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65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9页
2012届步步高化学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13化学实验综合应用.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题点剖析题点 1 化学试验的评价【真题导航】1(2011广东理综,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 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 Mg的活泼性B将 NaOH 溶液缓慢滴入 MgSO4 溶液中,观察 Mg(OH)2沉淀的生成C将 Mg(OH)2 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 Mg(OH)2 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 MgCl2 固体方法指导 此题以镁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基础考查化学实验知识。将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A 错;N

2、aOH 溶液缓慢滴入 MgSO4 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SO4=Mg(OH)2Na2SO4,B 对;过滤时浊液不能直接倒入漏斗中,应用玻璃棒引流,C 错;加热蒸干 MgCl2 溶液时,由于镁离子的水解,其最后得到的是氧化镁固体,得不到无水 MgCl2 固体,D 错。本题考查了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评价。答案 B 2(2011广东理综,23 改编)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实验: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实验:酸性 KMnO4 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实验:微热稀 HNO3 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

3、丁达尔效应ABCD方法指导 苯层中的溴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褪色;中浓硫酸使蔗糖碳化,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中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广口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 B聚焦题点 关于实验的评价,主要包括物质制备方案的评价、物质性质方案的评价、物质检验方案的评价,主要涉及对实验原理、操作、安全评价方面的考查。载体透析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对实验方案进行的价值判断,这种评价基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融会贯通,对实验手段优劣的辨析,通过分析和综合,比

4、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和考查,突出对实验方案的全面理解和判断,其中主要是对方案的简便性、可行性进行评价。(1)对实验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只有合理且切实可行的方案才有意义。可行性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实验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理论上要科学合理;操作上要简单可行。(2)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评价一种实验方案,不仅要从科学性(包括原理、操作)上判断是否可行,还要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合实际。(3)从环保角度评价防止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控制“三废”的排放,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不可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点集训】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思路引导

5、 原理是否可行 装置有没有安全隐患 现象是否明显 逐项分析正确答案解析 反应速率的测定可以用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来测定,然后用单位时间内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O2 能被 NaOH 溶液反应掉,使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烧杯中的溶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烧瓶形成喷泉;NH3 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则空气会进入到气球中使气球在烧瓶内膨胀;NaHCO3 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难分解,所以 Na2CO3 应在外管,NaHCO3 应在内管,受热时内管中的碳酸氢钠先分解生成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 受热易分解。答案 D2下

6、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过滤法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 FeCl3B用 25 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20.00 mL Na2CO3 溶液C向某溶液中滴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SO24D将 Na 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解析 Fe(OH)3 胶体与 FeCl3 溶液的分离方法是渗析;Na2CO3 溶液水解显碱性,且滴定管准确度为 0.01 mL;HNO3 能将 SO23 氧化成 SO24,干扰 SO24 的检验;Na 与 H2O 反应后再与 CuSO4 反应,2Na2H2OCuSO4=Cu(OH)2H2Na2SO4。

7、B题点 2 综合实验过程的分析的考查【真题导航】3(2011北京理综,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 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 BaSO3 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 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 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 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 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 B、C 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C 中白色沉淀是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 SO2

8、具有_性。(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4)分析 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乙在 A、B 间增加洗气瓶 D,D 中盛放的试剂是_。进行实验,B 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 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方法指导(1)铜与浓硫酸的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2)由

9、于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沉淀为 BaSO4,在 SO2 转化为BaSO4 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 SO2 是还原剂。(3)棕色气体为 NO2,所以反应为 2NOO2=2NO2。(4)根据题意可知甲是为了除去装置中的氧气,乙是为了除去白色酸雾。具体操作为:甲通 N2 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乙洗气瓶 D 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 NaHSO3 溶液。甲:SO24 Ba2=BaSO4,乙:2Ba2 2SO2O22H2O=2BaSO44H。现象不同的原因: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 O2 的量。(5)综上可得结论: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 沉淀。答案(1)Cu2H2SO4(浓)=

10、CuSO4SO22H2O(2)BaSO4 还原(3)2NOO2=2NO2(4)通 N2 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 NaHSO3 溶液甲:SO24 Ba2=BaSO4,乙:2Ba2 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 O2 的量(5)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 BaSO3 沉淀聚焦题点 此类试题往往涉及大量实验现象的描述、原理的分析、数据的处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载体透析 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思路(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

11、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

12、绘制变化曲线等。【对点集训】3(2010重庆理综,27)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加热玻璃管 2 一段时间后,挤压 1 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 2 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为保证在装置 4 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 3 应装入_;若取消 3,在 4 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4)为实现氨的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 5 替换装置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 X 为_(只写一种),Na2O2 的作用是_。解析(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催化剂4NO6H2O。(2)

13、停止加热后催化剂 Cr2O3 仍能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是一个放热反应。(3)经过装置 2 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NO、O2、NH3、水蒸气,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和水反应生成 HNO3,NH3 和HNO3 反应生成了 NH4NO3,该反应有大量白烟生成。要在装置 4 中看到红棕色的 NO2 气体,必须要用一种试剂吸收掉 NH3和水蒸气,而浓 H2SO4 正好符合题意。(4)装置 5 与上面题目中的其他装置相比较,该装置要提供 NH3和 O2,故和装置 1 相类似,加热时既能提供 NH3,同时又能和 Na2O2 反应产生 O2 的物质是 NH4Cl。答案(1)4N

14、H35O2=催化剂4NO6H2O(2)放热(3)浓H2SO4 生成的 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和水反应生成HNO3,NH3 与 HNO3 反应生成了 NH4NO3(4)1 NH4Cl 与 HCl 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题点 3 实验方案的设计【真题导航】4(2011新课标全国卷,2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

15、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 CaH2 生成。写出 CaH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方法指导 从题给装置图分析制备氢化钙的原料是氢气和金属钙,制备出的氢气需要先净化HCl 气体用 NaOH 溶液吸收,再干燥选择浓硫酸,盛有无水 CaCl2

16、 的干燥管连接在装有钙的大玻璃管上,防止外界的水蒸气干扰实验。(1)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 ie,fd,cj,ka。(2)氢气易燃烧,反应开始后应先检验其纯度,再加热钙进行反应。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此时要保证继续通氢气,防止倒吸入空气,影响氢化钙的纯度,充分冷却后再关闭活塞停止通氢气。所以顺序为 BADC。(3)氢化钙中氢元素为1 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aH22H2O=Ca(OH)22H2。活泼金属 Ca 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产生类似现象。(4)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氢化钙中含有氢元素,区分它们需在干燥环境中,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中,观察产生

17、的现象不同进行区别。(5)氢化钙为固体,携带方便。答案(1)ie,fd,cj,k(或 k,j)a(2)BADC(3)CaH22H2O=Ca(OH)22H2 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取适量固体,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体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观察到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该固体为氢化钙;若观察不到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则说明所取固体为钙(5)氢化钙是固体,便于携带聚焦题点 通过近两年高考试题看,关于无机实验设计题的考查内容为填写化学方程式、选择仪器(或连接装置)、评价或选择实验方法、简述实验设计的步骤、解释实验原理或结论。载体透析 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

18、原则:条件合适,操作方便;原理正确,步骤简单;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即从多种路线中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2性质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3性质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是求证物质具备的性质,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性质实验方案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对

19、点集训】4(2010山东理综,30)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FeS、SiO2 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 W 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 SO2的方法是_。(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 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 A 产生SO2,按 气 流 方 向 连 接 各 仪 器 接 口,顺 序 为a_f。装置 D 的作用是_,装置 E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 X 中加入过量_,充分反应后,经_操作得到溶液 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

20、得到绿矾。(4)溶液 Z 的 pH 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方法为_。若溶液 Z 的 pH 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思路引导 阅读流程和问题明确考查内容根据制备物质的原理及性质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确定接口连接顺序 根据要求正确答题。解析(1)检验 SO2 气体一般情况下是将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2)装置 B 为收集装置,C 为干燥装置,D 为防倒吸装置,E 为尾气吸收装置。(3)加过量铁屑,使溶液中的 Fe3全部转化为 Fe2,把剩余的铁屑过滤除去。(4)pH 减小,聚铁分子式中Fe2(OH)n(SO4)30.5nm 的 SO2

21、4 就增多,OH就减少,利用极限法,Fe(OH)3 和 Fe2(SO4)3 质量相同时,Fe(OH)3 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大,所以 pH 减小,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答案(1)将气体通入少量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则该气体为 SO2(2)d e c b 防止倒吸 吸收多余的 SO2(3)铁屑 过滤(4)将 pH 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点在 pH 试纸的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 低或小命题预测 1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

22、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 NO2 和N2O4 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 H2O2 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FeCl3 溶液探究 FeCl3 溶液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 蔗糖水解时,稀硫酸作催化剂,而CHO 的检验须在碱性溶液中,所以需先加 NaOH 中和 H2SO4,调成碱性溶液后,再检验CHO(葡萄糖)的存在。答案 C2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用过量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制绿矾(FeSO47H2

23、O)B铜与浓硫酸反应制 CuSO4C过量的 Fe 与 Cl2 反应制 FeCl2DMnO2 与稀盐酸反应制 Cl2解析 A 中 FeH2SO4=FeSO4H2;B 中 Cu2H2SO4(浓)=CuSO4SO22H2O,产生污染性气体SO2;2Fe3Cl2=点燃 2FeCl3,无法制得 Fe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A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 BaCO3 固体中混有的 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 FeCl2 溶液中混有的 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 C

24、u 粉中混有的 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解析 CO2 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 CO 不可以,故 A项错;盐酸可以将 BaCO3 除去,但不能溶解 BaSO4,故B 项错;C 项,2FeCl3Fe=3FeCl2,过量的铁粉过滤即可除去,正确;Cu 和 CuO 均可以与稀 HNO3 反应,故D 项错。C4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称取 3.65 g 样品置于双通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_;加

25、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打开活塞 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计算。(2)步骤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 题,可 选 用 下 列 装 置 中 的 _(填 字 母)连 接 在_(填装置连接位置)。(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乙装置的质量(g)丙装置的质量(g)加热前80.0062.00加热后80.3662.88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不再有气泡产生时(2)将装置中生成的 CO2 和 H2O(g)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3)D 活塞 a 前(

26、或装置甲前)(4)Co3(OH)4(CO3)2审题与答题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选择题的审题技巧与答题方法纵观近几年的理综化学试题,实验选择题常涉及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殊试剂的存放以及化学实验安全等。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化学常用仪器:(1)要注意常用仪器的形状和规格。(2)注意“零”刻度,如滴定管、量筒(无零刻度)、托盘天平、温度计等。(3)注意精确度,如托盘天平、滴定管、量筒等。(4)注意相似仪器的细微差别,如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的差别;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的差别;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差别等。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审题时要注意每种操作的关键点。如,稀释浓

27、硫酸要注意顺序;气密性检查要注意形成密闭体系;分液操作要注意上层液体、下层液体取出方法等。3化学试剂的存放:要注意特殊试剂的存放。如 Na、K的存放(防氧化);白磷的存放(防氧化);浓 HNO3 的存放(防分解),碱液的存放(防粘结)等。4化学实验安全:审题时要注意:(1)点燃可燃性气体,是否做到防爆炸。(2)加热液体混合物,是否做到防暴沸。(3)制取有毒气体,是否做到防中毒。(4)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水吸收气体,是否做到防倒吸。(5)制取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是否做到防污染。【例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解析 向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在

28、溶液表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与空气接触,由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沉淀,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这个过程变化很快,无法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的操作是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插入新制硫酸亚铁溶液液面以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A 选项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 选项正确;开始排出的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后会发生爆炸,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正确的操作是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C 选项错误;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混合后放出大量的热,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正确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D 选项错误。答案 B错因分析 本题易忽视氢氧化亚铁与

29、空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 还 原 反 应,反 应 方 程 式 为4Fe(OH)2 O2 2H2O=4Fe(OH)3,错选 A。考向预测1(2011海南,2)用 0.102 6 molL1 的盐酸滴定25.00 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 mL 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仪器的结构与精确度。滴定管“零”刻度在上,自上而下,刻度增大,滴定管读数精确到 0.01 mL。B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制取乙酸乙酯时,应先将乙醇、乙酸混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B酸碱中和滴定

30、时,应先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C配制 SnCl2 溶液时,应先将 SnCl2 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后加水稀释D用分液漏斗滴加溶液时,应先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解析 审题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颠倒对实验有何影响。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另一液体中,边加边搅拌,A不正确;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B 不正确;分液漏斗使用时,应先打开上口玻璃塞,后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D 不正确。C3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玻璃瓶中C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D金属锂应存放在煤油中防止被氧化解析 在学习常

31、见试剂的保存方法时,要注意一些特殊试剂的存放。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保存在塑料瓶中;保存液溴时为了减少液溴的挥发,在液溴上加水水封;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而应保存在石蜡中。B4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B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手指划破,应立即用浓 FeCl3 溶液止血C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失火,可用水浇灭D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解析 在实验操作中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会处理实验事故。A中金属钠着火应用砂子扑灭,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因为 CO2 能和钠继续反应;FeCl3 遇水可水解生成 Fe(OH)3 胶体,中和血红蛋白胶粒所带的负电荷,使血液凝固而止血;酒精在桌面上失火后,若用水浇,会使酒精流到别处而造成大面积着火,应该用湿布覆盖;D 中应先移出导管。B返 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