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基础过关课考点展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
2、;(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两次工业革命一方面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世界的瓜分。(3)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两大集团的冲突愈发激烈。(4)军事技术的进步,为开展军备竞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经过(1)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2)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马恩河战役。(3)1915年,战争重心在东线,战略
3、主动权在同盟国:德军深入俄国,但未达目的。(4)1916年,战争重心在西线,同盟国丧失战略主动权: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5)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6)1918年,协约国总反攻,保、土、奥匈投降;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向协约国投降。3.性质(1)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两大集团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而参战的。(2)塞尔维亚、比利时抗击德奥侵略,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4.影响(1)一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同时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
4、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西欧相对衰落,美国进一步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揭开了世界现代史的新篇章,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4)各种新式武器投入使用,推进了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军队编成和军事思想方面的发展。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和平(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一战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同盟国集团迫切需要协调各种矛盾。2.建立(1)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
5、,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随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2)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3.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外交手段对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表面上是“国际和平体系”,实际上是根据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4.评价(1)凡尔赛体系协调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利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2)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6、冲突。(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4)体系内部包含种种矛盾,潜伏着新矛盾,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不可能长久地维护世界和平。(二)国际联盟1.背景(1)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成立国际联盟的设想。(2)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产物。(3)1919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了成立国际联盟的决议。4月28日,通过了国联盟约。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3.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主要活动(1)恢复战后欧洲经济。(2)裁减军备、实行委任统治制度方面发挥重大作用。(3)发放贷款、禁止鸦片和救济各国难民。(4)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的侵略
7、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5.评价(1)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2)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4)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三)维护和平的尝试1.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但该条约也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2.1928年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的签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高涨的和平
8、主义倾向。3.国联裁军会议虽然开过多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不了了之。考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3.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利: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4.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奉行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使法西斯德
9、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则是该政策的集中反映。5.苏联出于自身国家安全考虑,于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向波兰发动突袭;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对德宣而不战,最终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受了沉重打击。2.战争的扩大(1)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的“闪击战”计划,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2)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
10、模。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加强。3.战争的转折(1)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苏军开始战略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出现转折。(2)1942年,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4.战争的结束(1)1943年,北非战事首先结束。(2)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3)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4)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5)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
11、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1.胜利的原因(1)战争的正义性。(2)团结就是力量,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实现了空前的团结。(3)战略指导正确。(4)战争动员有力。2.历史意义(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2)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3)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学术的发展。考点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冷战局面的形成1.原因(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使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
12、局被彻底打破,美国迅速上升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4)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2.表现(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政治上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3)高潮: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国最终分裂。3.影响(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
13、,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局部冲突争端不断。(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4.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2)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二)美苏争霸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2)重大事件1955年5月,苏、美等五国在维也纳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产生了积极作用。1
14、955年7月18日,美、苏等四国在日内瓦开会,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有积极影响。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2)重大事件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把对外战略的基点放在积极进攻上。1972年,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主张对苏联实行“缓和”外交。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把缓和气氛推向高潮。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3)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
15、80年代)(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2)重大事件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提高对苏联的核威慑能力,进而拖垮苏联。1987年12月,美苏签署中导条约,对于降低核战争威胁,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具有重要意义。(3)结局: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考点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2)经过2.越南战争(1)背景(2)经过(3)结果:1975年5月2日,南越全境解放,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取得最
16、后胜利。3.中东战争(1)原因: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181号决议。(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4)概况次数时间原因发起国与参与国结果影响第一次1948年5月以色列的成立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阿拉伯国家失败长期的战争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第二次1956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纠合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英法撤出,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第三次1967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疆冲突以色列向埃及
17、、叙利亚、约旦发起进攻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第四次1973收复失地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埃及、叙利亚夺回部分土地4.两伊战争(1)原因: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教派纠纷、边界和领土争端。(2)经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对伊朗发动攻击,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3)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地区冲突。(4)影响:两伊战争给两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双方均受到惨重的损失,造成了两伊经济的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等大国插手海湾地区创造了条件。5.海湾战争(1)背景(2)概况(3)特点(4)影响考点六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1)创立
18、(2)宗旨与主要机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加普遍和平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目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和托管理事会。(3)维护国际和平的主要活动2.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1)依据(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环境。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一、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
19、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准备了世界大战的技术基础。二、“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
20、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1)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英法等国受到重创。(3)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4)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1)“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2)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
21、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4.思想观念:“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三、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1.不同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形成华盛顿体系2.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
22、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四、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相同点(1)根源: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2.不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形式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责任由其承担对战败国处理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
23、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任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异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不同点建立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力量均势的基础之上调整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大国意图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相同点都是在世界大战的基础上建立的;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
24、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体现了大国意志,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六、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国联联合国是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进行干涉将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同时联合国在处理战败国时按民主原则,具有进步意义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与极
25、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2)材料二中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
26、景,增加材料中没有的内容;第二小问,具体阐述补充内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即可。第(2)问,凡尔赛和约认定一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侵略”引起的,对其公平性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性质评价,从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去阐释。答案(1)补充: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理由: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这是一战爆发的经济因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由:两大集团的对峙,激化了彼此间的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军事因素。(2)认定:德国及其盟国应对战争负责。不公平。看法:一战的全面爆发是两大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的性质是双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程序不公正(未经审判
27、、德国未能参加和会亦可)。或公平。看法:德国大力扩军备战,力图争夺世界霸权;大战首先开始于德国和同盟国一方的进攻。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
28、,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和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答案(1)相似:民族主义推动。不同:欧洲国家发动第一
29、次世界大战因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中国参战因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2)影响: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答出两个要点即可,若答出“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宣扬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所替代”同等给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
30、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摘编自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材料二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
31、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一中逐句概括归纳。第(2)问,注意从帝国国策纲要的内容去归纳总结。答案(1)说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做出了有利于日本的保证。(2)因素: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
32、;切断国际援华通道,早日打败中国。(答出三点即可)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月31日召开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会议上的一次内部讲话,将保证欧洲的破碎化作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他告诉其同僚:“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第一道防御线是一系列岛屿,我们期望通过海军、陆军和飞机阻止日本让我们十分坦率地说统治整个太平洋,并防止他们接近南美洲的西海岸。那是个问题,我们决不会遭到中国、菲律宾、暹罗(注:中国对泰国的古称)或缅甸的攻击。这完全是一个防御日本的问题。我们不能大声直说,这会被认为是不友好的。在大西洋上,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是一大批国家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它们持续、独立地存在。
33、目前,这些是什么呢,请记住这些字眼,具有持续的独立这一内涵的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国家的独立意味着独立,并不意味着在军事上或经济上遭受某个其他国家的统治。”接着罗斯福计算了一下目前欧洲还剩下二十几个独立国家,说“但如果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再保持下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共同的或各自的成功步骤再继续下去,它们将不可能独立。它们会失去独立”。他说这场战争中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结局是“这是一场成败掺半的赌局,决不能忽视。这是一场5050的赌局”。美国总统罗斯福同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的会议记录6(1939年1月31日)李巨廉、王斯德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这篇“内部
34、讲话”的核心观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成败参半的赌局”最符合美国利益?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国际局势及美国的对策,题目以罗斯福“内部讲话”为考查载体,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还注重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从整个战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美国的战略布局及其意图。答案(1)核心观点:力图阻止日本对太平洋和德、意对欧洲的扩张统一;保证太平洋和欧洲各自的碎片化,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2)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力图把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的地区兼并统一又会损害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的利益;美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任务是地区目标与全球目标的统一。
3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一条(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第十二条(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材料二第二十四条(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第三十三条(一)任何争端
36、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第四十一条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联合国宪章1945年(1)根据材料
37、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际联盟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机制方面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维护世界和平机制不同的原因。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二,从维护和平的组织机构以及维护和平的方式去分析。第(2)问,从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和平的探索历程中去分析归纳。答案(1)不同:国际联盟:成员国依靠联盟维护和平;提交仲裁法庭或行政院。联合国:成员国授权安全理事会;采取政治、司法、经济、外交、必要的军事手段等维护世界和平。(2)原因:国联盟约反映了一战后人类初步探索维护世界和平的想法,有些地方不成熟,没有形成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
38、类对维护和平的认识加深;国际法的不断完善。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恐怖主义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现盘点近年来几大恐怖袭击事件。1995年3月20日,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对日本普通民众施放沙林毒气,造成超过十人死亡。5 000多人受伤。“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超过3 000人死亡。中国昆明火车站“301”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该案是以
39、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材料二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非法故意致使:(1)人员死亡或人体受到严重伤害;(2)包括公用场所、国家或政府设施、公共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或私人财产或环境受到严重损害;(3)本条第1款第2项所述财产、场所、设施或系统受到损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根据行为的性质或背景,行为的目的是恐吓某地居民,或迫使某国政府或某国际组织实施或不实施某一行为。联合国反国际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2010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恐怖主义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从“冷战”结束后的矛盾、历史上长期殖民统治的遗留问题、宗教极端主义的体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激化国家间的矛盾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暴力性;手段现代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以伤害无辜民众为目标);恐怖意图具有政治性;危害性大。(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原因:“冷战”结束后,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各种矛盾集中体现的结果;日益高涨的极端民族主义;历史上长期殖民统治的遗留问题;宗教极端主义的体现;邪教打着宗教旗号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激化国家间的矛盾。(答出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