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40.50KB ,
资源ID:164731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73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版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练习:第4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版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练习:第4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1、练案46必修三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第46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20广西桂林月考)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量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B)A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B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D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已经认识到侵略危险的存在,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洋炮及仿造西式战船,这表明林则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B项正

2、确。A项错误,林则徐“探访夷情”,说明其没有摆脱传统“夷夏”观念;C项错误,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此时尚未发生;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程度有限,并未洞悉英国的实力。故正确答案为B项。2(2020陕西汉中模拟)1848年,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提到:“英人自得印度,榷税养兵,日益富强。其陆地与西藏之南界,滇省之西界,随境地几於相接,而梯度绝悬,往来不易。水程则自孟加拉到粤东,兼旬可达。迩年英人货船自印度来看,十之六七”。由此可见,徐继畬(C)A倡导学习西方器物B反对传统“夷夏之辨”C敏锐审视国家安全D追随全球化大趋势 解析根据“水程则自孟加拉到粤东,兼旬可达。

3、迩年英人货船自印度来看,十之六七”可知,徐继畬意识到英国往来中国的通道,认为英国有侵略中国西藏的野心,有一定的警觉意识,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2021安徽黄山模拟)据统计,从1862年至1894年的30余年间,洋务派共创办外语、机械、军医、陆军、矿务等类新式学堂24所。这些新式学堂(B)A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蕴含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C导致了科举制度的瓦解D排斥儒学作为学堂课程内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统治,因此开办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蕴含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B项正确;新式学堂的开办

4、仍然属于技术层面的学习,A项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儒学属于“中体”的组成部分,D项排除。故选B项。4(2020湖南郴州二模)洋务派官僚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制器,相辅以益其强”,更有淮军将领张树声批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材料反映了(D)A洋务派内部官僚矛盾逐步加深B“天朝上国”心理仍十分强大C主张停止使用“中体西用”口号D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存在缺陷 解析材料指出了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实践中的缺陷,D项正确;材料体现郭嵩焘和张树声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能体现洋务派内部矛盾,A项错误;材料体现洋务派官僚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是

5、“天朝上国”的心理作用,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体西用”口号停用了,C项错误。故选D项。5(2021山东潍坊模拟)“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B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C第二次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D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从洋务派与顽固派关于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方式之争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国体之争,体现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在曲折中发展,故选D项;第一次“体用之争”双方争论的焦

6、点在于是否采用西方科技挽救统治危机,第二次则是维新派与洋务派关于国体之争,实质不同,排除A项;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如何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争论也没有清楚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所在,排除C项。故选择D项。6(2020湖北荆门二模)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D)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解析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讲“中学为道”,在当时的环境

7、下,这种前后有冲突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回避顽固派的攻击,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答案为D项;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排除A项;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已经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没有鄙夷外夷的观念,排除C项。7(2020浙江台州二模)曾担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的郑观应认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据此可知,郑观应(C)A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先驱B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思想已经突破“器物”限制D对器物变革的失败作出反思 解析依据材料“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

8、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来看,郑观应认为中国要想强大,必须制定宪法,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表明其思想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到学习西方的制度上,C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而郑观应要求改变封建制度,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材料信息不能反映,D项错误。故选C项。8(2020河北高三模拟)从鸦片战争后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之前,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都失败了。这证明(C)A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决定了不能提出救国主张B这些人的个人素质不高,提不

9、出高屋建瓴的主张C以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改良主义不能救中国D列强不允许中国进行革命或改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后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之前,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如下:有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有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还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潮,这些救国主张的共同特点是采用改良主义,其结局都失败了,故答案为C项;不是不能提出救国主张,而是不能提出科学的救国主张,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常识和史实,排除;列强不允许中国进行革命或改革是其中一个阻力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先进中国人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排除D项。9(2021江苏苏州月考

10、)关于民生主义,孙中山指出:“预料此次革命成功后,将我祖宗数千年遗留宝藏次第开发,所有人民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国家皆一定经营,为公众谋幸福。至于此时,幼者有所教,壮者有所用,老者有所养。”这反映孙中山的民生思想(D)A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矫正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解析孙中山指出民生主义是对“祖宗”宝藏的开发,是要通过国家统一经营民生所需,使“幼者有所教,壮者有所用,老者有所养”,反映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生主义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矫正”,A项错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不是民生主义,B项错误;民生主义目

11、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10(2021山东烟台模拟)与同时代大多数的年轻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刚开始倾心于康梁的变法维新主张。但在赴日留学接触了大量新思潮后,面对国内封建复古思想泛滥、袁世凯称帝的社会现实,他决定办一个“思想革命”的刊物,“革中国人思想的命”,于是青年杂志诞生了。据此可知,陈独秀(B)A以维新思想为革命思想B在思想上推动革命发展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D积极倡导民主科学思想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思潮以及国内封建复古思想的泛滥、袁世凯称帝的社会现实让陈独秀认识到只有思想革命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这反映出陈独秀意识到思想革命的重要性,并通过创办青年杂志

12、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进而在思想上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陈独秀的思想已发生变化,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非陈独秀个人的影响,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民主与科学,排除D项。11(2021吉林长春模拟)1921年1月14日,北洋政府内务部指出,“查近来新思潮之传播,几有日盛一日之势,而印刷物实为其媒介。本部为维护治安,预防隐患起见随时搜集研究,以期洞见症结,因事补救,不致蹈凭空过当之弊。”这反映出当时(A)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B北洋政府已无力抵制新思想C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的传播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近来新思潮之传播,几有日盛一日之势”,

13、结合所学可知,“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说明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A项;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21年7月中共诞生,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排除D项。12(2021广西玉林月考)五四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流派进行了论战。1920年以后,诸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会、团体也在论战中纷纷建立起来,多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相继出版。这反映出(C)A马克思主义在民间广泛传播B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国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度提高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已成熟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中,出现了专门

14、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社团和刊物,使得社会主义理论获得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故选C项。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已成熟,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

15、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请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

16、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哪些核心主张积累而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简述欧洲启蒙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标准:追求自由、平等、独立;民主和科学。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民主共和。(2)思想主张: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开明专制等。体现:自由和平等思想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主权在民(反专制)思想体现孟子的“民贵君轻”(早期民本思想);主

17、张开明君主专制体现中国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思想。(3)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明互鉴;尊重文化差异。解析(1)标准:根据“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追求自由、平等、独立;民主和科学。核心主张:根据所学,近代以来的中西争论所涉及的核心主张有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派的维新思潮(君主立宪);革命派的民主共和。(2)思想主张:根据“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等信息并结合启蒙运动的知识可概括得出主要有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开明专制等。体现:结

18、合所学可联系儒学的核心思想进行概括,可从孔子教育思想、早期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与西欧的民主平等思想、主权在民思想、开明君主专制思想进行联系。(3)认识:根据所学,可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明互鉴、尊重文化差异等角度概括。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说:“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是西欧的新兴文明对中国封建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的冲击。然而这次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汉唐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大有不同。这次文化冲突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沉痛而悲壮的一页,从此中国人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有了重大转变。摘自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版)根据材料并结合中

19、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围绕“文化冲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看法: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探寻救国之道。说明:西方的船坚炮利让沉睡中的国人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为了救亡图存,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林则徐、魏源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薛福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人士,纷纷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张改良国家政治制度,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以期变法自强。示例二:看法: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受到冲击。说明:西方近代新思想、新科技的涌入,强烈地冲击

20、着中国的伦理纲常。学者们比较系统的介绍欧洲哲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翻译和推荐了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资产阶级经典文献。这些都剧烈地冲击着封建礼教。甲午战争后,人们以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为武器,批判传统的儒学和封建纲常伦理。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伦理道德,致使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文化遭到沉重打击。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读懂材料,再依据材料提取自己的观点,再依据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的信息从“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探寻救国之道”提取观点,“说明”结合所学从西方列强的侵略促使近代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行回答。当然本题还可以从“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受到冲击”提取观点,“说明”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西方近代新思想、新科技的涌入,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思想统治进行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