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54199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料反映了()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B.蜀地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答案:B解析:学官由官府修建,是官学,而非私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可知

2、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人数差不多,这说明蜀地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学官教授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文翁推广蜀地教育经验,故D项错误。2.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汉书儒林传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后汉书李膺传(李膺)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后汉书郑玄传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A.

3、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可知此时流行私家授学,故选D项;“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只能说明个人的修养深刻,但不能说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A项;汉书儒林传后汉书李膺传均是个别学者的记述,无法看出专制皇权的发达,排除B项;汉书儒林传等材料均是记述个人的事迹,不能说明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备,排除C项。3.宋朝学者

4、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答案:B解析: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撇开旧注,自抒新意”“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可知宋朝私学教育发展培养了文人的思辨精神,故B项正确;民族矛盾尖锐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宋朝学者的怀疑精神与自抒新意,而不是儒学复兴,故D项错误。4.下表(据哈佛中国史04儒家统治时代:宋的转型制表)反映宋朝科举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

5、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这一现象说明()时间州试录取率1106年3%1190年1.3%13世纪1%A.考试内容局限于程朱理学B.考试人数逐年下降C.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D.精英教育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朝科举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并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知州试录取率逐年降低,由此推知选拔人才越来越苛刻,水平提高,精英教育不断强化,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考试内容、考试人数、社会矛盾方面的问题,故排除A、B、C三项。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

6、表明黄宗羲()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黄宗羲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B项正确。6.邓小平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1977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这一看法旨在()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B解

7、析:根据题干材料“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1977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高考制度的恢复,故B项正确。7.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 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这说明高等教育()A.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趋势明显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 002万人,

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可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趋势明显,故A项正确;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C项,故排除;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关联不大,故D项错误。8.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是因为()A.西晋的都城不是洛阳B.造纸术还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尚未产生D.赋这种文体尚未出现答案:C解析:雕版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时期,此时尚未出现雕版印刷术,C项符合题意。西晋的都城是洛阳;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已经

9、出现;西晋时期,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故排除A、B、D三项。9.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B.宋朝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答案:B解析: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中“南宋”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表明印刷技术先进,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朝贡贸易的信息,故C项错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故D项错误。10.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版印刷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

10、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明朝中期以后个人出书和士大夫之间馈赠书籍之风盛行,这反映了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学术文化水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士人的社会地位是否提高及经世致用思想,故B、C两项均错误。11.右图所示遗址之所以成为古罗马的象征,主要是因为该遗址是()A.古罗马最宏伟的宗教建筑B.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C.柱式和圆顶建筑结合的典范 D.古罗马帝国尚武强盛的象征答案:D解析:

11、题干中的图示为罗马大竞技场遗址,该遗址是古罗马帝国尚武强盛的象征,故选D项。罗马大竞技场不是宗教建筑,不能体现人文主义,也不符合柱式和圆顶建筑结合的风格,故排除A、B、C三项。12.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大片的水稻田,面积很大,平整得很好,有沟渠等设施。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良渚的稻作农业较为发达B.表明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完善D.良渚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在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大片的水稻田及沟渠等灌溉设施,可知良渚的稻作农业较为发达,故A项正确;题干

12、中没有将良渚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无法得出良渚是中国水稻的发源地的结论,而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良渚遗址更早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已发现稻谷,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C、D两项错误。13.洛阳龙门石窟和南京明孝陵申遗之前,清理拆除了当代所铺设的水泥路面、架在空中的电线、新建的宾馆、饭店等。这说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A.完整性B.真实性C.独特性D.排他性答案:B解析:真实性,即保持该项遗产形成时和此后所形成的特征,不要附加当代人添设的东西。故选B项。14.下表所示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

13、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答案:B解析:题干图表中科技项目都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的特点,故B项正确。15.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属于()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D.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

14、题15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孔子的私学赞美和尊重西周礼乐制度,后来,论语、“六经”成为传统儒学固定的教材。孔子的教学偏重伦理,强调仁和礼,孔子经常与学生共同生活,进行因材施教和平心静气的闲聊或讨论。孔子倡导“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反对巧言令色和言过其实。孔子把西周的礼乐文化落实为道德教育,把培养文质彬彬、“修己以安百姓”、积极从政作为最高目标。西方最早的私学产生于古希腊,许多外邦的文化精英涌入雅典之后,收费授徒,他们来往于公共场所从事教学。智者主要是进行小范围的班级授课、课堂练习等,训练、培养学生的

15、演说论辩能力。他们的教学隐含着对传统的质疑,如普罗泰格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摘编自刘红星中西最早的私学初探材料二1905年,私立岭南学校允许女生插班,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男女同校。1912年新加坡华侨陈嘉庚领导乡人捐资办集美小学堂,到1918年,集美学校师范部与中学部、厦门大学陆续建立。20世纪初,许多爱国人士纷纷投资办学,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创办了复旦公学(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即后来的复旦大学。那时,许多私立学校一开始选择的就是西方的教育制度。摘编自李兴韵民办教育在民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与古希腊私学教育的不同,并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6分)(2

1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兴办私学的历史意义。(4分)参考答案:(1)不同点:前者注重言传身教,后者主要是班级授课;前者注重内心修养,后者提倡演说论辩;前者注重传统,后者质疑传统。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在学习态度上主张“当仁不让于师”。(2)历史意义: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步。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立岳麓书院。南宋张栻主教期间,在其所著的岳麓书院记中强调,岳麓书院的教育宗旨是“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书院经常举办讲会,

17、主讲教师欢迎别人质疑问难,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外地士子也可来听。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1194年,朱熹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1507年,王守仁来岳麓书院讲学。乾隆时期山长(校长)王文清制定学规18条,其中10条讲如何做人,8条讲如何做学问,压轴的一条即为“疑误定要力争”。书院景色优美,处处体现着于山水自然之间体悟“斯文”之道的智慧。摘编自宋明昌“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等材料二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21949年,胡庶华先后三次担任校长,他以书院内的朱熹手书“忠孝

18、廉节”和欧阳正焕所立“整齐严肃”八字碑文作为校训,提出“承朱(熹)张(栻)之绪,取欧美之长”的口号。自1935年起,湖南大学新生开始接受军事管理,并开设体育及武术课。19世纪30年代,胡庶华提出“科学社会化”,其实质是“民众科学化”。他加强与工矿企业的合作交流,并联络教师与校友兴办了抗战纺织机械厂、肥皂厂等企业,各系师生研究战时本省建设问题蔚然成风。湖南大学还十分注重引进留学人员,鼓励他们采用欧美最新教材,倡行基础理论与现场实习相结合。摘编自张泽麟胡庶华的大学教育思想及治校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岳麓书院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民国时期湖南大学与古代岳麓书院办学理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湖南大学的新理念及确立这些新理念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作用:有利于学术争鸣;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发展,培养了人才;传承了传统文化;为后世的学校教育提供借鉴。(2)相同:都关注社会现实;都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新理念:强调爱国主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科学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入西方教育模式,中西结合。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先进科技和教育理念的传入;近代工业的发展;进步人士的推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

20、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材料二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一些学者提出述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

21、植物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剖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摘编自英JS.布朗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与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和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10分)参考答案:(1)特点:宋元书院课程内容以儒学经典为主,偏重道德伦理;重视学术交流,学术自由;体

22、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目的是培养封建官僚;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英国的大学课程内容多样,包括神学、法律等传统的社会科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注重实用性和培养专门职业人员;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2)社会背景:宋元时期书院教育: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长期居统治地位;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近代英国大学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革命取得突破性成果。影响:对中国: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制约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国: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生产技术革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阅读材

23、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但这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謇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博物馆的念头,呼吁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謇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苑,其藏品包括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苑最初仅向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开放。1912年7月,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便让教育部规划成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教育部的推动下,1924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外开始展览,这是中国最早筹备的公立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事业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如

24、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呈现出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科学类、人物类、行业类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类型,按运营出资方可分为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2年约有3 400多座博物馆。摘编自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现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材料二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博物馆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开办时,主要收藏的是约翰崔生父子收藏的植物、动物、岩石标本。阿什莫林继承以后,将其捐给牛津大学,建成了这所博物馆。此后,牛津大学对阿什莫林博物馆进行了扩建,陆续建设了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并注重对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的收藏和展示。法国大革命成

25、功后,原为皇宫的卢浮宫开放为公共博物馆。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把所占领地区的艺术品运到卢浮宫,以展示法国的胜利和力量,博物馆不再只是知识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国家强盛的象征。经过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公共博物馆在工作模式上逐渐成熟,理念也渐渐形成。摘编自宋向光公共博物馆与社会文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方向的角度比较近代中西方博物馆业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博物馆业发展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近代中国的国门

26、被打开;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思想上,近代教育发展,中外交往频繁,进步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特点:国家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日益壮大;博物馆数量、类型增多;运营出资方向多元化发展。(2)不同:近代西方博物馆发展较早;近代西方博物馆类型较丰富、规模更大;近代西方博物馆受众范围广;近代西方博物馆展品参展类型更广。意义:有利于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推动知识的传播、科学的普及;有利于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西汉)司

27、马迁史记蒙恬列传材料二起塞(泛指长城)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用摧折的树木,竹子做成的边墙),溪谷水门,稍稍平之。(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材料三(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的修筑方法和建筑风格。(5分)(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材料三中康熙帝有何不同?(5分)参考答案:(1)修筑方法:因各地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差异而不同,但都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进行修筑。建筑风格: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2)不同:康熙帝主要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