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2 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每年举行庆典,“举办升旗典礼”及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保路同志军起义D.同盟会起义解析“台湾地区”将“双十节”作为“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1911 年 10 月10 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其他三件事发生的时间都不是在“双十”日。答案 A2.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之际,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
2、立,并颁布临时约法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答案 C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实行总统制 宪法由国会制定 国民一律平等,国家保护国民的合法权利A.B.C.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临时约法内容及“责任内阁制”这一历史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答案 C4.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3、)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当时辛亥革命已经发生、中华民国已成立一年有余,但国内的农民却不知中华民国为何物,这说明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对农村的影响有限,故应选 C 项。A 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从材料中的“1913 年”可判断此时的革命党人已处于合法状态,因此 B 项有误;材料中的“老农茫然惶然”只能说明老农对辛亥革命缺乏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因此 D 项有误。答案 C5.(2012浙江会考)“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北京的大学生在某次爱国运动
4、中喊出的口号。这次爱国运动是()A.维新变法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一二九运动答案 B6.(2011浙江会考补考卷)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A.70 周年B.80 周年C.90 周年D.100 周年解析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答案为 C 项。答案 C7.下列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北伐战争解析 1927 年 7 月 15 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进入低潮,1927 年 8 月 1 日,南
5、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答案 A8.(2013浙江会考)“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关键词“铁壁合围”“别红都”“强渡湘江”等可知题干反映的事件发生在长征期间,故答案为 C。答案 C9.(2008浙江会考)“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
6、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 题干信息“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了渡江战役,故答案为 C 项。答案 C10.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解析 中共“二大”上才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故 D 项错误。答案 D11.(加试题)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观察右图,这枚
7、印章见证的历史是()A.北伐战争B.工农武装割据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解析 从印章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可以判断是反映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历史情况。答案 B12.(加试题)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的口号响彻解放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政党 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 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A.B.C.D.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 2 道小题,第 13 题 18 分,第 14 题 22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
8、址材料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3 分)(2)这些事件反映出中国人民在探索革命道路上体现了哪些阶段特征?(6 分)(3)材料三反映出怎样的历史现象?(9 分)解析 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对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综合把握,注意尽可能地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答案(1)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2)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9、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3)历史现象:革命根据地发展迅速;革命根据地虽多集中在各省交界处交通不便的南方,但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一大批领导人用实践证明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在 19291932 年得到迅速发展。14.(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变化情况示意图材料二 解放区工作人员把中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上宣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人数的变化呈现什么特点?(4 分)(2)从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敌我力量的变化在 1948 年 7 月至 1949 年 7月这一年时间里最为明显。出现这种明显变化的原因与哪几次战役有关?(8 分)(3)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0 分)答案(1)人民解放军的数量持续增长,国民党军队数量持续减少。(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3)中共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通过土改获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战斗;国民党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