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测试时间:100 钟卷面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请把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II.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 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这一论述A. 主张人应消极地顺应自然规律B.影响了古代君主治国理政方式C.成为纠正天子过失的理论基础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2. 管仲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子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
2、张“天下之乱也, 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 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A. 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B.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D.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3. 有学者评述汉武帝,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 套。据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贯彻不力B.迎合大一统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C.汉武帝倡导的“有为”政策已实施D.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存在着弊端4. 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
3、 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该理学家 A.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D.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5. 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 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B.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C.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D.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6.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 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
4、门面。”“这句 格言”代表的思想A.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B.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C.重新建立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7. 马丁 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 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8. 军竹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 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做出 这一论
5、断的思想家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伏尔泰D.康德9. 清人李渔在评论元代杂剧时说:“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 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由该评论可知A.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B.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C.元代杂剧缺乏精品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10. 某文学作品在描述三国时期战争情形时说:“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 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据此 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B.火药因战争需要而发明C.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D.火药是造成战争伤亡的主要原
6、因11. 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中的部分内容分类如下表所示。材料说明殷商时代分类人类、人身、 人 伦、 人的活动动物 狩猎 畜牧植物 农事 耕作天象 气候 时间山川 河流 方位战争 兵器服装居住交通文化 娱乐宗教数量 物性比值2017159787.73.63.13.63.6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C.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D.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12. 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其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 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
7、地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3.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 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 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A.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B.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C.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14. 右图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漫画像。下列科学成果或预言与他的理论直接有关的是A. 星光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B. 潮汐成因的正确解释C.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
8、代科学D. 提出量子假说15.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 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 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 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B.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C.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D.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16.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 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 发明 ( 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
9、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C.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17.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 “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B. “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C.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18. “他们努力把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从民主共和政体的表层引入民主政治的核心独立、自 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理想。经过他们几年的倡导,
10、对广大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的 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材料中“他们”的主张是A.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B. “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C.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D.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19.1923年,孙中山说:“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 帮助,故能成功。所以我请鲍君(共产国际代表)做吾党的训练员,使之训练吾党同志。”据此可知 A.孙中山认为“以俄为师”顺应时势B.以联俄为特点的新三民主义已提出C.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俄国革命相关D.中国“以俄
11、为师”集中于军事领域20.大革命期间,张国煮等人反对国共合作;而对于蓬勃高涨的农民运动,陈独秀却说:“农民运动 糟得很过火了。”为此,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报告。这些著作A.帮助中共分析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有效抵制了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C.从理论上指导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D.是毛泽东批评党内错误思想的产物21.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 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A.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
12、阶段B.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D.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2.1954年10月14 0,(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 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 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 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建国初期A.文学研究领域存在保守反动的思想B. “双百方针”遭遇了严重挫折 D.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加剧C.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2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975(年)195019
13、59 62 63 65 66A.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时期取得的成果C.“东方红一号”在时期发射成功D.“南优2号”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24.它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 的朴素的观念。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思潮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向日葵D.格尔尼卡25. 詹姆斯库兰在大众媒介与社会中指出:“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 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
14、来源是唱 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C.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D.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26. 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变迁的深刻总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形成于春秋时代,当时在整个中原文化里,比较多的是忠、信、智、仁、 勇。到春秋末期,在孔子思想中,“仁”成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到墨子那里又突出了“义”,孟 子发展了“义”和“仁”,
15、形成仁义。孟子还把仁、义、礼、智四者发展成为“四德”。经过汉代 统治者推崇,传统价值观里又加了“信”,于是仁、义、礼、智、信等被称为“五常”,成为两千 年来影响中国社会至深的基本价值观。在儒家推崇的“四书五经”里还有一些道德篇目, 比如说孝悌、中和、诚敬,他们跟“五常”一起构成了儒家完整的价值体系,共同支配着中 国人的思想、生活。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扩展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边疆民族地区也逐 渐奉行不悖。材料二 近代梁启超曾著新民说,强调提倡公德,说我们中国人以前讲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 要特别提倡公德。梁启超讲的公德的核心就是爱国、利民。1912年,民国政府提出“孝悌 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立国
16、之本,前四字见于孟子,后四字见于管子。如忠孝,孙中山讲 究忠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能忠君,但可以忠于民、忠于事,为了事业的成功,就算牺牲也 在所不惜,这便是忠。后来孙中山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编自陈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的演进趋势,并说明传统价值观的积 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价值观所呈现的新特点及其历史背景。(5分)27.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 展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
17、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 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 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 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 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行新学制,规定中学堂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外国 语、算学、物理及化学、体操等12门,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占有较大比重。南京临时政府 成立后,取
18、消读经讲经课,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仿照日本、美国学制实行 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开始承认女子受教育权利。摘编自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的比例(% )19501960196519801990199520002004女性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4分)28.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严复在向国人介绍文艺复兴时用了“古学复兴”一词。较多着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 笛卡尔等人及其学
19、问在西方知识史上的成就,他试图通过比较中西学术,用西学的眼光 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学术,达到古今中西融通,保存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吸收西 学、缓进图存的目的。-编自崔春雪博士论文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材料二 胡适认为欧洲15-16世纪的历史,一般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但这一译法“不足以尽 之,不如直译原意也”。照胡适的理解,Renaissance是欧洲各地区改变了中世纪用拉丁文 写作的传统,开始用本民族语言创作文学,以语言再生或文学再生的措施,造就民族国家 I再生的时代。从欧洲反观中国,胡适把拉丁文与文言并列,而把意大利语、法语等现代国家语言和中国民众口语相提并论。一醐自葛兆光一
20、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材料三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 系“理学”。欧洲步入近代社会以后,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 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胡适对文艺复兴认识的异同。(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理学”和近代欧洲“理性”的不同含义;(4分) 并阐述“理性”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2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沿海及江南等经济富庶之地大都落入了日军之
21、手,再加上口岸 被封锁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后方的粮荒,使得粮价昂贵,囤积之风盛行。为了稳定粮 价,满足军队和公职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国民政府进行了农业税改革。1941年4月,国民 党中央第五届八中全会决议将各省田赋暂归中央接管,并斟酌战时需要,依各地生产交通 状况,将田赋之一部或全部征收实物,同时成立财政部田赋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国最高的田 赋管理机构。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以及政府与粮户之间,都 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分歧,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华民族的特殊时期,各方都作出一定程度的 让步,使改革得以成功实施。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
22、战期间国民政府农业税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农业税改革的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学校教育的新变化。(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对中国女性发展的意义。(4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答案BBBDCB题号141516171819答案ADDBAC78910111213cDAcCDA202122232425DAcA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26
23、. ( 1)趋势:内容体系不断丰富;儒家思想渐居主导;从学术倡导到政府推行;从中原扩展到边疆民族地区。(3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治理;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汗发展;有利于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承。(3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2丿新特点:强调公德;注重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变。(2分)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思想价值观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与革命的推动。(3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27. ( 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徳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4分)(2)变 化: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课程,弱化儒学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而不是封建官吏;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4分)(3)意义:整体上提高了女性的文化素质;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男女平等,为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做岀了贡献;女性更多的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28.(1)不同点:严复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偏重于其对西方传统学术的发扬光大,胡适偏重于其在各国现代语言及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严复主张学习西学,宣传维新变法思 想,希望中国通过改良道路实现近代化,胡适提倡新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以此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