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64523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马铃薯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用途广泛,在欧洲历史上多次缓解了饥荒。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是在()A.15世纪末B.16世纪中叶C.16世纪末D.17世纪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故C项正确。2.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很多物种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发展。下列物种中由美洲传入欧洲,经改良培育后又从欧洲传回美洲的作物是()A.玉米B.马铃薯C.甘薯D.番茄答案:D解析: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只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改良培育,番茄逐

2、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故D项正确。3.新航路开辟后不但美洲作物外传到欧洲乃至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很多欧亚作物也传入美洲。下列作物传入美洲后,成为美洲主要粮食作物的是()A.大麦B.小麦C.南瓜D.粟答案:B解析: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故B项正确。4.明朝时,江浙、福建一带大量引种甘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棉花是种植地域最广的经济作物,在政府的鼓励下,出现“地不分南北,遍种于天下”的情况。这说明当时()A.农产品结构变化明显B.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C.南北的饮食结构趋同D.明政府强力干预

3、经济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时,高产粮食作物被引种、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这说明明朝的农产品结构有了新变化,故选A项;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棉花的广泛种植,只能说明衣食有所变化,无法推断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排除B项;题干材料只反映了甘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在江浙、福建一带大量种植,体现不出中国南北方人们的饮食结构趋同,排除C项;“在政府的鼓励下”不能等同于政府强力干预,排除D项。5.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A.引起欧洲所谓的价格革命B.促进饮食文化全球化推进C.提高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D.丰富了食物

4、供应的品种和数量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与欧洲的价格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物种交流出现了高潮,这会丰富人们的食物种类,但不一定会促进饮食文化的全球化推进,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洲际物种交流对疾病的影响,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故D项正确。6.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有多个别称,其中“物种大交换”的说法与下列哪一项关系最为密切()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科学革命D.资本原始积累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时需要注意“物种大交换”属于商品流通领域,与价格革

5、命、科学革命、资本原始积累没有直接联系,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玉米这一美洲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商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摘编自潘锦云、殷功利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6、(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由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参考答案:(1)现象: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等。(2)内涵: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A.丝绸B.瓷器C.玉米D.葡萄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非的联系扩大,与美洲建立了新的联系,所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在西欧市场上的出现最能体现时代特色,故C项正确。2

7、.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改变了传统的饮食习惯,这一现象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明朝的对外开放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亚洲人口的膨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作物外传并促进了“餐桌革命”的出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3.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而小麦、水稻、甘蔗、葡萄等作物,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

8、洲人的社会生活。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A.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资产阶级革命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题干材料中“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而小麦、水稻、甘蔗、葡萄等作物,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正确。4.新航路开辟后,一种辛辣调味品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这一调味品就是我们熟识的辣椒,其原产地在()A.美洲B.欧洲C.亚洲D.非洲答案:A

9、解析: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故A项正确。5.下面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格兰被称为“国王的水果”。该油画反映了()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洲际物种交流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洲际物种交流。题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南美洲的菠萝在英国培育成功,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洲际物种交流,故选A项;题干材料仅说

10、明菠萝在英国培育成功,无法体现出南美洲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167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6.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明清时期人口激增,这导致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地解决了人口饥饿

11、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A项符合题意;B项中“明初”与题干材料时间“16世纪中叶”不符,故排除;精耕细作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作物品种的改善等方面,仅从高产作物的引进并不能说明精耕细作走向成熟,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是海禁和闭关自守,排除D项。7.清朝汉中府志记载:“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玉米),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这一变化说明()A.人们种植以追逐利益为主B.玉米更适合人们的口味C.清朝玉米种植得到推广D.外来物种完全取代本土物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由以粟谷为主到以玉米为主,主要原因是玉米适应

12、性强,属于高产作物,但不能因此就推断出人们种植以追逐利益为主,排除A项;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人们口味的变化,排除B项;玉米的大量种植只能说明这一农作物得到推广,不能得出外来物种完全取代本土物种的结论,故C项正确,D项错误。8.在金庸的小说中曾经多次出现关于外来物种的描述。例如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天龙八部第11回:“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对于这些场景的理解正确的是()A.古代中国人喜欢外来物种B.这些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C.外来物种的传播有利于经济发展D.美洲物种在宋朝时已传入中国

13、答案:B解析:小说中的玉米、辣椒都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才传入中国,而这两部小说都是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故B项正确。9.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答案:A10.17世纪以来,在欧洲的许多地区用马铃薯做的饭菜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这种转变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全球联系影响到人们的社会

14、生活C.经济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D.欧洲民众的生活质量在全球最高答案:B解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出现,美洲的马铃薯等作物流入欧洲,使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这表明全球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11.新航路开辟后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欧洲。马铃薯、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欧、亚、非等地。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物种交流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物种交流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D.物种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洲际之

15、间的物种交流,这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B项正确。12.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经历了由缓慢到快速的过程。如亚欧地区在1500年前后,人口数量约为4.25亿;1700年前后,达到7.1亿;1800年前后,人口数量已经突破9亿。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物种的传入提高了抗饥荒能力B.欧洲的医学技术得到快速提高C.欧洲社会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D.欧洲社会人口死亡率大幅减少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在亚欧地区的传播,促进了亚欧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抗饥荒能力也随之提高,因而加速了亚欧地区人口的增长,故A项正确。二

16、、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材料二明朝时甘薯开始引入我国种植,由于明清时期天灾不断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并且甘薯有易活、高产、稳产、耐旱、抗虫害等优点,在政府官员的大力倡导下,甘薯得到迅速传播。明清时期甘薯的引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也对生产力与

17、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粮食单产增加,促使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摘编自庞兰明清时期甘薯在我国的引种、传播和影响(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薯引入我国后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理解:各地文明的汇合交融;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密切。(2)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所发展与变化;粮食产量增加;荒地得以开垦,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人们抗饥荒能力增强。消极影响: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

18、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甘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甘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参考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