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5.17MB ,
资源ID:16556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5569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三单元 第12课 我与地坛 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三单元 第12课 我与地坛 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1、 第9课荷塘月色 第10课散文两篇 第11课拣麦穗 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 第13课沙田山居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本课话题命运一、从课本中积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二、从历史中积累1在命运不公的面前,贝多芬逐渐接受了失聪的现实,但他不能放弃对音乐的执着,他爱音乐,他不能离开音乐。他非常忧郁,沉浸在这矛盾之中,是放弃,还是坚持?他在失去听觉的沉寂中思索。最终,贝多芬做出了抉择:“我要卡

2、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把我压倒!”2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长期的受难,肉体的或者精神的。稼轩是这样,子美也是这样,王勃也是这样,恐怕,如若剔除了苦难,生命将完全失重,甚至不能沉淀出任何的回想。三、从名言中积累1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雨果2勇敢的人开凿自己的命运之路,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开拓者。 塞万提斯3不接受生命的境遇的人是在出卖自己的灵魂。波德莱尔一、作者简介身残志坚的精神楷模史铁生史铁生(19512010),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原籍河北涿县,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

3、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

4、鲁迅文学奖。二、背景回放帝王祭地之坛地坛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北京城区北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而荒芜。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也就是作者残疾后的第15年。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作者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荒芜(w) (2)坍圮(tn p) (3)亘古(n)(4)窸窸窣窣(x)(s) (5)颓墙

5、(tu) (6)譬如(p)(7)恓惶(x) (8)罪孽(ni) (9)福祉(zh)(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宿(2)累(3)溜 (4)晃2一言辨异(5)德国柏(B)林有着纵横交错的柏(bi)油路。(6)热乎乎的粥落到胃里,不是很满,但很熨(y)帖,仿佛用熨(yn)斗烫平了所有的突兀,舒服极了。二、写准字形(1) (2)(3) (4)(5) (6)(7) (8)三、用准词语(一)词语辨析1天气vs气候填一填全国假日办昨晚通报,昨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各城市和景区迎来假日旅游第一个小高潮。潘基文说,在地球人口达到70亿之际,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如何处理持续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

6、气候变化带来的综合压力。辨一辨 天气: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气候:指一定区域内经过多年的观察得到概括性的气象情况。2难免vs不免填一填国际货币体系继续出现紧张,大宗商品市场及新兴市场出现资产泡沫看来已在所难免。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辨一辨不免:侧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状语。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二)词语解释1词义理解(1)玉砌雕栏:用玉砌成的石阶,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2)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致,尽、极。

7、志,意志。(3)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急,急切。(4)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获得某种切身感受。(5)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6)绞尽脑汁:费尽脑筋。(7)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历时长久。成,整。累,积聚。2辨析正误阿基诺政府没有身临其境地为九死一生的生还者及深受创伤的遇难者家属想一想,而是绞尽脑汁地寻找各种理由,拒绝道歉赔偿。日前,更是优哉游哉地宣称,菲律宾不应该为一名精神不正常的菲律宾公民所犯的错误道歉。辨析:“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获得某种切身感受。这里使用错误。根据语境,可用“设身处地”。“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不合语境。我与地坛(节选)以饱含深

8、情的笔墨,通过描写地坛的景象和与园神对话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地坛给予自己人生滋养的无限感激,抒写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表现了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精神。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段,回答问题。1第1段写园子里的冷落荒芜有什么用意? 答:_参考答案:写园子里的荒凉景象,一方面照应了“废弃的古园”,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渲染作者心境的作用,为下文自己的思想奠定基调。2“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参考答案: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

9、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二、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57段,回答问题。3作者为什么形象详尽地描写园子里的小动物的活动? 答:_参考答案:它们虽然卑微,但它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它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4第7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参考答案: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

10、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5“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作者是如何看待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的?答:_参考答案: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它们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它们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和挫折,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三、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6第15段,在人称运用上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答:_参考答案:这几段中,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叙

11、说园神与过去在地坛的“我”的对话。但在对话告一段落时,作者又对此发表评价。所以“你”指的是过去在地坛的“我”。这样,既容易把读者带进当时那个环境,又能让读者跟着作者对此做出冷静而理智的评价。7作者为什么说“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人质”? 答:_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写作是为了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拼命写作;不写作了,艺术生命就会终止,甚至人的生命也就完了,没有意义了,所以他认为他活着就像个人质。8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意? 答:_参考答案:在静想中,“我”终于明白了:人生就是这样矛盾重重,既有苦难,也有快乐,应坦然面对这并行而来的考验,因为这些罪孽与福祉都是人们必须去面对的。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

12、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作者笔下的景物快乐自在、祥和安逸,表现了作者热爱眷恋生命、顽强乐观的生存意志。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借助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 景物描写须做到生动传神怎样才能把景物描写得生动传神?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精细观

13、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才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加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的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而是要绘“有

14、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然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写一段景物描写,要注意绘“有我之境”。(100字左右)答: 答案示例: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端详着那娇小玲珑的桂花。在秋雨的滋润下,挂满枝头的花朵更显饱满圆润。它们有的把自己藏于绿叶丛中 “犹抱琵琶半遮面”,像含羞的女子;有的迫不及待地从枝叶中探出脑袋,像顽皮搞怪的孩童微风吹来,朵朵桂花禁不住风儿的盛情邀请,挣脱了的树枝,在空中蹁跹舞蹈。我站在桂树下,任由花瓣飘落于我的发间,逗留在我的肩头。这时刻,我闭住眼,屏气呼吸,只想让桂花的香气沁入我的心间,融入我的血液寄给行走在天堂路上的史铁生的一封

15、信史铁生先生:可能这封信有些迟了,但我依旧忍不住提笔。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告诉世人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因为你的文字让陷入绝望的人们感到振奋。“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当我第一次在我与地坛之中读到这句话时,干涸的心灵瞬间便被哲思的雨水打湿。你是否知道,你的这一份死亡之托使多少人再次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你是否知道你这一份不经意的豁达使多少人再次与自己的灵魂相遇。死亡永远不是人生的目的,你是否知道,你那一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激励了多少人微笑着去迎接生活,你自然不知道,因为你总不去想自己给人们留下了什么,你只是在心灵地坛之中默默为人们点亮一盏明灯,这世界需要你,

16、需要你用笔点亮当代人心灵的红烛。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当我在命若琴弦中读到你借老瞎子之口抒发的人生感慨时,那一座座心灵的古钟,再次迸发出了金石之声。“人生就是一根琴弦,抚紧了弹好了就行,不必去管那无字的白纸。”是啊,如果大海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如果沙漠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只求得两点一线的安宁,就会失去魅力。就如同你自己一般,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坐在了轮椅上”。人生于世,活着必然会有缺憾,这一分生活的诗意,虽不像余华的活着中的福贵那样永远承受着悲惨的命运,但是却足以困扰在无数现代人的心头,而这世界的幸福在于我们有你,你宛如

17、那智慧的哲人,拿自己的哲思热情拨弄人们心头的迷雾;左右无路可走之时,总要闯出一条路并在不断的行走中圆满成长。这世界需要你,你这永远的喧嚣时代的风向标。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为浮华的世界注入了一丝安静。是啊,时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向前奔去,就连那地坛也不再安宁,想必你也曾苦恼过,也曾彷徨过,然而你的双眸依然坚定,与其在地坛里寻找安静,莫如安静地寻找地坛。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使当代史记变得温暖而厚重。你并没有离开,正如你自己所说“太阳每一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朝阳,当它走下山收尽苍凉残照之时,又是它爬上山巅,在另一面布散朝晖之际”。你依旧布散着朝晖,这世界依旧需要你的温暖。这世界需要你,我们感谢您!你的万

18、千读者之一2011年6月7日于山东某考场美文评点史铁生是中学生喜爱的作家,又刚刚离开人世,作者将“你”定位为“史铁生”,切入的角度是独特的,选材既是经典的,又是鲜活的。这样的素材可以说是“金”典素材。“这世界需要你”这一题目,最适合用倾吐、倾诉式的口吻下笔,小作者选用书信这一独特的文体,既贴合命题,又切近选材。文章着重于叙写史铁生这一“精神的灯盏”有关生死的训言和他揭示的生活真谛来行文,突出“史铁生”与“世界”的需要关系,行文中多处引用作家、作品以及作品里的名言警句,可见小作者对著书人、著作是谙熟的,自己也是读书人、爱书人,这也证明了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时间:40分钟满分:33分)一、语言表达

19、专练(1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右丞相陈宜中因曾与黄镛等上书攻击奸臣丁大全获得六君子美誉,登入仕途之后,又因依附权奸贾似道而声名狼藉。B我想,把自然造化放在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之上,追寻山水亘古不变的精神,应该是山水画创作的精髓所在。C该片在15分钟里用三维动画及一系列数字技术,将角楼及其蕴含的古建筑知识和美学美感生动地传递给观众,让观者仿佛设身处地。D人们常常调侃“每逢佳节胖三斤”,于是减肥成为不少市民节后一大目标。专家提醒,运动健身要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解析:选CC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指替别人着想。句中使用不合语境。应用“

20、身临其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使得他的精神空间高度开阔。B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的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D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几乎”之前加“他的

21、作品”。B项,语序不当,“体现了一个真正的思想者的风采”与“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应互换位置。D项,结构混乱,“据”和“显示”保留其一。3下列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解析:选B麦家的话中提到了三类人的命,作者否定了平庸的人,肯定

22、了优秀的人和卓越的人,强调人要有责任心,要有所担当,因而B项的理解最恰当。4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贯通,语句通畅。(5分)21岁瘫痪,30岁患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史铁生在59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近40年与病魔抗争,一生与轮椅和医院相随相伴。他紧握“生命”之笔,饱蘸“心血”之墨,书写了一篇篇坚强的“生命之歌”。直到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捐献自己还有用的器官,为人类和社会做贡献。在这物化与浮躁的当今,。参考答案: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问他为我们竖起了难以逾越的精神“标杆”5垃圾的回收处理是当今的一大难题,而巴西的一种由政府和公益组织联合构建的垃圾

23、处理模式“塞普利”(再生资源利用协会CEMPRE)模式,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借鉴。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用一段话来说明“塞普利”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答: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流程图的层次。对于这道题目,要关注箭头的指示方向,如以“资源化回收企业”为思考基点分析,其垃圾有两个来源,一是居民为湿垃圾缴纳一定的费用后由政府统一收集提供给该企业;二是居民将干垃圾交由拾荒者合作社分类收集后,提供给该企业。拟写答案时,要注意两个来源各自的具体内容和箭头指向。参考答案: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提供培训,非政府组织提供设备,共同组建拾荒者合作社,

24、拾荒者合作社与拾荒者签订劳务合同;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其中湿垃圾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进行收集后,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干垃圾交由拾荒者合作社分类收集后,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二、阅读理解专练(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故乡的胡同史铁生40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奶奶带我走出那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

25、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号啕之际,奶奶买了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

26、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种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

27、。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前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瞰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

28、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B第段中的“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这句话,表现出身残之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困惑。C作者以“故乡的胡同”为题,选取了与胡同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胡同的抱怨之意。D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29、,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解析:选AB项,这句话主要表明作者身残之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人生的无常和偶然。C项,作者对胡同饱含着爱恋之情,没有抱怨之意。D项,第一段与下文构成的是并列关系。7请分析“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5分)答: 参考答案:(1)含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的胡同多了,视野开阔了;同时,胡同在我眼中不断蔓延扩展,也证明着我在胡同中慢慢长大。所以也可以说“可能是一回事”。(2)作用:承上启下,将作者回忆的几个生活场景连缀成一个整体,

30、以突出胡同在我成长中的作用。8阅读第段,请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作者认为“命运的构造”与“密如罗网的胡同”有什么关系。(6分)答: 参考答案:(1)作者的人生故事都以“胡同”为背景,胡同浸透了作者的生活经历,见证了作者的成长和成熟。(2)胡同引发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胡同“延伸、连接、枝枝杈杈,曲曲弯弯”,意味着命运的坎坷不平。第13课沙田山居本课话题根一、从课本中积累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二、从自然中积累树有根,有根才能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草有根,有根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

31、能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三、从历史中积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四、从名言中积累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2游子远离故乡,他的心伴随着流逝的岁月,不停地被引向葱绿的山峰那边。这样,经常寻觅的心灵安歇之处不就是故乡吗?东山魁夷3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5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一、作者简介乡愁诗人余光中余光中,台湾当代

32、作家、学者,原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成绩卓著,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也多次被选入两岸的教科书中。二、背景回放“浪子回头”金不换余光中早期的创作思想倾向强烈地显示了西方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言:“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无非是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余光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到

33、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向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作,对乡土文学尤其关注,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余光中于1947年开始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文就是他“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湛湛(zhn)(2)夏圭(u)(3)蟠蜿(pn wn) (4)浩淼(mio)(5)阒黑(q) (6)月朔(shu)(7)朝暾(tn) (8)肩膂(l)(9)崦嵫(yn z) (10)余曛(xn)(11)肘腋(zhu y) (12)夐远(xin)(13)衣袂(mi) (14)氤氲(yn yn)(15)蹂躏(ru ln) (16)

34、摇曳(y)(17)迤逦(l) (18)绸缪(chu)(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吐(2)禅(3)屏 (4)伺2一言辨异(5)列车上,列车员不断提(t)醒乘客们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提(d)防小偷。二、写准字形(1)(2)(3) (4)(5) (6)(7) (8)三、用准词语(一)词语辨析1变幻vs变换填一填时常变换运动方式,可以调适心情,调节身体机能。小岛上的气候变幻莫测,一天当中可以经历从晴空万里到大雨瓢泼的各种气候类型。辨一辨变幻:经常的不规则的变化。比喻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2泄露vs透露填一填根据周一出台的管理草案,泄露用户信息的中国快递公司或面

35、临最高五万元的罚款和吊销执照的惩罚措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官方网站发表文宣文章,透露该企业已经加入电磁武器研制行列。辨一辨 泄露:指把秘密告诉别人,常与秘密、机密、计划、打算、方案等搭配。透露:指有意无意地把消息传出去,被传出的不一定是秘密,多与消息、意思、想法搭配。3庄重vs庄严填一填铜像为全身像,高约2.3米,着长袍马褂,右手持礼帽,左手拄杖,面南而立,双目远眺,神情庄重,栩栩如生。“打拐”,事关人民利益、和谐稳定,这既是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也是公安机关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辨一辨庄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庄严:庄重而严肃。(二)词语解释1词义理解(1)莽莽苍苍:形容原野辽阔迷茫

36、。(2)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3)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4)载浮载沉:在水中上下沉浮。(5)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地数清楚。2辨析正误预先约定三国首脑21日在开罗集齐,但罗斯福却姗姗来迟。原来,在横渡大西洋时,他心血来潮,命令舰队进行防空演习,结果一艘军舰向总统乘坐的“依阿华”号旗舰发射了一枚鱼雷,好在躲闪及时,避免了一场灾难,但行期不免有所耽误。对于这惊险的一幕,多少年后罗斯福还历历可数。辨析:“历历可数”运用错误。根据语境,这里可用“历历在目”。本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山居所见到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千变万化的

37、景物,表达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悠悠情思一种思乡之情,一种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沙田山居阅读课文第27段,回答问题。1“海天相对,中间是山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答:_参考答案:将山当人写,把景物写活了。山具有了人的情感,让人感到自然亲切。2第2段中,“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缺口”?答:_参考答案:这是实写,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情思,因为这“一口”正是诗人瞭望大陆的镜头,是乡愁之潮的出海口。3第2段中“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中“困”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参考答案:一个“困”字,不但写出了山的环抱之态,而且引出读者对南海浩荡烟波的无尽联想。4作者在

38、第3段化用了前人哪些诗句?有何作用? 答:_参考答案:“问余何事栖碧山”和“相看两不厌”都是李白的诗句,作者在这里拈来自用,除了体现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诗句都和作者的心情、所看到的景色相吻合,言简意赅又有诗味。5第4段“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参考答案:用了比喻,形象地将傍晚的山比喻成僧袖,把太阳落山比喻成落尽僧袖里,引发读者神奇美好的想象。6第5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其特征怎样? 答:_参考答案:云雾中的山、人、居的形态。忽隐忽现,虚无缥缈,恍若仙境。7作者为何用自己的一首诗做结尾? 答:_参考答案:用自己的一首诗收尾,照

39、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无穷,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1寓情于景,以情驭景文章整篇写景,山居所见到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景物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但凝聚其中的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一种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2语言含蓄而优美,古雅而有韵味文章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山居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真挚可信。双声叠韵词的使用,长短结合、富于变化的句式,古诗句的化用,都增强了语言的韵味。3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首先,开头一段提到“马远夏圭”“重九”“中秋”,这一切都与最后的诗句“五千载”的文化相照应。其次,开头

40、作者在阳台上看到“大陆的莽莽苍苍”与结尾部分“不能不下楼去”(意为回归祖国)相照应。如何做到前后照应前后照应,使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逐步明朗,也使结构浑然一体,紧凑严谨。做到前后照应,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内容与题目相照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题目才能起到眼睛的作用,让别人了解你写的是什么事情。(2)开头与结尾相照应。一件事,在开头交代发生的原因,结尾就要交代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这样才显得有头有尾;开头提出这件事有什么问题,结尾就要解谜答题。(3)情节之间相照应。如:前边写了班级为汶川地震捐款的事,接下来就要写同学们捐款中说的话、做的事,最后写出捐了多少款及取得的

41、效果。这样,事情才算交代清楚了。(4)人物语言相照应。一个人先写他(她)有什么言语,后边再交代一下,他(她)是怎样按自己说的话来做的, 这样,给人印象会更深刻。下面是2011年福建卷优秀作文梦想为帆,工作为桨的开头部分,请写一个与之照应的结尾。梦想为帆,工作为桨开头:是梦想的指引,让我们不辞辛劳地工作。是因为期待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才会无所畏惧地执着于自己的工作。让我们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去迎接美好人生。结尾: 参考答案:有了梦想,我们就要用心去呵护,用自己十倍、百倍的辛劳去浇灌它的成长,让梦想最终成为现实。不必在乎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将来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面临什么样

42、无法克服的挑战,只有把握现在,用工作去成就梦想!让我们以梦想为帆,以工作为桨,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迎接美好未来!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最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最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

43、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向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

44、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house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

45、们。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中国的“旧男人”做丈夫虽然只是兼职,但是做起朋友来却是专任。妻子如果成全丈夫,让他仗义疏财,去做一个漂亮的朋友,“江湖人称小孟尝”,便能赢得贤名。这种有友无妻的作风,“新男人”当然不取。不过新男人也不能遗世独立,不交朋友。要表现得“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我不算太穷,却穷于时间,在“够朋友”上面只敢维持低姿态,大半仅是应战。跟身边的朋友打完消耗战,再无余力和远方的朋友隔海越洲,维持庞大的通讯网了。演成近交而不远攻的局面,虽云目光如豆,却也由于鞭长莫及。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

46、,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放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假如有一条命专供读书,当然就无所谓了。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

47、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的作家极少是专业,大半另有正职。我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至于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三十年代文学,夜间写八十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活动,没有一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每天下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在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遣呢。”鲁本斯答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

48、外交。”陆游诗云:“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陆游认为杜甫之才应立功,而不应仅仅立言,看法和鲁本斯正好相反。我赞成鲁本斯的看法,认为立言已足自豪。鲁本斯所以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再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美文评点本文语言质朴,结构严谨,想象丰富,感情真挚。作者之所以去作“九条命”的假设,就是因为感觉自己仅有“一条命”太少了,诸多必做的事务没有办法应对。每个人只有一条命,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生百年,其实百岁寿星甚少。要想增加生命的长度是很难的,唯有拓展生命的广度,“以一当十”,以有限的生命换取数倍的成功,这才是可以追求与实现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