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耍孩儿】曲调之所以同名异调,关键在于它的同源而异流。中原音韵曾指出【耍孩儿】即【魔合罗】,学界或据此认为【耍孩儿】源于宋代傀儡戏的音乐曲调,这一推断有一定道理,惜文献无存,难以确考。从现存文献看,【耍孩儿】最早见于无名氏刘知远,其后,董解元西厢记亦用之。刘知远的具体创作年代学界有争议,而董西厢,钟嗣成录鬼簿谓其作者董解元“金章宗时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也说他“仕于金,始制北曲”,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更称其“为后世北曲之祖”。金元以来北曲,在
2、宫调、曲调、联套形式等方面都沿袭了董西厢诸多特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耍孩儿】的宫调归属与词格。南曲【耍孩儿】要稍微复杂一些,但就其源头来说,也仍在董西厢。南曲【耍孩儿】之于董西厢【耍孩儿】,虽有因承,但更多的却是变化,所以无论从其宫调的归属看,还是从其曲调的词格看,两者都颇不相同,但即使如此,南曲【耍孩儿】之源也无疑在董西厢,至少其曲调名称如此。至于俗曲【耍孩儿】,按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的说法,是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开始流行的,但事实上其八句格早在元代就已经“定型”了,只是它长期隐藏在北曲般涉调【煞】曲的身后而已。据吴梅南北词简谱,北曲般涉调【煞】曲,除开头三句外,其下半句法全同,所以【煞】即【耍孩
3、儿】“换头”,而当【煞】进一步衍化并再换其“尾”后,八句格【煞】(亦即八句格【耍孩儿】)也就诞生了!至于七句格【耍孩儿】的来源,从其与北曲般涉调【耍孩儿】的【么篇】前六句的句法多少有些相似看,似亦出董西厢。【耍孩儿】曲调虽然同源,但并不同流。北曲般涉调【耍孩儿】大约是在元初随北曲的成熟而定型的,此后相沿不改。至于南曲【耍孩儿】,从今存南中吕宫、南中吕调【耍孩儿】曲最早仅分别见于“元传奇”拜月亭吕蒙正这一点看,它们应该是在元代中后期才定型的。至于南曲般涉调【耍孩儿】的定型,就更是晚在明末了,这从其在明代中后期几种曲谱中的衍化轨迹可知:蒋孝“旧谱”无般涉调,沈璟“新谱”有般涉调但无【耍孩儿】曲调,
4、九宫正始既有般涉调也有【耍孩儿】曲调,但其【耍孩儿】有目无词,直到南词新谱,般涉调【耍孩儿】才有目有词。(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5日13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耍孩儿】曲调虽然同源而异流,所以它名同而调异。B从现存文献推断出【耍孩儿】源于宋代傀儡戏的音乐曲调。C金元以来北曲沿袭了董西厢中【耍孩儿】的宫调与词格。D南曲【耍孩儿】源自董西厢,并继承原有的宫调与词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钟嗣成、朱权和张羽的说法,论证北曲【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B作者从“因承”和“变化”角度比较,论述南曲【耍孩儿】曲
5、调源自董西厢。C作者从七句格【耍孩儿】的来源方面,论述俗曲【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从北曲、南曲和俗曲三个方面加以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避免争议,作者选择了【耍孩儿】曲调源自董西厢的说法。 B俗曲【耍孩儿】虽然流行的迟,但从源头来看还是源自董西厢。C北曲般涉调【耍孩儿】逐步成熟,一旦定型后代剧作家便沿袭不改。D作者依据南词新谱,推断南曲般涉调【耍孩儿】应定型于明末。(二)文学类文本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清明糕他喜欢吃老家的清明糕。在他老家,清明糕也叫艾糍,即用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做
6、成的糍粑。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做艾糍祭祀祖先,且有这样的风俗:艾糍需阴间人“吃”过后,阳间人才可吃。有一次,他却抢先吃了。他趁母亲离开厨房,急忙伸手拿正在锅中蒸着的艾糍,想快速放入口里,结果粘在手上烫得他嗷嗷叫,拼命地甩,甩在了地板上。父亲闻声赶来,见状,顺手拿起灶旁的火烧棍,劈将过来,骂他败家,骂他逆祖先。那是饥饿难耐的年代,但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痕,他归罪于父亲。他却很感激母亲。是母亲常在父亲大打出手时救架,是母亲使他年年能饱清明糕口福。求学时,母亲亲自把清明糕送来;工作后,他带妻儿回去品尝,这让父母乐开了花,逢人便夸儿子孝顺。现在,他已过不惑之年了,但吃清明糕的嗜好仍不减当年,尽管已经六子
7、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儿子、妻子登科,尽管把水中游的、地上爬的、空中飞的都尝遍。儿子比他更喜欢吃老家的清明糕。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他揶揄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儿子什么传统节日都淡忘了,唯独清明节,总在念叨奶奶,要吃奶奶亲手做的清明糕。但,今年吃不到了,因为,他母亲去年已去了阴间。老家就剩父亲一个人了。父亲不会做清明糕。所以,今年的清明节他不回去。他打电话给父亲,说儿子就要高考了,不回去了。清明节那天一大早,在寄宿学校的儿子一起床就发信息给老爸,说很想吃清明糕,虽然不能吃到奶奶亲手做的了,但也要想方设法弄到老家的,哪怕特地开车回去到别人家里买。这可难住他了。他何尝不想吃啊,但即使回去
8、也买不到呀,父老乡亲的,可以送给你,就是不能卖给你。更何况像清明糕这些不起眼的食品,他们是不敢送给富贵人家的。他只好跟妻子商量。妻子比他更急,又一次唠唠叨叨地说他是个十足的乡巴佬,遗传给儿子,喜欢吃那些脏兮兮的东西(她从不吃)。又说若儿子吃不上的话,就会闹情绪,就会影响高考复习,怎么办?咱们不能连这都满足不了他呀。沉默,挠腮,踱步。突然,妻子一拍脑袋说,哎呀,还是先去商场看看吧,这年月还有什么买不到的?买到送去先糊弄一下儿子便是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开着“奥迪”,载着妻子一起去买。走过一家又一家商场,转过一个又一个食品市场,甚至连街头巷尾摆的食摊都不放过,可是,没有。这个城市没有清明糕
9、。不像元宵节的汤圆中秋节的月饼,到处都是,琳琅满目。他只好发信息向儿子解释道歉。直到天黑,夫妻俩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当走上楼梯转角时,他怔住了,昏暗中一个身影在他家门前。那人正用一块纸板往身边的塑料袋扇风,似乎在赶苍蝇。可这么干净的高楼,哪有苍蝇啊;又像在哄孩子睡觉,可哪里有孩子啊。那塑料袋到底装着什么呀?竟让他如此专注,如此虔诚。好奇心促使他探头往塑料袋看,不禁“啊”的一声叫。那老头竟是父亲!那塑料袋里装的竟是清明糕!父亲看到他后急忙站起来,把塑料袋递过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知道你爷俩喜欢吃这个,我学做的,你们回不来,我就过来了。这糕容易坏,坐了一上午车,来到了你们又不在家,我就找了
10、块纸板给它扇风,防馊。你快点给我孙子送去吧,别让孩子等急了。(选自羊城晚报2017年04月24日,作者:钟小巧)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他喜欢吃清明糕,介绍清明糕的做法和祭祀的风俗,交待了清明糕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B小说描写他儿时抢吃清明糕被父亲骂的细节,表现了他对父亲的不满,并为母亲死后不回家做铺垫。C工作后的他年年带妻儿回去品尝清明糕,使得父母逢人便夸他孝顺,从后文可知他不是真正的孝顺。D小说前面写父亲不会做清明糕,结尾却写父亲学做并送来以及用心呵护清明糕,表现出浓浓的父爱。5小说以“清明糕”为线索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
11、明。(5分) 6小说以父亲送来清明糕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与要素有关。这股东风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东北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只有使出狠劲,全面深化改革,由“等靠要”变为“闯改创”,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其中,尤其应抓好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从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使老工业基地成为创新创业沃土。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2、,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四是坚持多轮驱动,既依靠创新创业,又扩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扩大出口和消费,合力拉动经济增长。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人口结构。(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07月22日07版)材料二:东北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竞争力的下滑,既与中国已经进入由中高速增长到次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也与全球经济周期以及逆全球化的外部因
13、素有关;既与东北地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的特性相关,也与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特征有关,是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因此,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只是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一个缩影,是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1月25日07版)材料三:国家发改委2016年11月17日举行的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指出,当前,东北经济仍在筑底。对东北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用20个字来概括: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困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总的来看,我们认为东北经
14、济处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再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期)材料四: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东北经济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走出困境,着重指出要抓好五个方面。B材料二分析东北经济下滑的原因,指出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当前发展中的问题。C材料三中周建平概括东北经济为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困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D材料四从“各省2017年1季度GDP增速较2016年涨跌互现”图中表明东北经济仍然落后。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正是缺乏全面深化改革来激活东北的优势资
15、源与要素所致,且倒逼改革。B要想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创新创业沃土,需要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C东北经济下滑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所以东北经济困境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的困境。 D国家正在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东北经济虽仍在筑底,但不可能再出现大幅度下滑。 E在新一轮东北经济振兴中,辽宁省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终于走出低谷,由负增长变为正增长。 9怎样看待东北经济困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赞字元辅。本名美,后改焉。赞幼聪慧,明宗甚爱之,与诸孙、外孙石
16、氏并育于六宅。暇日,因遍阅诸孙数十人,目赞曰:“是儿令器也。”赞七岁诵书二十七卷,应神童举。明宗诏曰:“都尉之子,太尉之孙,幼能诵书,弱不好弄,克彰庭训,宜锡科名,可特赐童子及弟。仍附长兴三年礼部春榜。”世宗南征,初遣赞率师巡警寿州城外,俄命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世宗归京,留赞与诸将分兵围寿春,赞独当东面。诸将战多不利,赞独持重,自秋涉冬,未尝挫衄。及受诏移军,尺椽片瓦,悉辇而行,城中人无敢睥睨者。会吴遣骁将鲁公绾帅十余万众溯淮奄至,跨山为栅,阻肥水,俯瞰城中。时大军已解围,赞与大将杨承信将轻骑断吴人饷路,又独以所部袭破公绾军,为流矢所中。世宗再征寿春,命造桥涡口,以通濠、泗。令骑帅韩令坤董
17、其役,俾赞副之。属霖雨,淮水涨溢,濠人谋乘轻舟奄焚其桥,赞觇知之,设伏桥下。濠人果至,赞令强弩乱发,杀获甚众。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遂拔其羊马城,刺史唐景思死焉,团练使郭廷谓以城降。世宗诏褒美之。淮南平,以战功多,授保信军节度。赞入视事,尽去苛政,务从宽简,居民便之。兴国二年,来朝,未见而卒,年五十五。赠侍中。赞颇知书,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驭众有方略。其为政虽无异迹,而吏民畏服,亦近代贤帅也。(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
18、/遂拔其羊马城B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遂拔其羊马城C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遂拔其羊马城D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遂拔其羊马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童举”,又叫童子举,经考试得官或赐出身者,称神童。B“春榜”,因为殿试是在春天,又称“春试”“春闱”“春榜”等。C“节度”是官名,三国时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 D“视事”是指旧时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19、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赞自幼聪明,深得明宗喜爱。赵赞七岁诵书二十七卷,参加神童举考试;明宗把他与诸孙、外孙一同养育在六宅,称赞他能够成材。B赵赞有勇有谋,多次立下战功。围攻寿春时,赵赞独当一面,不曾挫败,侦察得知濠人图谋烧桥,在桥下设下埋伏,杀死和俘获很多人。C赵赞为官仁厚,深得吏民敬服。赵赞处理事务,去除苛政,追求宽厚简易,居民为此感到方便。虽无特殊的业绩,却是近代的好统帅。 D赵赞知书达礼,待人接物得体。赵赞读书很多,喜欢作诗,容貌举止从容文雅,接待士大夫一定要按照礼节,指挥下属必定有谋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幼能诵书,弱不好弄,克彰庭训,宜锡科名,
20、可特赐童子及弟。(5分) (2)赞与大将杨承信将轻骑断吴人饷路,又独以所部袭破公绾军,为流矢所中。(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壶中九华诗苏轼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注】苏轼南迁之时,在鄱阳湖口见李正臣藏石“壶中九华”,十分喜欢,写成此诗。玉女窗,嵩山古迹之一,宋时已不存在,传说汉武帝于此窗中见到玉女(仙女)。仇池:是苏轼在扬州所蓄异石。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写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
21、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从眼中消失。B“翠扫空”是说苍翠的山色,就像画家用大笔横扫,涂抹在广阔的天宇中的一幅画图。C第三句说苏轼虽被贬千里之外的岭南,但他却不觉得愁苦,以此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之情。D“太孤绝”照应“失云峰”,使得全诗内在的抒情脉络贯串一气,抒写了诗人的孤愤之情。E壶中九华是一个“广袤尺余”的石山,经过诗人吟咏,此石和仇池石一样传为石中珍宝。 15这首诗的颈联历来为后人传诵,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描写了春夏两季山间的美景。(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中,表达了词人对英雄刘裕充满无限景仰之情的句子是:“ , , 。”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桑骂槐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七国集团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孔令辉曾经收到过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几个电话短讯,要求他致电回复,但当时孔误会这些只是金沙的推广宣传活动,故不以为然,未有理会。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
23、演,“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金若曦两年前加入了孔院舞蹈俱乐部,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她如今能把“傣家小妹走过来”表现得栩栩如生。企业如果对外投资不注重提高质量效益、不注重风险防控,就有可能遭受挫折,甚至铩羽而归,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落地生花。B围绕“朗读与视觉:人文、历史与危机”为主题,知名主持人董卿与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单世联、张涛甫、陈恒等各抒己见。C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
24、者人数多达6亿以上,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D面对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不仅需要从法律层面立规矩,还需要平台加强自律、网民主动监督,更需要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宝玉见黛玉心中不快,便安慰道:“贤兄新得一书,你我一并研习,不知可好?”B卑职路经此地,不知贵地风俗,冒昧打搅,还望各位多有担待。C贵公司发展前景不错,给我的薪酬也很高,那我就屈就了。D有缘与您相识,深感荣幸。蒙惠书并赐大著,更让我无比感激。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干性溺水是上岸之后发生的溺水现象
25、。“干性溺水”一般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 。孩子经常在不知不觉间把水呛到肺里, ,但随着时间的推迟,肺功能就会越来越受到影响,并有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 ,后果不堪设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科研人员一旦有了独立创业的念头,必须要客观冷静地评估技术价值,更加重视市场、销售和团队合作。因为只有有了创业的念头才能激发和调动创新积极性,而科研人员有了商业知识和经营本领,就能实现技术和市场需求对接,就一定能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不是只有有了创业的念头才能激发和调动创新积极性。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26、作。近日,一段杭州大爷怒怼西湖游泳男子的视频引起热议。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大爷认为“西湖不是你一个人的,游泳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游泳的男子很不服气,一直在跟大家争论:“西湖申遗并没有不许游泳这条规定,西湖申遗是为大家服务的。我们已经在西湖里游了几十年了,现在景更美了,水更清了,为什么反倒不能游了?!”对西湖游泳事件,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 答案:C解析:A项,原文“关键在于它的同源而异流”说的是主要原因,不是唯一原因;B项,现存文献无法推断出;D项,继承的是名字,而宫调和词格不相同。2 答案:D解析: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其中
27、第2个“总”,即最后一段,对【耍孩儿】的同源而异流进行总结说明。3 答案:B解析:文中是说“似亦出董西厢”。4 答案:B解析:“并为母亲死后不回家做铺垫”错,母亲死后他不回家是因为父亲不会做清明糕。5参考答案:小说以“清明糕”为线索,使情节更集中、更简洁;(2分)小说围绕“清明糕”谋篇布局,可以集中描写人物,使小说父子亲情的主题更突出。(3分)6参考答案:小说以父亲送来清明糕结尾,从情节上来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形象上来看,更好地突出了父亲慈爱的形象。从主题上来看,更好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和孙子的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B解析:概括不全,无须刻意放大或扭曲的是:发展中
28、的问题,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8 答案:BE解析:A项,原文是说“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与要素有关”;C项,材料中并没有说这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的困境”;D项,原文是说“可能性不大”,不是“不可能”。9参考答案:辩证地看待东北经济困境:理性分析东北经济困境形成的原因,东北经济困境是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找出东北经济摆脱困境的方法,面对东北经济困境,挑战与机遇并存,既要看到问题,更要抓住机遇,要有信心,不能悲观失望。在国家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下,全面深化改革,抓好各个方面,东北经济就会稳
29、步增长,就能逐步走出困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 答案:C解析:A项,“趣濠”指赶往濠州,不是人名,故“趣濠”后要断开;B项,“矢集于胄”指弓箭射在了头盔上,不是“矢集于胄中”,故“胄”后要断开。D项,结合语境,能够知道“遂”,不能讲作“成功”,而应该讲作“于是”,这样,“遂”该用在句首,也就是在“遂”前断开。因此答案选C。11 答案:B解析:不是殿试,应是会试。12 答案:B解析:“在桥下设下埋伏”是在世宗第二次征讨寿春时,不是在围攻寿春时。13参考答案:(1)赵赞幼年能诵读诗书,年少不喜好玩乐,能够遵从父训,应该赐给功名,可以特赐童子试考中。(关键词“好弄”“克彰”“锡”“及第”的
30、翻译各1分,句意1分。)(2)赵赞与大将杨承信率领轻骑切断吴人运粮的道路,又独自率领自己的部队打败鲁公绾的大军,被飞来的乱箭射中。(关键词“将轻骑”中的“将”及“断”“袭破”和被动句“为流矢所中”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赵赞字元辅,本名美,后来改名。赵赞自幼聪明,明宗非常喜爱他,与诸孙、外孙石氏一同养育在六宅。闲暇时,全部看望孙子们数十人,看着赵赞说:“这个孩子能成材。”赵赞七岁诵书二十七卷,参加神童举考试。明宗下诏说:“都尉的儿子,太尉的孙子,赵赞幼年能诵读诗书,年少不喜好玩乐,能够遵从父训,应该赐给功名,可以特赐童子试考中。附长兴三年礼部春榜。”世宗南下征伐,先派遣赵赞率领军队
31、巡视警戒寿州城外,不久任命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世宗返回京城,留下赵赞与诸位将领分兵包围寿春,赵赞独自抵挡东面。诸位将领作战大多不利,唯独赵赞谨慎为重,从秋到冬,不曾挫败。等到接受诏命转移军队时,零碎木料砖瓦都装车运走,城中的人没有敢轻视的。恰逢吴派遣勇将鲁公绾率领十余万人马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到达,跨越山岭建立营栅,下临肥水,俯视城中。当时大军已经解除包围,赵赞与大将杨承信率领轻骑切断吴人运粮的道路,又独自率领自己的部队打败鲁公绾的大军,被飞来的乱箭射中。世宗第二次征讨寿春,命令在涡口造桥,来打通濠州和泗州。世宗下令骑帅韩令坤管理这项工程,让赵赞担任副手。恰逢长期下雨,淮河水位上涨溢出,濠人图
32、谋乘小船突然焚烧桥梁,赵赞侦察得知此事,在桥下设下埋伏。濠人果然来了,赵赞下令用强弩密集发射,杀死和俘获很多。等到世宗转移兵力赶往濠州时,用牛皮蒙的大盾攻打城池,赵赞亲自督促战斗,弓箭射在了头盔上,虽受重伤,还奋力作战,于是攻下了他们的羊马城,刺史唐景思战死,团练使郭廷谓开城投降。世宗下诏褒奖赞美赵赞。淮南平定后,赵赞因为战功多,被授予信军节度使。赵赞入朝处理事务,全部去除苛政,追求宽厚简易,居民为此感到方便。兴国二年,赵赞来朝见,没有见面就去世,年方五十五岁。朝廷赠官侍中。赵赞读书很多,喜欢作诗,举止文雅,接待士大夫按照礼节,指挥下属有谋略。赵赞为政虽然没有特殊的业绩,但是官吏和百姓都敬服,
33、是近代以来的好统帅。14 答案:CD解析:C项,“他却不觉得愁苦,以此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之情”错,应是“愁苦之情”。D项,“太孤绝”是指作者自己收藏的仇池是孤品,找不到同类,并不是抒写诗人的孤愤之情。15参考答案: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层层见”言山石的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显现出来,使人玩赏不置;“处处通”,写山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的特点。“天池”泛指天上之池,“玉女窗”源于典故,诗人发挥想象,用“天池水”、“玉女窗”构设一个优美的、惝恍迷离的仙境。“层层见”和“处处通”运用叠词,既能够突出壶中九华的情态,使诗句描写细腻,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1
34、6答案:(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2)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17答案:C解析: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用在句中正确。指桑骂槐: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用在句中不合语境,应用“指手画脚”。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用在句中不合语境,应用“不以为意”。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用在句中正确。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句中用错对象,应用“惟妙惟肖”。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用在句中正确。18 答案:D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把“自”放在句首;
35、B项,句式杂糅,删去“为”字,或把“围绕”改为“以”;C项,语义重复,删去“以上”。1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通过分析,A项中的“贤兄”一般指对对方的敬称,句中应用“愚兄”。B项中的“卑职”专指对上级的自称,用在句中不得体。C项中的“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用在句中不得体。D项中的“惠书”“拜服”(应删去)运用得体。20参考答案:尤其是孩子身上;起初并不影响各项活动;如果没及时治疗。(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1参考答案:不是有了商业知识和经营本领就能实现技术和市场需求对接;不是有了商业知识和经营本领就一定能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答出一项得2分
36、,答出二项得5分。)22写作指导:从保护西湖来看,西湖的美享誉世界,它不属于一个人,也不单单属于杭州,它是属于全国甚至是世界的。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西湖具有开放、共享的基本属性;只不过,西湖并非哪一个人的“后花园”,不能任其为所欲为。不让游泳爱好者下水游泳,其实是为了保护好这一世界遗产,个人的爱好不能凌驾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之上。从大爷的表现来看,这位大爷气场很足,完全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对失德行为惧怕又止,而是极力劝阻,批评教育,充分展现责任心和正义感。他义正言辞,使得这位男子虽仍不满,却又不敢有更激烈的行为。入情入理,振奋人心,诚恳的一番话惹得路人纷纷称赞,这位男子还敢毫不畏惧地游泳吗?从游泳男子来看,这位男子有浴池不去,偏偏选择来西湖洗澡,既污染了水质,又丢了自己的脸面,怀着执拗的心态不听人劝,伤的是自尊和骄傲。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打着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旗号,把私利当作公利,视公共利益而不顾的做法其实是自私的表现。总之,围绕西湖该不该游泳的争论,不仅要让更多人树立安全意识,还要上升到改变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维护城市形象的层面。如果过分强调个人权利,而不顾公序良俗,个体私利侵占公共空间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到最后,在一个缺乏公共规则的社会里,恐怕“肆意妄为”就会成为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