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最新考纲要求(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甘地。(5)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高考考情播报(1)考情盘点: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涵盖古今中外,其影响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是时代的舞台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
2、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预测考查: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今后命题还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有影响的角度展开。(3)考查方式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核心考点概览考点核心提示古代中国政治家(1)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2)唐太宗:制度调整;善于用人;开明的民族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康熙帝: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
3、击战古代中外思想家(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创立儒家思想,开创私学(2)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著有理想国(3)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论”、法治优于人治、“中庸”伦理学理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1.克伦威尔: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2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定宪法;以行动捍卫民主3拿破仑: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抗外来干涉亚洲资产阶级革命家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召开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领导国民革命2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
4、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第二国际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出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杰出科学家1.李时珍:编写了中医药名著本草纲目2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3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研究地震预测4牛顿: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5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高考真题讲练考法一:依托教材中的原型,
5、激发考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例12020全国卷,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
6、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据周书(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宇文泰重用苏绰放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寻求治国良才的大背景下进行对应性思考。第(1)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从苏绰的才能、政绩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思维的多向性。第(2)问,需要结合材料中“六条诏书”的内容及所学知识,从建立行为规范、促进经济发展、凝聚起民心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原因: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
7、著;克己奉公;推荐人才。(8分)(2)历史意义: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7分)考法二: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历史人物的价值引领例22020全国卷,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
8、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称赞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据新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9分)点拨第(1)问,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科举制推行、崇尚诗文的文化环境、开发南方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考生整理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和概括,再结合时代背景对张九龄的历史贡献进行客观评价。答案(1)历史背景:科举
9、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6分)(2)历史贡献:为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贤相的典范;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9分)考法三:结合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体会浓浓的家国情怀例32020全国卷,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
10、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学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据竺可桢全集等(1)根据材料,概括竺可桢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7分)点拨第(1)问,由材料中“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气象研究所地理研究所”“为国家建
11、设提供了参考数据”等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可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入手进行分析,主观原因一般从个人品质、精神方面作答;客观原因一般从社会条件方面作答。答案(1)贡献:培养科学人才;推动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发展;筹建和主持多个科研机构和科学研究项目;将科学成就应用于国家建设。(8分)(2)原因:献身于科学的精神,爱国精神;治学严谨,强调科学实践;国家的支持和建设的需要。(7分)演练12019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
12、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3、,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同时不能照抄照搬材料,要对材料信息进行适当加工。第(2)问,注意李四光和刘源张两个人的共同点,主要从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归纳。答案:(1)贡献: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8分)(2)时代精神: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7分)演练22019全国
14、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
15、,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据旧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平定叛乱”“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等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从时代环境、个人品质和能力等角度分析原因。答案:功绩:(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6分)(2)原因: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9分)演练32019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
16、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可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朝廷权威、推动汉赋发展等方面概括。第(2)问,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可从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及司马相如的个人因素方面进行归纳。答案:贡献:(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9分)(2)原因: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