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8.50KB ,
资源ID:1676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765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全国通用)语文综合训练第三章 古诗鉴赏 综合训练8 WORD版含解析 (2).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全国通用)语文综合训练第三章 古诗鉴赏 综合训练8 WORD版含解析 (2).doc

1、综合训练8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答案C解析“打破了山水的宁静”错误,这里是以动写静的手

2、法;“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也是错误的,原诗没有体现这种感情变化,表现的依然是诗人内心的孤寂。(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墨花(并叙)苏轼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独有狂居士,求为墨牡丹。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注

3、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平子赋:张衡字平子,文选卷十五有张衡归田赋,李善注:“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 雪堂:苏轼被贬黄州时居住躬耕之所。(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认为尹白画墨牡丹,一如万物的生成一样自然而然,不是什么难事。B.三、四两句描述画家运笔创作的效果,墨晕由花心散开,春色在笔端显露。C.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描摹墨牡丹的优美形貌和情态。D.结尾两句表明诗人钟爱墨牡丹,将带着这一书画作品回到雪堂用心守护。答案C解析“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有误。“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写出了莲花与杏花受风雨摧残的状态,此处是用莲花和杏

4、花衬托墨牡丹。(2)“狂居士”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自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苏轼“求为墨牡丹”的举动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虽然以墨画花少见,但是眼前的墨牡丹依然在墨晕中显出春色殊为不易。苏轼被贬黄州而能躬耕不辍,人生际遇也像墨牡丹一样不寻常。墨牡丹能够引起苏轼情感上的共鸣,他对墨牡丹坚忍不拔品格的赞美意在表明自己在面对厄运时也要坚贞不屈的心志。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感遇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借丹橘言志的作品。孔子曾

5、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故后世常用“岁寒”借指砥砺节操。(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二句写丹橘区别于一般树木,能够经受住严冬的摧残,“犹”字的运用包含着作者对丹橘的赞颂之意。B.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赞美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C.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阻隔,嘉宾难以到来。D.七、八句承接前句而来,是说那些嘉宾们的命运难测,只能听其自然,如同寒暑变更四季交替让人无法追寻。E.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

6、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答案CD解析C项这两句是说丹橘虽好,无奈山高水深,重重阻隔,难以把它运出去,进献给嘉宾。D项这里说的是丹橘的命运。(2)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答:_答案示例:诗人赞颂丹橘经冬犹绿,并不是因江南地气温暖,而是因为它有耐寒的本性,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自己虽遭权贵排挤,却坚贞不屈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质与情操。“自有岁寒心”一句充分显现了丹橘坚韧的性格,历霜雪而弥坚的高尚情操。使人联想到诗人一副自我肯定、充满自信的神情,表现出威武不屈、挺拔峥嵘的英雄气概。诗中写道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

7、法进献给嘉宾,不能受到嘉宾的青睐,这不由使读者联想到当时朝政的黑暗和诗人遭贬斥的坎坷遭遇,诗人借橘喻人,感叹自己空怀报国之才而无用武之地,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最后两句写桃李受世人重视,而被人们忽视的丹橘却也能绿树成阴,不禁使人联想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虽因遭受排挤而心情抑郁,但又保持着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重九夜偶成黄仲则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注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

8、年南北翔游,栖无定所。差喜:幸好。衰亲:老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B.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寂寞凄凉形成对比。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D.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明显不同,语意与情感的突转,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答案C解析C项是想象或回忆的内容,不是极目所见。(2)“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两句诗中有“喜”:诗人能在家里陪老母亲过重阳节,感受到了

9、家庭的温暖。这两句诗中也有“悲”: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常有寂寞凄凉之感,虽有短暂回家之喜,但可能很快又要踏上漂泊之旅。这“喜”是以“悲”为底色的,喜中有悲。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梦中作 蔡襄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阮籍用青白眼表示对人的喜爱、尊重(用青眼)或讨厌、蔑视(用白眼)。(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的诗一、二两句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梦中奇幻的景象。B.欧阳修的诗第三句借用棋人的感受来说明世事变化无常。C.蔡襄的诗一、二两句梦境奇妙,一边乌云翻滚,一边红日高照。D.蔡襄的诗第三句用问句说明才高不仕之人已经很难见到。答案A解析“对比”应为“对仗、对偶”。(2)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思想情感。答:_答案欧阳修的诗表达了因仕途失意而感觉前途渺茫,以及希望返回家乡的感情;蔡襄的诗表达了对高洁隐士的倾慕,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