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6KB ,
资源ID:165614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561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

1、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远古文明,经过了早期“满天星斗”式的多元发展后,至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向中原聚集,龙山文化时期进一步向城市汇聚,再到夏商周时代以黄河中游为中心,从而形成了

2、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在对国家自然地理缺乏科学认知的远古时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的形成,既是政治和文化问题,也是美学问题。早期人类对地理空间的认知是客观性与诗性的合一。经验的现实性与想象的浪漫性,依据从身边到远方的顺序不断递减或递增。同时,中国人这种纯由感知和想象所构建的审美世界,比西方更具系统性,也更具历史延续性。比如,早期华夏民族不仅根据自己的空间经验设定了东、南、西、北、中五方,而且将五色、五音、五味、四季等共同纳入到了这个稳定的地理系统中,从而使包括四方在内的诸种审美要素都形成对天下“中央”的环绕。超越这一经验范围之外的区域,在文化优劣论的主使下被认为荒蛮,但在美学层面,则往往被想象

3、为仙人的居地。从美学角度理解中国人这种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可以看到的就是这种从经验到想象、从现实到浪漫逐步过渡的审美系统。远古时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不仅规定着空间地理观念,而且也规划着时间。就农耕民族来讲,如果说时间意识的诞生主要源于对自然界物候变化的感知,那么,这种物候变化的规律性就成为中国早期历法产生的依据,像黄帝历、颛顼历、夏历等中国上古时期的历法,都是根据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变易规律制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起于中原、疆域不断向外拓展的国家,它由历法规定的时间秩序并不具有普适性。像政治层面的中原中心论一样,中国古代的历法,也是以黄河中游的暖温带气候为标准,这

4、种农业性的历法对游牧、渔猎民族的生活缺乏针对性,对非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也同样缺乏指导意义,但是,自远古以降,中国的农历却从来没有因为地域差异而变得多元,它恒久不变的标准就是“中原时间”这种历法借助政治权力得强制性统一,使时间具有了意识形态性,也为理解中国美学中的时间感知增加了制度主义的内容。除了审美化的时空经验外,农耕文明对中国美学最根本的影响还在于对民性的塑造。中国社会自文明早期就奠定的重农传统,不仅涉及个人财富积累和国家富强的问题,而且涉及对人民心性的正面养成。农耕生产能使人心性素朴尚质,远离商业的好智多诈,因此,中国美学由质而文或先质后文的传统、对人性素朴之美的肯定以及在哲学上的实用理性

5、,均无法忽视农耕生产方式的塑造,后世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思乡主题、家国之恋,则同样源于这种生产方式培育出的人对故土的天然情感。总之,农耕文明对中国美学的孕育是全方位的,其直观的形式就是由空间、时间和人共同组成的天下观念。关于这种由人、时、空复合共铸的农事生活的美,宗白华曾讲:“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对于他来说,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东南西北配合着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音乐化了!”据此可见,发端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农耕文明,不但建构了中国人的时空经验,而

6、且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为人的生存注入了本质性的审美内容。(摘编自中国美学史天下观的审美生成,高等教育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天下观经历了从多元发展到向中原汇聚的演化过程,它的形成不但是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同时也是美学问题。B.正是对国家自然地理缺乏科学认知,远古的先民们在空间审美上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C.先民们基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变易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只对农业人口有作用对游牧、渔猎民族则缺乏针对性。D.农耕文明除了建构中国人的时空经验外,还对民性的塑造以及后世中国文艺作品中的乡愁等美学主题产生过影响。2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入手,谈天下观的形成与美学的关系,从而引出论题。B.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举例、假设、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空间审美经验。C.文章认为,天下观的审美生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政治、文化、人的经验与想象。D.文章主体部分呈并列式结构,从审美空间、时间和主体的角度论述,层次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早期的空间审美经验中,人们把自己毫无所知的地方想象为仙境,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就体现了这种审美想象。B.理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对中国美学时间感知的影响,既要考虑中国早

8、期农耕民族对物候变化规律的认知,也要考虑政治权力的作用。C.农耕生产能使人心性素朴尚质,远离商业的好智多诈,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耽于名利、尔虞我诈,这与不重视农耕生产有极大的关系。D.在中国天下观中,时空不可分割,比如春天、秋天、冬天分别与东风、西风,北风关联,使得空间感觉随时间感觉而节奏化、音乐化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民法典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条例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2020年5月28日,中国网中国访谈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中国网:

9、王院长,您好!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王轶: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网: ?王轶: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典,是这样一个体系架构。第一编是总则编,整部民法典的立法目的、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一般规则,以及不适合在民法典各分编中增加的规定内容(学术上把它称为立法技术的剩余),这些都放到总则编里,这是开篇。总则编之后是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物权编和合同编着重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着重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与人身关系有关的财产关系;侵权责任编既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益,又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益。中国网

10、:相较其他国家,我国民法典出台时间较晩,但是体现出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民法典中哪些条例能够体现我们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呢?王轶:我们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也好,时代精神也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就是立足中国的实际,发扬中国的智慧,提出中国的方案,然后在回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出来的,想不这样都不行。如果不这样的话,就背离了中国人所分享的价值共识了。比如说,有一种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这次民法典物权编中有一个新名词叫“土地经营权”,它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派生出来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而进行的改变、调整、发展和完善。一个农村的居

11、民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他可以在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内,通过出租、入股的方式转让土地经营权,还可以拿这个土地经营权设定抵押权,然后向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融通。这个土地经营权是一个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转的权利。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新三权分置”在我们民法典物权编中的一个体现,具有很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网: ?王轶: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重要转型阶段,我们的民法典就编撰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文明转型期。在回应人类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阶段的新问题、新要求的过程中,我们的民法典就会展现自己的时代精神。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对个人信息这种在信息文明时代迫切需要得到保护的人格权益做出了非常

12、全面、完善的回应,而且我们还回应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给人格权益的确认和保障带来的新挑战。比如说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有关的医学或者科学研究活动,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矩和准则,民法典在人格权编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对网络侵权设置子更为明、详尽的规则。而且同样也是立足于信息文明时代,随着人类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看法的改变,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环境损害、对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相应责任的承担,也都做出了明确的回应。可以说这些都展现了民法典的时代精神,这就是我们这部民法典在人类法律文明史上能够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关键所在。中国网:您刚才介绍的这些时代持色回答了中国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具有全球

13、共性的。王轶:对,可以这么讲,我们是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阶段,第一个借助民法典的方式整体回应这些新问题和新要求的。我相信,我们做的这种回应一定是对人类法律文明整体的一种贡献。中国网: ?王轶: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不代表它就不再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生活总在向前,法律体系也应该及时地进行发展和完善。我们进行民法典的编撰,其实也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这次编撰的民法典可以

14、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可靠的、基础的、核心的、关键的法制保障。我们还借助这次民法典的编撰,尝试用民法典来整体回应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这个重要的文明转型期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可以说我们担当的任务和使命自古以来都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我们的法律文明不仅仅造福于中国人民,它得同时传播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去。我们希望这次做出的整体回应,也能够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有所回馈。中国网:可以说民法典的出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凝聚了好几代法律人的心血。我相信随着它的作用陆续发挥,也会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法律保障。感谢王院长做客中国访谈,带来如此精彩的解读。(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

15、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民法典在总则编中交代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确定了民法的调整对象,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则,也包含了立法技术的剩余。B.我国民法典体现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是在立足中国实际、发扬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回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C.我国民法典编撰于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特殊转型期,在世界上第一次整体回应信息文明时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发展和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补充。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6、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民法典各分编根据现实需求分别就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做了相应的规定,确实是为“民”立法。B.“土地经营权”来自“土地承包经营权”,一个农村居民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限内就拥有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转的土地经营权。C.侵权责任编立足信息文明时代的种种改变,明确从事人体基因、人体胚胎医学研究活动的规则,确定因损害环境、破坏生态而承担的责任,展现了法典的时代精神。D.我国民法典的出台意义重大,既能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法律保障,又能够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有

17、所回馈。6.根据访谈内容,在文中空缺处依次补出“中国网”采访王轶时提出的三个问题。(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远古飘来的红云裘山山少年时居住的嘉陵江畔有一座缙云山,我去了若干次,却从没想过它因何得名。及至今日,当我要去浙江省缙云县,得知缙云县也有一座缙云山,忽然很想弄明白,缙云山为何叫缙云山?在网上东寻西看,发现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一说,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故名那时“以云纪事”,故官名都以云命名。青云为春官,缙云为夏官,白云为秋官,黑云为冬官,黄云为中官。这么一推,缙云氏的后裔,很可能是夏官的后裔。回头想这五个官名,还真有意思。春天的云可

18、不就是青灰色的吗?阴翳中透着些许明亮夏天的云可不就是红色居多吗?有时候还会出现玫瑰红的晚霞和橘紅色的火烧云秋天可不就是白云居多吗?大团大团的,白如雪,冬天可不就是黑云居多吗?裹着雨央着雪,密布天空。至于黄云,也许是被龙袍映黄的,想来那中官一定在黄帝身边。缙云是红色的云,是热烈而鲜艳的。我脑于里留下这么个印象,来到了浙江丽水的缙云县。一见之下,不由得惊诧,风景优美不出意料,我们住在仙都风景区里,推窗即可见山,还可见山上两座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它们扮着传说中的婆媳。让我惊讶的是,缙云那么静并没有预想中的热烈,那种静不是人烟稀少的静,而是一种可以触摸到远古气息、可以感受到岁月长河的静,静默中似乎能听

19、到宋时的鸟鸣,唐时的溪水,明清的集市声。其实,那时那刻,外面的世界正喧嚣不已:人类首次拍到了神秘的天体“黑洞”苏丹宣布紧急状态抓了总統,“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在伦敦被捕,“视觉中国”陷入版权泥淖,西安奔驰车主霸气维权几乎一小时一个热点,只要稍微看两眼手机,立马晕头转向。可是,当你从手机上抬起头来,却发现眼前的世界与那些热点毫无关系,强大的宁静已屏蔽掉了尘世所有的嘈杂。饱满的菜籽夜以继日地成长,溪水自顾自地流淌,鸟儿们随心所欲地鸣唱。这样的静,瞬间缩短了岁月,让我已然置身于几百年前乃至一千年前的田野,仿佛一眼就看到了摩崖石刻的主人,仿佛听到了祠堂传来的孩童读书声,仿佛遇见了上山打柴的樵夫这种种

20、仿佛,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尤其是走进那些古镇,徜徉在白墙青瓦之间。各家门前都开满鲜花的干干净净陇东村,石头城堡般充满原始气息的岩下村,有着千年文化承传的河阳古镇每到一处,你都可以随时驻足。特别是河阳古镇,与以往去过的任何古镇都不一样,让我在心生欢喜的同时,心生敬意。这敬意并不是因为村口那排气势恢宏的马头墙,也不是因为保留至今的15座古祠堂、1500间旧第,也不是村里那座出过8位进士的八士门虽然这些都很了不起。这敬意,是来自家家户户门前那些看似普通的楹联。辞旧迎新的楹联尚未剥落,纸还是红彤彤的,墨迹还是清晰的,一望而知,不是统一印刷出来的,而是亲笔手书的,随意读几副,都比我在城里看到的“爆竹声中

21、辞旧岁”“神州大地春回暖”有意思多了,也有文化多了:向阳门第春来早,康乐人家燕去迟。寻春再睹梅花色,颂岁先闻爆竹声。花承朝露千葩发,莺感春风百啭鸣。我一一走过,一一默念,没有一家是重复的、字迹也是各异。还有些人家的楹联虽然没那么工整、却生劝有趣,能济晰感觉到主人是性情中人:春早梅开雪生香,笑吟丰年酒一杯。一派生机阳春有趣,满天异彩浩然腾胸。还有些人家贴的不是新年对联,而是一些格言佳句,凸显了这家主人的向往和追求:一脉真传克勤克俭,两行正事惟读惟耕。种千钟粟足活心田,读万卷书才宽眼界。限于篇幅,我无法把看到的楹联一一写出,但那些楹联带给我的感动却是那么深刻,如同缙云带给我的宁静一样。我从那些楹联

22、里看到了两个字文化,那是在不经意间呈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忽然意识到,所谓的文化底蕴,并不一定要靠卷帙浩繁的大部头来堆砌,也不一定要靠穿汉服梳发髻来展示,而往往体现在这些小小的不经意的细节中。就好比一个人的教养并不在于他的学历或文凭,而在于他日常的举动一样。河阳打动我的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细节,比如那几座取名为“云锄”“掩竹”“松台”的门第,那奈取名为“答樵”的路,还有家家户户的楹联。资料上说,宋元两朝,河阳古镇曾出过24位诗人,形成了盛极一时的“义阳诗派”。我猜想,这写楹联的,也许就是“义阳诗派”的后人吧?虽然已过去千年,文脉依然清晰可见。感叹到此,恍然就明白了缙云那强大的静源于何处了,正是源于这

23、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有了这样深厚的底蕴,方能挽留住岁月,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方能抵御住尘世的纷扰,将珍贵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再传承下去;方能抬起头来,看到远古飘来的红云那红云悄然落在家家户户门前,成为楹联。(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四段写作者在去缙云县之前对“缙云”名字来源的探寻,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化性,又反映了作者不俗的文化品位。B.作者一见缙云山便不由惊诧,这种惊诧不仅在于优美的风景及动人的传说,更在于这里的“静”可以屏蔽掉尘世所有嘈杂的静。C.作者认为文化底蕴既可彰显在卷帙浩繁的大部头中,也可展示于汉服发髻间,更

24、可体现在门第名、路名、楹联等随处可见的细节里。D.文章语言典雅,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以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充满浓浓的文化味。8.浙江丽水缙云的“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本文标题“远古飘来的红云”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为京西转运副使,陛辞、且言曰:“臣父母家洛中,乃在所部,得奉汤药,圣主之泽也。”真宗因赐诗宠行,以羊酒束帛令过家为寿,迁淮南转运使,父忧,起复。时岁

25、比饥,随枚属部出库钱,贷民市种粮,岁中输绢以偿。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一日,帝谓宰相曰:“随治南京太宽。”王旦曰:“南京,都会之地,随临事汗漫,无以弹压。”改知扬州,再加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仁宗为太子,拜右庶子,仍领府事。周怀政诛,随自陈尝假怀政白金五十两,夺知制诰,改给事中,知杭州。乾兴初,复降秘书少监,徙通州。以州少学者、徙孔子庙,起学舍,州人喜,遣子弟就学。母丧,起复光禄卿,知润州,徙江宁府。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开闭籴,以邀高价也。”乃大出官粟,平其价。复给事中,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秦卒有负罪逃入蕃部者、戎人辄奴

26、畜之,小不如意,复执出求赏。前此坐法多死。随下教能自归者免死,听复隶军籍,由是多来归者。后坐事,徙河南府。明道中,还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请与同列日献前代名臣规谏一事。议者谓非辅弼之职,其事遂寝,后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薨,赠中书令,谥章惠。(节选自宋史王随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

27、人/然风迹弗逮也B.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C.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D.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洽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寿,在古代指酒席宴会上晚辈向尊长敬酒或敬献财物,以祈祝其健康长寿。B.权,指暂代官职,古代与此意相近的词语还有“署”“假”“领”“迁”等。C.常平仓是中国古

28、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D.中书,即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与门下省尚书省合称三省。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随忠孝顾,得到皇上勉励。他曾为能够回到家乡任职得以向父母尽孝而向真宗表达感激之情,真宗也特赐诗文羊酒束帛给予勉励B.王随颜有远见,注重救化百姓。治理通州时,当地少有求学的人,他搬迁孔庙修建学舍,方便百姓子弟入舍就学,得到州人的认可。C.王随多次降职,仕途并不畅达。在南京任职时因治政宽松而不受君臣信任,改任扬州知州,之后屡次降职调往杭州、江宁府、河南府。D.王随坚持已见,不唯上级是从。江宁大饥,转运使下

29、令开仓发粮,王随并不执行,而是分析饥荒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出售宫粮平抑粮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岁比饥,随敕属部出库钱,贷民市种粮,岁中输绢以偿。(5分)(2)秦卒有负罪逃入蕃部者,戎人辄奴畜之,小不如意,复执出求赏。(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李花赠张十一暑(节选)韩愈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30、江陵”两句点明李花盛开的时间和地点,以见李不见桃突出李花的洁白与繁密。B.“君知”一句采用设问手法,引出下文,为接下来具体描幕李花的形与色作铺垫。C.“白花”“群鸡”两句极尽夸张之能事,把黑夜中李林繁花的洁白夸饰到了极致。D.“金乌”四句浓墨重彩,描绘出阳光、云彩和花树交相光辉映的盛景,令人震撼。15.本诗“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两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逍遥游中,表现坚持自我、不受外界评价于扰的两句是“_,_”。(2)琵琶行中“_,_”形象地描摹出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

31、,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力量。(3)陋室铭中“_”一句化静为动,将外景引入室内,春意盎然;“_”一句表现出不受政事烦扰的陋室生活的安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某些“高贵尊显”的西方大国对中华民族充满傲慢与偏见,而中国人民用世代传承民族精神给予了强有力的反击。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中国人民始终秉承的民族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新中国的创立、巩固、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建设岁月,中国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桩

3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民心同向、团结奋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习总书记说:“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无愧于“人民”的称号,是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共和国的历史,是人民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共和国的荣光。中华儿女始终无愧于祖先的冀望,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定的信念信仰,让自强不息的精神火炬越燃越旺。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B.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捍卫民族尊严、挽救民

33、族危亡的钢铁长城C.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挽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D.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在革命年代筑起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18.下列对文中先后出现的引号作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殊含义 直接引用 突出强调 特定称谓 B.讽刺嘲笑 直接引用 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C.特殊含义 直接引用 特定称谓 突出强调 D.讽刺嘲笑 直接引用 特定称谓 突出强调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民同心同向、团结奋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B.中国人民民心

34、同向、团结奋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C.中国人民民心同向、团结奋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D.中国人民同心同向、团结奋进,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近日,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并全民免费接种的消息一经传开,便受到广泛关注。新冠疫苗真的有必要接种吗?专家表示,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不一样,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人

35、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样。一般而言, ,则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而人群免疫力跟疫苗的接种率呈正比。因此,要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就需要有足够高的接种率,也就是说 。反之,如果接种的人太少或绝大多数人不愿去接种,在全人群就构筑不了牢国的免疫屏障。因此,为了筑起全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使疫情得到彻底控制,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2020年7月21日,中国警察网官宣:自2021年起,将每年的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日,由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精心制作推出的海报、短视频等新煤体作品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引发

36、“刷屏式”传播。与此同时,各大平台同步推送的相关图文信息引发了网友热烈的反响,他们用一条条评论留言,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理解、敬意和祝福:“祖国不会忘记!感动!”“向人民警察致敬!期待2021年1月10日!”“别人过节都放假,你们过节全上岗。感谢你们的付出,辛苦了!”“人们卫士幸福平安!”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青春,一个被贼予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一段被寄寓无限担当与荣光的年华。21岁的周恩来组建“觉悟社”,践行着年少时许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20岁的毛泽东与一群年轻人在南湖的红船上,完成了建党的历史使命;24岁的贵州土家族女孩周

37、承钰,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指挥员;30岁的“时代楷模”黄文秀,用她年轻的生命履行了一名扶贫驻村干部的职责他们用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用青春唱响属于时代的乐章,正如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片尾主题曲所唱: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成长的定义,生命可以老去,唯有荣耀绚烂天地读了以上材料,正值18岁的你会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你的青春会有怎样的选择和定义?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贵阳市2021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21年2月1.D(3分)【解析】A项偷换概

38、念,根据原文,“多元发展”“向中原汇聚”的是“中国远古文明”,而不是“中国天下观”。B项以偏概全,“对国家自然地理缺乏科学认知”不是“以中原为中心、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形成的唯一原因。C项“只对农业人口有作用”错,根据原文可知,这种历法“对非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也同样缺乏指导意义”。2.B(3分)【解析】在论述空间审美经验时,没有采用类比、假设的论证方法。3.C(3分)【解析】“与不重视农耕生产有极大的关系”错,于文无据。4.C(3分)【解析】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转型期,民法典回应的是转型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而不是信息文明时期的。5.C(3分)【解析】“明确从事人体基因、人体

39、胚胎医学硏究活动的规则”属于人格权编。6.您能帮我们梳理一下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架构吗?我国民法典中哪些条例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呢?您认为我国民法典的出台有哪些意义(作用)?(6分。每点2分,意近即可)7.B(3分)【解析】由原文中“风景优美不出意料”可知,作者的惊诧并不在于优美的风景及动人的传说,而在于这里的“静”。8.自然环境方面。无论是菜籽成长、溪水流淌,还是鸟儿鸣叫,都衬托出缙云的安静。人文环境方面。白墙青瓦、干净古朴的古镇,能让人感受到远古的气息,产生田园牧歌式的联想,进一步展现出缙云的宁静。人们的内心世界。宁静的缙云使人们屏蔽掉外界纷繁复杂的喧嚣,收获内心的平静。(6分。一点2分,言之成理

40、,酌情给分)9.“红云”是红色的云,在文中指“缙云”,也象征(比喻)以“楹联”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2分)“远古飘来的红云”形象地表现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2分)标题蕴含了作者对富有文化气息的缙云的喜爱之情,对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的欣喜之意(2分)。10.A(3分)【解析】根据文意,应断为: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外若方严,而治失于宽。晚更卞急,辄嫚骂人。性喜佛,慕裴休之为人,然风迹弗逮也。11.B(3分)【解析】领:兼任(较低职务)。迁,晋升或调动官职。12.C(3分)【解析】江宁府非降职调往。13.(1)当时连年闹饥荒,王随下令部属拿出府库里的钱,借给百姓购买种

41、子,年中交纳丝绢来抵偿。(5分。关键词“敕”“市”“输”各1分,句意2分)(2)有背负罪名的秦州士卒逃到少数民族部落,戎人就把他们当作奴隶一样畜养,稍微不满意,又把他们抓起来交给官府以求赏赐。(5分。关键词“奴”“小”“执”各1分,句意2分)14.B(3分)【解析】根据诗歌内容,诗人并未回答“君知”一问,故“设问”错。同时下文也没有具体描摹李花的形与色。15.用词生动形象。“揉”“练”“翻”等动词,写岀李花虽经风雨磨砺,愈显生机勃勃、洁白繁茂的特点。修辞使用精当。白雪羞与李花相比,拟人的手法突出李花的洁白;繁密的花林像波涛一样在空中翻腾涌动,无边无际,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岀李花带给人的视觉震撼。

42、联想想象丰富。由花想到雪,由花林想到波涛,写出洁白的李花成片盛开的雄奇景象。(6分。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草色入帘青/无案牍之劳形(6分。一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17.A(3分)【解析】照应下文的“建设岁月”,应以“革命年代”开头,排除B、D两项;根据事理逻辑,应该是先“挽救民族危亡”再“捍卫民族尊严”,排除C项。故选A。18.D(3分)【解析】略19.D(3分)【解析】画橫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根据文意,“影响了中国改变了世界”不合逻辑,应该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民心同向

43、”中“民”与“中国人民”重复赘余。故选D。20.传染病的传染力越强;需要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非常有必要。(6分。每空2分,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即可。每空超过字数扣1分)21.2020年7月21日,(1分)中国警察网官宣每年1月10日(1分)为“中国人民警察节”(1分),与此消息相关的新媒体作品广泛刷屏,(1分)网友以热烈的反响表达了对人民警察的理解、敬意和祝福(1分)。22.(60分)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1.写作应切合身份,围绕自己的青春书写感悟或思考;2.写作需回应题目要求,明确自己青春的选择和定义;3.写作需结合材料来立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

44、值观。【参考译文】王随,字子正,河南人。考中进士甲科,担任将作监丞、同州通判。担任京西转运副使,上殿辞别皇帝,并且进言说:“我父母家住洛中,就在我治理的地方,我得以给父母侍奉汤药,是蒙受皇上的恩泽呀。”真宗于是赐诗文送别以壮行色,又送羊、酒、五匹帛让他探望家人时作为贺礼。王随晋升淮南转运使,父亲去世,守丧尚未满期就重新起用。当时连年闹饥荒,王随下令部属拿岀府库里的钱,借给百姓购买种子,年中交纳丝绢来抵偿。王随被提拔为知制诰,因为不擅长写程式性公文,出任应天府知府。有一天,皇帝对宰相说:“王随治理南京太宽松。”王旦说:“南京,是大都市,王随处理政事散漫而无标准,没有什么可以用来镇守南京的。”改任

45、扬州知州。又加任右谏议大夫,暂时代管开封府。仁宗为太子时,王随被授予右庶子一职,仍然兼管开封府的事务。周怀政被诛杀,王随自己陈说曾经借给怀政五十两白金,被削去知制诰一职,改任给事中,任杭州知州。乾兴初年,又降职为秘书少监,调往通州。因为州中少有求学的人,就迁徙孔子庙,盖起学舍,州里的人十分高兴,送子弟前往学习。王随母亲去世,丧期未满就被起用担任光禄卿,掌管润州,后又调往江宁府当年发生大饥荒,转运使下发文书让江宁府拿出常平仓的米,计算人数每天供给一升米,王随搁置文书不执行,说:“百姓闹饥荒的原因,是大户兼并土地,又不从外买进粮食,以此抬高粮价呀。”于是王随大量售出官粮,来平抑粮价。王随又担任给事

46、中,担任龙图阁直学士,任秦州知州。有背负罪名的秦州士卒逃到少数民族部落,戎人就把他们当作奴隶一样畜养,稍微不满意,又把他们抓起来交给官府以求赏赐。以前这样犯法判罪大多是死罪。王随下令自己愿意回来的士卒免于死罪,准许他们恢复军籍,因此有很多回来的士卒。后来王随因事获罪,调往河南府。明道年间,王随回朝廷担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请求与同列大臣锊日献上前代名臣劝诫皇上的一件事。议事者认为这不是辅政大臣的职责,这件事就被搁置了。后来王随因病告假,皇帝下令让他五天上朝一次,去中书省处理政事。王随担任宰相一年,无所建树。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一起执政,多次因政事争论。正值灾异屡屡出现谏官韩琦向皇上进言,四人都被免官。王随表面看来似乎方正严厉,但治理失于宽松。晚年更是急躁,总是辱骂别人。王随天性喜爱佛法,仰慕裴休的为人,但风骨节操却不及裴休。死后,追封中书令,谥号章惠。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