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 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知识体系经济体制改革 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策略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的改革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的深入发展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邓小平的这段谈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思考:阅读课文思考:党的工作重点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怎样转移的?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意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
2、全会。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 两年徘徊两年徘徊;真理标准大讨论,奠定思想基础。1、背景: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3、内容:4、意义:重大转折 新起点。新时期 转移重心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转折一:“左”倾思想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决定政策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第三次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二次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第一次 内 容 背 景 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原因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经济体制的改革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
4、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
5、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明朝“文化大革命”前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改革开放后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安徽、四川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逐步推向全国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冒着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三名队干部。2.农村的改革(1)原因(2)过程(3)主要内容:(4)意义: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的
6、弊端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 推动改变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城市改革取得哪些成效?请思考:3.城市的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3.城市的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7、1)中心环节(2)具体措施(3)成效4.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前提 目的 实质 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解放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建立过程: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21世纪初 确立基本框架 明确提出目标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完善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标志
8、基本建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现代化建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作出决策90年代后市场经济小 结 建国后,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初期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弊端日益突出,对农村、城市经济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纵深发展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