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75KB ,
资源ID:164612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4612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古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古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15湖南岳阳二模27)“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材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2、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湖南岳阳一模1)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解析】西周土地制度主要为井田制,不允许买卖,故A项错误;历史具有客观性,不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与井田制

3、实行的主要朝代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见任何史料证明其观点,证据匮乏,加之史观的多元可以造成对历史事实认识的不同,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湖南株洲一模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C便于压迫剥削农民 D为国家生存筹措人力物力【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户籍制度 【解析】国家重视户籍管理,一定是从国家稳定和发展综合考虑,农民是国

4、家主要人口,但不是全部,且造反和压迫农民只是部分事件,不具全面性,故A、C项错误;征集劳役和兵役只是户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具全面性,故B项错误;为国家生存筹措人力和物力具有全面性,概括出了户籍管理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湖南怀化一模25)史记货殖列传载:“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可见,司马迁的经济思想()A恪守“以农为本”的原则 B认为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司马迁经济思想 【解析】材料没有提到农业,故A

5、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让人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来做事,从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业,就好像水从高往低处流,日夜不休,不必别人去召唤和强求,人们自然就会尽力,这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吗?可见,司马迁认为社会分工应该顺应自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谈到道德伦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强调顺应自然,没有谈到封闭保守,故D 项错误。【答案】B手工业的发展1(2015湖南岳阳一模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

6、的发展官营手工业 【解析】由题干材料的表述不能看出当时的生产效率如何,故A项错误;由 “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见“生产专业细化”,由“官营手工业”可知“官府掌控”,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贵族消费,并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生产成本高低,故D项错误。【答案】B商业的发展1(2015湖南岳阳一模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材料反映了()A当时官民都从事商业活动 B政府的支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C当时已出现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 D其观点有悖于儒家传统的轻利

7、思想【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当时的官民都从事商业活动,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未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看出政府的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看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故C项错误;“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可见大家竞相逐利,其观点有悖于儒家传统的轻利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湖南衡阳二模25)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考点】古代中

8、国商业的发展唐代加强市场管理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发生变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可知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制,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坊变迁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宫市的规定无法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湖南常德一模25)右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唐代“市”的发展【解析】材料中没有体

9、现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经营店铺的商人的民族,不能仅凭“琵琶名手”“买胡琴者”说明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故B项错误;在材料中有“常平仓”“市署”“平准署”说明政府直接管理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飞钱”,不能得出它推动商品交易活动,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湖南衡阳一模25)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如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的经纪人、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等。然而,当时的这些因素却未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究其原因,相关的是()A小农经济缓慢瓦解 B程朱理学束缚C科技发展相对落后 D“海上丝绸之路”衰

10、落【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小农经济的逐渐瓦解开始于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影响政治经济,宋朝时期思想上信奉程朱理学,文化专制会束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宋朝时期科技发展水平领先世界,三大发明在宋朝出现或发展,故C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湖南岳阳一模8)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

11、商【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提取题干信息“明代”、“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儒贾相通”可见明朝出现了很多具有儒学者与商人双重身份的人,印刷术的进步对此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儒学者和商人身份的相通与互换就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是明朝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看出儒学的传播,故C项错误;厌恶科举弃儒与儒贾相通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2015湖南常德一模26)以下是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州县与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明清时期()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

12、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地方行政机构相对稳定 B满清沿袭明制以笼络汉人 C经济重心呈现北移之势 D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加强【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 【解析】根据表格,各地的州县数都不断地发生变化,说明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笼络汉人,故B项错误;在表格中只列举到了部分地区集市数量的变化,不能仅凭几个地区就得出经济中心北移,故C项错误;市集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农村)普

13、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一般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市集的增多能够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 【答案】D7(2015湖南怀化一模27)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与重商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

14、;材料中郑板桥在为别人作书画的时候明码标价、直言不讳的强调自己应得的报酬,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品价值意识,反映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已被冲击;“总不如白银为妙”反映了白银已经成为当时比较普遍流通的货币,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的观念变化,人们更加重视金钱,故B项正确;材料中郑板桥个人事例反映不出整个社会存在着逐利风气,故C项错误;材料的中心思想不是讲文化产业兴盛,而是传统观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8(2015湖南衡阳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图2

15、),这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思维开阔,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深远意义,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请你参考与图1相关的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要求:结合历史,至少两个角度,表述简洁清晰)【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解析】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影响的史实,从中选取两个角度总结“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的意义即可。【答案】(1)政治意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体现了西汉王朝“大一统”政治理想,加强了对匈奴等西

16、域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与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增强中外政治互信,提高国家战略安全,扩大中国国际影响。(6分)(2)经济意义: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并带动了沿线国家城镇的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中国西部的开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6分)(3)文化交流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东西方文化间交流与融合;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利

17、于沿线地区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重塑,并促进旅游事业的大发展。(6分)说明:答出两个角度即可。9(2015湖南株洲一模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张骞带着大量西方国家渴望中国货物的商品信息,于公元前115年回抵长安。“后岁余,其(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王朝为维护东西通道的安全,“于是自敦煌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和汉书西域传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意在美国等国家从阿富汗撤出后,由

18、美国主导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摘自李长久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美“丝绸之路”的倡议与建设。【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新丝绸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评述类问题首先需要找好回答问题的角度,具体到本题,结合材料可以从古今中美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观动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当代中国建

19、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和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影响等方面回答,回答时主义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评述古今中国和美国倡导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观动机。(6分)中国古代开辟丝绸之路,今天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是为了加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个地区和国家间经济合作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美国则旨在借“新丝绸之路”牵制中国或排斥中国,并在亚洲谋求政治和经济发展主导权。(每点3分,共6分)(2)评述中国对开辟古代丝绸之路所作出的贡献(2分)和历史意义。(2分)贡献:派张骞及副使出使西域各国通好,开辟丝绸之路;(1分)在西域推行屯田并设专职官员管

20、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等。(1分)意义:促进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民族融合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开辟了东西通道,西汉将自己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传播到世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等。(每点1分,任答2点计2分)(3)评述中国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2分)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中亚、西亚与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深化中阿、中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拓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层次和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争取更多国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等。(每点1分,任答2点计2分)10(2015湖南怀化一模

21、41)(12分)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比较图1、2和图3、4,提炼两项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茶马古道;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图1、2反映了茶马古道,图3、4反映了新航路开辟,题干要求比较茶马古道和新航路开辟这两个历史事件。“比较”一般可以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去分析。注意题干要求提炼两项信息,即答出两点才能得分,既可以是相同点也可以是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即要求先提出论点再提供充分的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 总归两步:第一步提炼论点,第二步进行论证。比较两个历史事件可以

22、从背景、过程、方式、性质、结果、影响等角度去比较。比如从背景的角度比较,可以提出茶马古道是封建社会农耕文明高度发展下对外贸易的表现,而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下对外扩张的表现;从性质角度比较,茶马古道是封建经济的交流,而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从方式角度比较,茶马古道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完成的,而新航路开辟是通海上交通和远洋航行来完成的;从过程比较,茶马古道穿越了中国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是亚洲的经济交流路线之一,而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从结果和影响来看,相同点是茶马古道和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23、、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都体现了人们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精神,不同点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瓦解,而茶马古道没有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一般来说,背景、影响这些角度比较有可比性,可以先选择这些角度进行比较。选准角度、摆开观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1 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特点。(2分)茶马古道的出现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陆路交通,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及对外输出农业产品。(2分)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远洋航行,体现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资本原

24、始积累,掠夺金银财富的特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2分)示例2 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2分)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了持久互补互利的经济关系;交易的产品以土特产为主,贸易双方具有互补性;边境贸易、对内贸易共同发展,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示例3 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2分)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汉族和边疆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交流,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

25、文明联系的纽带;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长期的交往中,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任意答对两点得2分)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东西方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2分)示例4 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开拓创新的精神。(2分)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不畏艰险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高原国际商道,体现出了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2分)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勇于探险,用无畏的精神证实了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彰显了人的伟大力量,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

26、放。(2分)(学生从其他角度来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11(2015湖南长沙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解析】依据材料中所给地图信息可以看出,二者在目标上都是海洋。其形成此特点的原因结合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可知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可知二者都是在封建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航行,究其原因就

27、是还上航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而封建王室有实力提供这些条件;结合所给地图中展现的航路来看,都是在先前丝绸之路航线的基础上进行的航行,究其原因就是要将风险降到最低,节省成本。【答案】共同点一: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原因: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共同点二: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共同点三: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节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每一点6分)12(2015湖南岳阳二模40)(25分)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

28、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创造了世纪性繁荣,留下灿烂的商业文化。茶叶贸易是晋商最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材料一 表1 祁县茶商制茶工费与包装工费明细(单位:文担)上等茶叶中上等茶叶普通茶叶低等茶叶筛工工钱2 2752 0921 7451 110踹工工钱552552480480拣工工钱19301 017653507包装箱费362362362362其余开支300300300300各项合计5 4194 4233 5402 759史着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资料与研究中祁县杀商大德诚文献(单位:两担)上等茶叶中上等茶叶普通

29、茶叶低等茶叶汉口茶市售价(分a、b两个时期)a) 40b) 20a) 30b) 15a) 15b) 10a) 10b) 6安化毛茶成本1137876618272制茶工费与包装箱费328268214167运费(即水脚费)140140100100厘金041041041041关税及各项捐税17171010各项成本及费用合计18161495107368利润(也分为a、b两个时期的利润)盈利2184b)盈利184a)盈利1505b)盈利005a)盈利427b)亏损073a)盈利32b)亏损06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资料与研究中祁县茶商大德诚文献及姚贤镐著: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二 晋商中的

30、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1)依据材料一概括晋商茶叶经营的特点。(12分)(2)从材料二可知,晋商文化深受中国哪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概括其推崇的经商理念。(5分)【考点】(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晋商)(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文化;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晋商)【解析】(1)根据材料一表一制茶工费与包装工费明细可知晋商制茶加工分工较细,技术较成熟;根据材料一表2 安化茶叶销至汉口的成

31、本利润明细表,可知茶叶销售有季节性差异,旺季获利丰厚,淡季茶价下跌甚至亏损;晋商茶叶经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排斥行业外竞争者确保晋商在制茶产业的垄断地位。(2)第一小问文化,根据材料二“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可知晋商经商重视义利,凸显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第二小问理念,根据材料二“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可知晋商经商讲究义中取利,保持道德高洁。【答案】(1)特点:茶叶加工分工较细,技术较成熟。旺季获利丰厚

32、,淡季茶价下跌甚至亏损。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2)文化:儒家文化。(2分)理念:义中取利(或:义利兼顾)(3分,答出诚信、敬业等其它答案亦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2015湖南长沙一模27)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年代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清乾隆59年公元1794年清道光30年公元1850年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

33、率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引进高产作物) 【解析】题目要求是根本原因,政府政策是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粮食养活,故B项错误;题目要求选择根本原因,需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故C项错误;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说明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而海上丝绸之路从欧洲传入了高产作物品种,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湖南郴州二模25)康熙五十四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一现象从

34、本质上说明() A踹匠罢工不是为了经济目的 B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C政府立法以管理民营手工业 D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踹匠罢工,要求“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虽然罢工不是为了经济目的,但这点不是本质上要说明的问题,只是表面的片面的现象,故A项错误;把踹匠的罢工放在康乾盛世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手工业者提出一些不被理解的要求,说明当时农耕文明高度发展,分离出某些变异,故B项正确;清政府的命令禁止了踹匠罢工,这不是本质问题,依然浮于表面,故C项错误;禁止踹匠罢工,不满足工匠的要求,这不是保护工商业,而是伤害工商业,

35、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湖南岳阳二模29)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清朝因闭关锁国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闭关锁国政策最主要是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对于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在小范围地区进行,故A项错误;民间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在明后期,同时主导地位的变更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

36、始解体与题干时间清前期不符,故C项错误;“海禁”政策保留了具有官方背景的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朝对外贸易的窗口,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湖南衡阳二模33)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18世纪是清朝统治时期,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不会派商船去美国,故A项错误;清政府

37、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中美贸易的商船只能停在广州,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美通商,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该史实不能反映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于178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湖南岳阳一模9)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清初的海禁是为了统一台湾B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C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D清前期曾与日本、东南亚贸易往来【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 【解析】题干中提到,清朝初年实行海禁的目的,为了对付郑成功,隔绝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并不能统一台湾,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证明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表明“清前期曾与日本、东南亚贸易往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