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636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8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从“战时共产主”到“斯大林模式”(2016江苏单科,19)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择题,3分(2014江苏单科,1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选择题,3分(2012江苏单科,17)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特点选择题,3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2015江苏单科,19)斯大林模式下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选择题,3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15江苏单科,18)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选择题,3分(2014江苏单科,16)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选择题,3分(2013江苏单科,2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评价非选择题,15分(2012江

2、苏单科,23)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背景非选择题,5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2江苏单科,23)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原因、作用和实质非选择题,9分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江苏考试说明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知识点一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具体原因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3特点:范围广泛;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3、4影响(1)对各国(2)对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5对策: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导致危机恶化。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罗斯福当选总统。2措施(1)金融(2)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3)农业: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4)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3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

4、影响(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民主,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期。考向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应对措施及教训史料研读史料一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经济大萧条研究史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

5、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史料三“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1史料一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29万家企业破产”说明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2史料二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说明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6、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3史料三中“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等信息说明胡佛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了干预。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大危机源于美国并在短时间内波及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美国经济发达,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提示:(1)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2)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史论归纳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

7、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2)教训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命题分析考法1运用图文材料,考查对经济大危机影响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影响巨大。高考经常运用图文材料,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特征、影响。解答这类题目注意置

8、于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考法2从胡佛的应对措施角度命题。面对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美国的胡佛总统仍然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高考命题注意对胡佛措施的分析评价,从指导思想、具体举措,分析评价胡佛政府政策的弊端及教训。1(2016江苏南通、扬州、泰州调研)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从外国到中国,人们都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学者以往多从社会制度上寻找,近年来则侧重于从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和特征上去找原因,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当时的财富过于集中、经济过热、疯狂的股票投机等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不可能取得

9、定论B社会制度分析方法已无法解释经济危机C历史研究需要尽可能做到客观全面D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更接近于历史真相解析材料中“人们都有不同的解释”表明对其研究的深入,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正确的认识,不可能取得定论过于武断,故A项错误;社会制度分析方法也是研究方法之一,“研究重点”的变化不等于“无法解释”,故B项错误;材料中“人们都有不同的解释以往多从社会制度上寻找,近年来则侧重于从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和特征上去找原因,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等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多样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等具体的经济问题上”表明近年来侧重于具体问题,历史真相既需要微观具体,也需要宏观视野,

10、相辅相成,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江苏扬州质检)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析A项符合图二反映的状况,C项符合图三反映的状况,D项符合图一反映的状况。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物价下跌而不是上涨,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现象,B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答案B考向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史料研读史料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

11、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史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摘自美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史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

12、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史料一信息“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史料二中“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为日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3史料三信息“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消极影响;“客观效果”说明新政的积极作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提示:(1)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13、。(2)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干预的手段有哪些?提示:(1)措施:举办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史论归纳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4、,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2运用多元史观认识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

15、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命题分析考法1从罗斯福新政内容角度命题。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解题时一般根据具体事例,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回答。考法2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角度命题。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实质是加强国家干预形式,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

16、深远影响。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史料,结合相关史实分析。1(2015江苏单科,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解析19211930年,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19301932年,罗斯福还未上台,美国尚未开始实施新政,故B项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说明政府

17、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表明公共开支增多,故C项错误。由于实施新政,美国逐渐度过经济大危机,故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接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项正确。答案D2(2014江苏单科,16)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

18、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解析罗斯福新政保护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体现了“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但不能解释“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有缓和劳资矛盾的举措以及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现代国家福利制度,体现了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同样但不能解释“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故B项错误;“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是从经济角度对自由的认识,没有涉及到政治方面,故C项错误;“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凸显了政府的干预,融合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同样强调了政府干

19、预的重要性,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这样一首顺口溜:“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选A。答案A2“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

20、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答案A考向二罗斯福新政3(2016江苏泰州一模)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

21、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恢复了银行信誉B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D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解析材料强调调整金融体制,有利于恢复银行信誉,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众对银行信心增加,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炉边谈话”还不能彻底克服经济危机,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仍然存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民众对银行信心增加,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4(2016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1933年3月,上任不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并在3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7月1日,距

22、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是()A扩大就业机会 B缓和社会矛盾C恢复发展生产 D保护资源环境解析材料中“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表明扩大了就业,故A项正确;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材料中“25万招聘人数”与缓和社会矛盾完全不成比例,故B项错误;“恢复发展生产”与材料中“民间资源保护队”不符,故C项错误;“民间资源保护队”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但与材料中“这个古怪的决定”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2016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罗斯福说:“

23、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此评价针对的是()A社会保险法案 B紧急银行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农业调整法解析根据题干中“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说明其与社会保险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银行系统,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江苏苏州质检)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

24、导致上述现象()A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B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C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D大力推行“以工代赈”解析材料中罗斯福竞选基金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减少,是因为新政的部分内容触犯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A项促进了美国商品的出口,对垄断资本家有利,故A项错误;B项有利于缓解农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对农业的补贴维护了农业资本家的利益,故B项错误;C项虽然缓和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但对工人合理权益的维护,客观上激起工业资本家的不满,故C项正确;D项增加了工人的就业,与资本家的不满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2016江苏南京、盐城统考)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

25、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新政()在美国社会遭到抵制部分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可知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可知正确;“新政加剧美国的经济危机”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可知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8(2017江苏苏州模拟)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

26、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A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D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解析材料“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体现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B项正确。答案B9(2013江苏单科,23)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图表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

27、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

28、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_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_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

29、:(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

30、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根据曲线图的时间范围可以判断事件:经济危机、新政。第(2)问,第一小问,从“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中归结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中归结答案;第三小问,从强调个人因素来看,要从人文精神角度分析。第(3)问,史实列举对应的改革措施即可,观点据材料信息主要是反映改革存在的不足,找出相应的史实加以说明即可。第(4)问是多角度论证题,可以选取不同的论点从新政措施成功之处和新政的局限不足之处来全面论证。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