线图可知,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越大,所需的防治成本越低,作物的价值也越低,但成本和价值的变化幅度不同。收益等于作物的价值减去防治成本,其随着控制后有害生物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因此,曲线代表作物的价值,曲线代表防治成本,而要得到最大收益,应将有害生物密度控制在图中的B点。(3)引入生物防治以后,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18、分解者能够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水稻所需要的无机物,促进水稻的生长。答案:(1)随机取样16(2)B(3)农药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无机物15解析:(1)由题意可知,由于容器空间、营养物质的量和环境资源有限,酵母菌数量变化应为“S”型增长。(2)该实验由于在实验前后都要计算酵母菌数量,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必再另设对照实验,但可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轻轻振荡试管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酵母菌数量较多时,可以稀释后再计数。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是只计小方格相邻的两边及顶角上的酵母菌。(4)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基础上,还可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废物、pH、溶氧等)的变化关系。答案:(1)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重复实验(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稀释菌液只计小方格相邻的两边及顶角上的酵母菌(4)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废物、pH、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