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8.39KB ,
资源ID:166214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621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高考蓝皮书新高考卷标准样卷语文试题(二)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高考蓝皮书新高考卷标准样卷语文试题(二)WORD版含解析.docx

1、新高考卷标准样卷(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

2、上也有很大的成就。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晕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样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

3、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摘编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

4、赛宫的园林设计郑时龄 有删改)材料二:余志成(文学报记者):人类能够流传千百年的智慧之花,应该非文学与建筑莫属了!但要系统探究起来,似乎又很不简单。那么,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建筑?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在哪里?赵丽宏(著名作家):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一个时期或几代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美能成为时代的里程碑。文学和建筑,是人类的智慧之花。余志成: 赵老师,记得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你认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赵丽宏: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骑着自行车,沿复兴中路由东往西。无意中抬头远望,视野中出现

5、的美妙景象使我吃了一惊。一轮已经失去耀眼光芒的落日,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喷射着暗红色的光焰,静静地悬挂在天地之间。天空是蓝灰色的,有几缕金色的云霞飘浮在落日周围。使我吃惊的美妙,是落日下的城市轮廓。建筑犹如层叠的山峦,犹如起伏的波澜,让人产生遐想。我想,一个有魅力的城市,最好是依山傍水。依山,自然是靠山而建,城在山里,山在城里,街道盘旋起伏,房屋层层相叠,入夜之后,城市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月交融为一体。傍水,当然是指江海湖泊与城市为伴。水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如果建在海边,那是得天独厚,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这样的城市,沐浴在海风中,视野开阔。景色清朗。楼房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一个城

6、市是不是有魅力,和城市的建筑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大有关系。上海曾经被世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和上海的独特的历史有关,上海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人类创造的各式各样的文化都涌进了这个城市。其中最显眼、最持久的便是建筑。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上海的建筑风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外滩那些欧式建筑,向世人展示的是西方人的智慧和文明,是殖民时代的纪念,尽管它们所代表的岁月是中国人的耻辱,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功。这些用石头垒起的楼房,是那个时代智慧和才华的结晶。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上海的标志。我认为,一幢成功的建筑物,往往汇集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段,建筑如同岁月的纪

7、念碑,一个时代的建筑中,镌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沉积着那个时代的情感,也汇集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眼光和趣味。建筑又如同时代的接力棒,我们可以从城市建筑风格的演变中,探知文化眼光、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进展变迁。(摘编自文学报文学与建筑的城市智慧 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游记、题记中都有关于古建筑的佳作,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建筑论述的角度考量,都成就很高。B红楼梦是在大观园、荣国府、宁国府等建筑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文学,它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以文学艺术语言的方式传达出来。C依山傍水是一个城市具有魅力的先天优势,而城市的主体楼房建筑,

8、有没有独特的风格也是衡量城市有没有魅力的重要元素。D赵丽宏认为上海建筑风格是“千姿百态”的,虽然外滩的欧式建筑所代表的岁月是中国人的耻辱,但其作为建筑艺术,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成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斯干一诗,歌颂了周王宫室的落成,较全面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学与建筑的密切关系。B阿房宫赋是唐代杜牧描述古代建筑阿房宫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它兼有文学价值和建筑专业文献价值。C成功的建筑往往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从城市的建筑风格演变中,可以感知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D采访者结合赵丽宏的作品进行提问,

9、这样不仅能让被采访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答得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更加深刻。3材料一中说:“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这样描写“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下列选项中,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和这一建筑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B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C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D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4当被问及“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时,赵丽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详细描

10、述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情景。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4分)5赵丽宏创作我向往的城市之美,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请联系材料一中相关论述,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忆平乐冯至六年前,十一月下半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抗战以来,如果说南京失守是第一个挫折,那么武汉撤退显然是第二个挫折了,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人们好像很年轻,报纸上虽然没有多少好消息,同时几乎天天要跑警报,可是面貌上没有一些疲倦。在桂林住了半个多月,全国

11、各地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里发生感应,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我立在船头,当桂林的那些山峰渐渐在我面前消逝时,我心里想,十月的下旬在赣江上,十一月的下旬在漓江上,一东一西,中间隔着四四方方的湖南那么一个大省,但是民船,两个地方却没有一点不同,同样的船篷、同样的船身、同样的船夫撑船的姿势。从空间我又想到时间:在战前,在百年前,漓江上的航行也必定没有多少变化。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至于山水的奇丽还要算漓江。船过了

12、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船慢慢地走着,船上的人没有事做,只有望着四围的山峰。经过长久的时间,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原来船已经走出这“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新的“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这样两天,过了阳朔一直到了平乐。在平乐,我们找到一辆汽车要经过柳州、南宁到龙州去。往南越走越热,临行的前一天,妻的身上穿着棉衣,她说想做一件夹衣预备在热的地方穿,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汽车在第二天清早就要开行。我说,我们不妨到裁缝铺里试一试。我们于是在临江的一条街上买了一件衣料,随后

13、拿着这件衣料问了几家裁缝铺,都异口同音地说来不及了。最后到了一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裁缝恳求:“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袍是一件夹袍,工资无须增加。”“我们也是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我们继续恳求,最后那裁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夹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想不会有什么耽搁。想不到睡得

14、正熟的时候,忽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我睡眼朦胧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裁缝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说一声“一件夹袍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袍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

15、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验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还有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房里,只

16、苦苦地思念起漓江两岸的风光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刻的裁缝。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选自山水)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叙述武汉撤退后,尽管局势不容乐观,但“人们好像很年轻”,脸上也没有倦容,表达了坚决抗日、抗战必胜的信念。B文章写漓江山与水的关系,令人想到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名句。作者这样写眼前景,应该是有所寄托的。C文章说“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是作者同情裁缝处境艰难,特意多给他一点钱,可裁缝只接受应得的工资。D文章中有两处“衣冠”,最后说“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可见作者对某些衣冠人士的强烈愤慨。7下列对文章艺

17、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叙事严肃朴素,抒情谦虚诚恳,给人凝重简练而又朴厚深远的美感。全篇行文风格沉着深婉,朴素隽永。B文章回忆“六年前”的一段往事,并非作者随意下笔,有感即发,而是长时间体验与思索的升华,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酿造出来的。C文章描写漓江“奇丽”的山水,引入诗歌的意象、意境,注重情感哲理的融合,不仅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D文章以“不变”反衬“变”,农夫和手工业者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会变,但有些衣冠人士却敷衍塞责,玩忽职守,胡作非为,变得不成人形。8文章中画横线句说“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

18、重得多”。作者为何会有这种特殊的感觉?请简要说明。(4分)9冯至先生曾经说:“无论在多么暗淡的时刻,山水中的风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闪着微光,使我生长,使我忍耐。”请结合文本,从风景、人物两方面分析“微光”的内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兵运难继,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

19、宗从之,岭表悉定。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竟不讨之。贞观五年,康国请归附。太宗曰:“前代帝王,大有务广土地,以求身后之虚名,无益于身,其民甚困。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人?若劳人求名,非朕所欲。所请归附,不须纳也。”贞观十九年

20、,太宗将亲征高丽,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虽有镇守,终是空虚。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太宗帝范曰:“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忘战则人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践轼蛙【注】,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也?越习其威,徐忘其务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有删改)【注】勾践轼蛙:相传越王勾践出兵伐吴,途见怒蛙,为表示对勇敢精神的尊重,即凭轼为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冯盎若反即

21、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B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C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D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岭表,即岭南。古人认为五岭以南处于中原之外,所以也称岭外。如苏轼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B表疏,泛指臣子呈给皇帝的奏章,表重在进言说事,如陈情表;疏重在分条说明情况,如谏太宗十思疏。C监国,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

22、指皇帝外出时,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近亲代理朝政。D万乘,文中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辆,故称天子为“万乘”,文中的“万乘”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皇帝听从魏征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岭南之地,因此他赞扬魏征的能力出众。B太宗认为战争是不祥的事情,不可轻易发动,苻坚、隋主都是因穷兵黩武而走向灭亡。C唐太宗不求虚名,他担心保护附属国会使本国的百姓疲敝,没有答应康国归附的请求。D尉迟敬德反对唐太宗亲征高丽,太宗虽然认为他说得对,但最终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23、汉语。(8分)(1)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2)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忘战则人殆。14文末唐太宗用勾践和徐偃王事例的用意分别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霜风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秋。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愿补颜行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注】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侂胄北伐之时。北平,指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颜行,队伍的前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中“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

24、紧张的氛围。B第二句中“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只能成为一个只关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无奈。C第三、四句说明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与金人和谈纳贡,另一方面在加强防备,防御金兵。D从全诗看,诗人内心依旧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感到遗憾。16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在对待韩侂胄北伐一事上,陆游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比兴是诗歌常用手法,氓中“_”和“_”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与枝叶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2)荀子劝学通过反向事例

25、“_,_”,指出了心浮气躁的结果,突出了学习用心专一的重要性。(3)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通过对“树叶”“木叶”“落叶”“落木”意象的比较,分析了“落木”这一意象的精妙。这一意象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乡村的鸟儿一年四季无不欢歌,而三春鸟儿的歌声更婉转、清脆。在早春的田野上,你会听到一声声清丽的鸟鸣:“黄虫儿黄虫儿哥哥哩!”黄虫儿的叫声真好听,音色是嫩黄的,仿佛柳树刚刚吐出来的新芽。“黄虫儿”也叫黄鹂,是古诗词中的常客。村里人说,“黄虫儿”就是宋仁宗,身边总有个保驾的忠良臣“

26、铁棒槌”,它浑身黢黑,黄虫儿飞到哪里,它也飞到哪里,一个主儿,一个保镖,总是 。黄虫儿不但喜欢唱美声,巢也筑得 。它们衔来毛发细草,盘结成一个球形,用丝绳儿把球巢吊起来,非常精美。还有水鸪鸪(斑鸠),它和鸽子都属鸠鸽科,但没有鸽子的王者气质。鸽子挺着胸脯,在屋脊上、地上信步,有龙章凤姿的威仪。水鸪鸪的叫声浑厚、柔软、圆润,虽然不像黄鹂那么清丽,但伴着沥沥淅淅的雨声,显得那么柔和温润,甚至都达到温文不俗的境界了。它的叫声顺着瓦垅流淌,顺着屋脊宣发,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是所谓的如应如响,是所谓的 ,是所谓的阳开而阴翕。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7、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相媲美的奇特功效,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 。目前,发酵食品受到不少健康质疑, 。食品发酵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土壤、水源、空气的多种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也会积累下过量亚硝酸盐及有害物质,进而带来潜在的危险; ,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还有,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

28、等都大量含有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公认发酵食品有害健康。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阅读上述材料并提取主要内容,写出表明“发酵食品”特点的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4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一切事情,我

29、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该担的责任。胡适在北大演讲时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无我”是古今始终推崇的理念,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何时无我,何时有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新高考卷标准样卷(二)参考答案1.B【解析】“红楼梦是在大观园、荣国府、宁国府等建筑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文学”曲解文意。文中说“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意思是红楼梦述的是发生在大观园等建筑内的一系

30、列故事,并非指在这些建筑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文学。2.C【解析】A项,从文中看,斯干只写到了古代建筑的形态,并不能较全面地反映远古时期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材料一第3段说的是“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B项,文中只是说阿房宫赋是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名篇,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表明这是其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D项,访谈过程中,采访者就被采访者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目的是让他有话可说,至于回答是否生动形象、思想是否深刻,是由被采访者自身决定的。3.D【解析】红楼梦中,A、B、C三项都是描写“稻香村”的诗句,D项是描写潇湘馆的诗句。4.回应了记者提问中的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创作一事。

31、间接指出城市建筑应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自然而然地转入对魅力城市建筑的特点的正面回答。(评分参考:共4分,每点2分;要点明确,意思答对即可)5.材料一中说“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赵丽宏看到落日下城市的轮廓和层叠起伏的建筑感到惊讶,将其作为描写对象,写成我向往的城市之美。材料一中说“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赵丽宏以看到的城市建筑为载体,抒发了对魅力城市的喜爱之情。(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3分;要点明确,意思答对即可)6.C 【解析】作者多给裁缝一点钱,是对他的守时尽力心存感激,想以此略表心意,不是“作者同情裁缝处境艰难,特意多给他一点钱”。7.D【解析】主客颠倒。文章是以“那些

32、衣冠人士”的“变”来反衬普通老百姓的“不变”,前者为客,后者为主;不是“以不变反衬变”。8.这件夹衣是那位裁缝放弃了休息时间,连夜赶制出来的,凝聚着他的心血。这件夹衣体现了很多人缺少而那位裁缝却具备的认真守时的优良品质,这一点让作者心生感动。(评分参考:共4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风景方面:“微光”指漓江山水等自然景物给予作者的启示,人事虽变化,自然却永恒;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是山水维系了作者向上的心情,使作者忍耐,相信抗战必胜。人物方面:“微光”指像裁缝那样的普通劳动者给予作者的启示,他们认真负责、不计较报酬、恪守信用、待人诚恳的品质,滋养了作

33、者的心灵,令作者感动欣慰。(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策,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A【解析】【解析】“交结远人”中,“远人”作“交结”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D两项。“何因告来数年”中,“数年”表时间,是修饰“告”的,作后置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项。11.D【解析】“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意义相同”错误。“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致万乘之势”的意思是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12.D【解析】“太宗虽然认为他说得对”错误,原文为“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可知不是太宗认为他说得对,而是当朝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13

34、.(1)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军队,他们自己(就会)来归顺朝廷。(评分参考:共4分;译出大意1分,“晓谕”“劳”“致”各1分;意思对即可)(2)土地虽然广阔,(要是)喜欢发动战争,百姓就会凋疲:国家虽然安宁,(要是)忘记了战备,百姓就会懈怠。(评分参考:共4分;译出大意1分,“凋”“邦国”“殆”各1分;意思对即可)14.用勾践的事例告诫臣下要彰显朝廷威仪,鼓舞百姓士气,不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懈怠。用徐偃王的事例告诫臣下只有时刻不忘记战备,才能保国家安全。(评分参考:共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岭南各州上奏报

35、告高州酋帅冯盎反叛朝廷。太宗命令将军蔺漠派数十个州的兵马讨伐他们。魏征进谏说:“中原刚刚安定,战争造成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岭南地区又多瘴疠,兵马远行难以接继,如果不能如愿取胜,后悔就来不及了。况且冯盎如果反叛,就必定趁中原还不安定的时候,勾结远处的人,分派军队占据险要的地方,攻占抢掠州县,设置官署。为什么告发他反叛好几年了,他的军队却没有越出边境?这就说明反叛的形势并没有形成,不必兴师动众。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军队,他们自己(就会)来归顺朝廷。”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岭南全部得以平定。太宗说:“起初,岭南各州盛传冯盎反叛,我决心要讨伐他,魏征多次劝谏,

36、认为只要用恩德安抚他们,不必讨伐,冯盎就会自己来归顺。我采用了他的计谋,不动用兵马就安定了岭南,胜过十万大军的功用,”贞观四年,有官员上奏说:“林邑蛮夷之国,所上奏章中的言辞不够恭顺,请发兵讨伐他们。”太宗说:“兵器是凶器,不得已才使用它。自古以来,凡是穷兵黩武的人,就没有不灭亡的。苻坚倚仗自己兵力强大,一心想要吞并晋朝,发兵百万,一次战争就自取灭亡。隋炀帝也一心想要夺取高丽,连年征发劳役,人民十分怨恨,(他)最后死在匹夫的手中。我现在看到这些,哪能就调兵打仗呢?”最终没有发兵讨伐林邑国。贞观五年,康国请求归附唐朝。太宗说:“前朝的帝王有很多致力于扩展疆土,以此来求得死后能有显赫的虚名,对自身

37、并没有好处,他的百姓也困顿不堪。康国既然来归顺朝廷,有急难的事我们就不得不救助;军队远行万里,怎么可能不劳役百姓呢?如果劳役百姓来求得虚名,不是我所想干的事。康国请求归附的事,不必接受了。”贞观十九年,太宗将要亲自征伐高丽,尉迟敬德上奏说:“皇上如果亲自前往辽东,皇太子又在定州监理国政,洛阳、长安两座京城虽有兵力镇守,终归还是空虚。而且边疆角落里的小国家,不值得陛下亲自出征。请把讨伐高丽的事委托给能征善战的将领,自然可以按时消灭。”太宗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劝谏,但是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意见。太宗的帝范中说:“土地虽然广阔,(要是)喜欢发动战争,百姓就会调疲;国家虽然安宁,(要是)忘记了战备,百姓就

38、会懈怠。百姓调疲不是保全国家的方法,百姓懈怠也不是对付敌人的策略,(武装)既不能完全解除,也不能经常运用。所以农闲时就讲习武艺,是为了熟悉威仪;三年练兵,是为了辨别等级位列。因此,越王勾践给怒蛙敬礼(是为了激励士气),终于成就了霸主的大业;徐偃王废弃武备,终于丧失了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越国经常练习其威仪,而徐偃王却忘掉了武备。”15.B【解析】“敢”是“怎敢”的意思,表示反问语气。16.辛弃疾主要是担忧和告诫。“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固”,辛弃疾借刘义隆北伐失败一事告诫朝廷要有充分准备,不可盲目北伐。陆游则肯定北伐,并为获得的一些胜利而高兴。“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说明陆

39、游看到了北伐中取得的胜利,以及朝廷嘉奖战功之事,而北伐也是陆游孜孜以求的,因而高兴。(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3分;答出态度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1分)17.(1)其叶沃若 其黄而陨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评分参考:共6分,每空1分;添字、缺字、错字,均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可给分)18.如影随形 鬼斧神工 此起彼伏(评分参考:共3分,每空1分;如有其他答案,若符合语境、意思对也可)19.通感。用“嫩黄的新芽”写“黄虫儿”的叫声,以形写声,突出了黄虫叫声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表达

40、了作者对早春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评分参考:共4分;“通感”1分,分析构成1分,表达效果“突出特点”“生动形象”“表达情感”每点1分,最高2分)20.有益于身体健康 原因有很烹饪方式不当也是危险因素(评分参考:共6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21.风味独特;功效奇特;危险因素多;食用应合理;盐分含量大(评分参考:共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给满分)22.【参考答案】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含有大量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认为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这也是公认的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评分参考:共3分,改对一处给1分)【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大量含有盐分”语序不当,应

41、为“含有大量盐分”;二是“大家公认”语义重复,“大家”与“公认”中的“公”重复,可以将“公认”改为“认为”或将“大家”去掉;三是“这也是大家公认发酵食品有害健康”成分残缺,缺少“是”的宾语中心语,根据语境可知应在句末加“的原因”。23.【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老子指出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曾国藩指出“我”不能置身事外,要积极入世,担负起自己该担的责任。胡适指出功绩事业的完成没必要在我一个人身上,但为功绩事业的完成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白浪费。综合材料可知,作文的关键词是“有我”“无我”,考生要准确理解材料中“无我”“有我”的含意。“无我”是不汲汲于名利、不戚

42、戚于得失的境界,讲求的是奉献忘我,推崇的是功名无我。“有我”是面对人生、面对人民、面对国家时,要有我的责任,有我的担当,有我的奉献,奋斗有我,事业有我。从两者关系看,“无我”和“有我”并非相互冲突、相互矛盾,两者之间是相互融合促进、相互转化升华的辩证关系。“无我”是“有我”的前提和基础,“有我”是“无我”的实践和反映。【推荐立意】(1) 追求无我,心无旁骛。(2) 忘我奉献,功名无我。(3) 担当有我,奋斗有我。(4) “有我”的行动、实干,是通往“无我”的必经之路。(5) “无我”的人生境界,需要“有我”的付诸行动。(6) “有我”努力,成就“无我”境界;“无我”情怀,指引“有我”方向。(7

43、) “有我”强调行动,“无我”强调修心。【例文】 世事无我,躬身有我老子在道德经中和佛教杂阿含经中都提到“无我”的理念,诚然世事无常,追求“无我”确实为一种摆脱世间烦恼的方法,但与“无我”相对的“有我”,又该如何处之?我认为,应该做到“世事无我,而躬身有我”。何为“无我”?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佛教杂阿含经中也讲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无”,在佛法看来,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之物是没有一个我的存在的,而人们之所以迷茫,总是在执着有一个我。“无我”在我看来,便是要解放心灵,解开对心灵的桎梏,莫把思想总困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

44、框框当中,超脱思想局限,怀抱包容的世界,接纳自然的观点,来轻松从容的看待事物,为人处事。何为“有我”?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的一切事情,我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这给我们当代青年的启示便是: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当代青年必定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必定要亲自参与这历史的进程,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社会各界各方面发挥个人的作用,贡献个人的力量。面对这一切发展着的事,当代青年投身其中,堂堂正正地挺起胸膛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此谓之“有我”。何时有我?何时无我?“无我”的境界则是个人的修炼,我们必定要在个人的修炼、

45、个人的行为举止、个人的世故却不世故中臻于至善至美的无我境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这不仅指对个人境界与思想的修炼,同时也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贡献与实践。胡适先生在致毕业生中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功不唐捐正所谓此,我们要怀着“功不唐捐”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去,努力不会白费,成功由大家一起见证。习主席曾说:“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这样的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相结合的,正是我们要敬仰与追求的。面对世事变化,需修炼“无我”的境界;躬身实践,则要致力“有我”,在功成之后明白不必在我,却必定有我。故所谓“世事无我,躬身有我”,正是我对“何时无我,何时有我”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青年一辈将用青春来诠释的答案。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愿世事无我、躬身有我,强国有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